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傅德锋先生商榷“中国书法的审美底线” 宋供应
"砖瓦刻石、残纸地契之类的民间书迹,带有很多原生态的,东西,它里边的那些不成熟因素,恰恰能够给当代的书法家们某种出新的启示,对其加以消化吸收,则有利于书路的打开。" 傅兄以上观点本人绝对同意...... “而沃兴华先生则在这条道上走得比较远,” 我也认可你的这种看法,自古以来就有“曲高和寡”之说...... “甚至已经跨越了中国书法出新的基本底线,也超出了中国书法的审美底线。” 我不同意傅兄如此论点,试问“中国书法出新的基本底线”是什么?是什么人定的?“中国书法的审美底线”又是什么,它的衡量标准是什么?是哪一位先贤、大师或者是当代某个“先知、先觉”的“扛鼎人物”制定的并且非遵守执行不可的规章制度呢?我认为,美不存在界线,更没有什么底线之说。美脱离不开传承,但更重要的是发现、是创造。无论哪一种的艺术门类都逃避不开这个规律,只有在各种存在的事物中发现、提炼美的元素,美才能无穷无尽的得到延续,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艺术没有高低之别,只有优劣之分,任何艺术作品都存在着瑕疵,难道为此我们就“因噎废食”吗?害怕存在瑕疵我们就不创造了吗?肯定不是的!因为我们正是在前人之艺术作品的“瑕疵”中提炼经验、汲取教训找到自我,假如说没有古人的“瑕疵”,何来我们今日之创造空间,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的根本所在。拿科学领域讲,有“失败是成功之母”之说,正是有了无数次的失败科学才得以进步。我们今天所享受到的各种科学成果,无不从此而出。艺术也是如此,它的美是有无数的先哲们通过世世代代对美之认识的不断提高、升华而得来的。我们在珍爱祖先留下来的,存在着美和“瑕疵”的艺术作品时,对我们这个时代,走的比较远的艺术家应该给于他们掌声,给于他们尊重......因为他们的善于发现才使得中国文化的血脉得以传承。发现、创造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根本所在,沃兴华先生是勇于“发现、创造”这个群体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带给我们的虽然存在着“瑕疵”但仍然很美的艺术作品,是我们这个“书法断代期”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美不能定标准、底线定,定标准定底线、就会乏味就会产生视觉疲劳感。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的核心,在书法这个范畴内,更不应该给美设定底线,因为它的抽象性没有底线......底线会扼杀对一切美的延续!审美意识的高低和自我修为的程度有关,是艺术家和受众的心性能不能契合的关键所在。 假如说,有审美底线之说,我认为其不在艺术作品本身,而在受众的自我灵魂之中,因为他人为的为自己的视觉和心灵设定了审美底线......http://www.shufa.org/bbs/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宋供应的微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