张海龙///砚边随笔
砚边随笔张海龙
▲东汉《张迁》、《礼器》、《石门》碑结体宽博厚重,沉雄遒劲,宜于表现大效果,我称之为大隶书;西汉汉简帛书,小巧灵活,意趣无限,宜于表现小效果,我称之为小隶书。基于此,在创作时注意东汉意,必为大;西汉情,必为小(即字型越小越有情味也)。
▲书法创作体味有三:一要惜墨如金;二要豪华落尽。三要不雕饰,以平常心对待。
▲我主张“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反对赶任务,为展览搞突击创作。前者的创作得之自然、成熟,后者的创作易产生做作,夹生。
▲艺术见解不能人云亦云,要固执己见。
▲张艺谋说他排的电影要“吊起群众的胃口”,我们的书法创作是否也应吊起群众的胃口,给人一些喜闻乐见的东西?
▲古汉帛书含蕴凝重如紫玉兰;今“汉简王”轻浮浅薄似海棠花。
▲青年书家作品应重“清气”;老年书家作品应显“拙气”。
▲一张字的好与坏,最重要的应把握几点:一是它给人的第一印象,一定要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二是它的笔墨和点线必须精微传神,耐人寻味。即古人所云:“远观其势,近观其质。”
▲临帖、创作三步骤:①对临阶段———像古人不像我;②意临阶段———一半是古、一半是我;③创作阶段———融古又融我。
▲治国“发展是硬道理”;攻书“创新是硬道理”。
▲编“小品”找笑料难;写“随想”找焦点难;创作隶书出“汉味”难。
▲宋人说:“三日不读书,心如枯井。”笔者云:“三日不临帖,手底便俗。”
▲临习、临习、再临习,风格自来;读书、读书、再读书,学养自高。
张海龙///砚边随笔
深受启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