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进 发表于 2012-3-22 12:44

本帖最后由 贺进 于 2012-3-22 15:19 编辑

>崔伟习作汇报展·高清作品欣赏<
>>>名家评论。

编书为乐 书法为寄
——崔伟其人其书

程大利/文

崔伟是我的同事,他经常来我办公室坐坐,谈谈编书或谈谈书画,我们都很愉快。后来我退休了,见他次数不多。但每次见面,都感受到他艺术的长进。有时在专业报刊上见他新作,每惊叹他于编辑缝隙的成果是如此的扎实。

书法,是一门大学问,成就这门学问,见识、技术、品格缺一不可。而其人是最关键的,中国书法突出了以人和人的修养为先的特殊性。

崔伟性情温和,待人谦逊、真诚,和其书法作品一样,他本人也有浓郁的书卷气。他一直在荣宝斋出版社从事书法编辑工作,且编且创,编学相长,年久日长,积累颇丰。也正因此,他的作品在审美意趣上形质相生,文质统一,深得帖学精神。

崔伟的书法吸收了晋唐的萧散、质朴与端庄,又博取宋元明清诸家,重视作品中的风神及书家的内在气质,在不失法度的基础上追求逸韵,骨力与柔婉结合。他的书法结体严谨而见意趣,用笔灵动而不失遒劲,提按使转皆见心性,这些追求印证了刘熙载《艺概》中所谓“笔情墨性,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生命是自由的不断展开的过程,而书法是生命创造活动中最自由、最简约的形式。崔伟无意识地实践了这些道理。

蔡邕在《书论》中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这大致可视为书法本质的最初定义。崔伟重视作品中的风神意韵,自由地抒发,常常寄奇崛于中和、融跌宕于烂漫,不激不厉,恣肆而绵厚。章法上他善于运用墨色的浓、厚、枯湿,形成视觉节奏的变化,字行之间的挪让、呼应亦见才情。人的天性和艺术法度的完美结合往往成就优秀作品,这是规律。

王羲之《答许询诗》有云“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这种忘求的精神,使得崔伟对书法笃诚专一,潜心为乐。这是一种境界,在当下大为可贵。除取法唐宋诸贤以外,有必要更多关注秦汉石刻,乃至上古三代金石篆籀的经典,借鉴其中对于骨法用笔,以及厚重拙朴的把握,或可更有助于对书法本质作深层次的领悟。宾虹老人和许多民国以来的大家,均给我们作出了榜样。

崔伟热爱书法,执着于此道;同时,他又是一位敬业的书法编辑。以编书为乐,以书法为寄,其对于书法的研究不仅是安身立命的事业,更是为了畅神、怡情、遣怀,这样的人生多么充实,我为崔伟高兴。

是为序。

程大利于紫庐

贺进 发表于 2012-3-22 12:44

本帖最后由 贺进 于 2012-3-22 15:20 编辑

>崔伟习作汇报展·高清作品欣赏<

>>>名家评论。

古人所尚
——序“崔伟习作汇报展”

张培元/文

庚寅三月,“书艺公社”当期《强档人物》专栏专题介绍崔伟君,列示崔氏力作近百,各体精备,士风满纸,引一时热议;后起之秀中,谓为观止者。

元重其才,尤爱其人。不揣冒昧而修一书,诚表赞叹,由是结缘。后,或以雅集,年得偶面一两回,迄今累相往还三五次。君之性情趣致,深契朽怀。

其人也,貌文雅而气如秋。初见,即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语出《楚辞》)之感,类其书,隽逸不昧。

《诗》云:“南山崔崔”(见《齐风》),因具仁相。所谓翰墨天地,优哉游哉;深林长谷,信步皆是;良朋四集,道义日新;宁复有乐于斯者乎?盖其福慧前世长修,盍辄羡叹耶?
君姓出于姜,炎农圣裔。虽为古大彭国铜山人氏,实应古齐国崔季子之后。故而气宇轩昂,襟怀冲旷;意味蕴藉,能公能义;时衣古意,博膺善缘;可见根基之不易得暨何等之可贵者也。

故曰:“会向红尘生野思,始知泉石在胸中。”或谓孔子尊周,孟子欲齐王行王政,何也?程子云:“譬如一树,有可栽培之理则栽培之,不然须别种。圣贤何心?视天命之改与未改尔”(《二程集》)。

难能荣宝斋主事慧眼识荆,着其董理书法篆刻类项之统,经已策划编辑图书数百种,尤以《美术学博士论丛》、《中国书法研究系列丛书》、《历届书法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当代书法理论文集系列》、《中国印论类编》、《诗书画印成语典故辞典》等为上。同仁乐见,广大齐欣。

又有乡贤义为办展,“古人所尚”者,荣归故里之象也。心画如昼,以载明德,必与桑梓之仁一以贯之。

所谓“闻者同喜”,谨此回向。

鹤堂张培元
正月廿三日,壬辰祀。寓京。

贺进 发表于 2012-3-22 12:44

本帖最后由 贺进 于 2012-3-22 15:21 编辑

>崔伟习作汇报展·高清作品欣赏<

>>>名家评论。

崔伟小我十几岁,我称他小崔。小崔和我一样,喜欢写小楷。从钟王、唐楷大师、吴门名家,再到晚清碑学诸子,小崔小楷的取法甚广,而其中得力最多的是钟繇和颜真卿。小崔取法钟繇是颇有深意的,因为小楷是楷书,字小,所以通常篇幅较长。反复书写大小相似的字,章法上容易板滞,得“布算”之讥,也容易因熟而俗。所以小崔选择楷书形成期的钟繇小楷,因为它不像后世小楷那样停匀。钟繇小楷的结字偏扁,用笔带有隶书的意味,富于古雅、生拙的意趣。在通篇布局时,小崔有时用界格,但格中之字的结体有欹有侧,有收有放,用笔则加强了轻重缓急的节奏,全篇生意盎然。有时则不用界格,信笔写去,大小相间,错落有致。

小崔的行书不难看出两个风格来源:何绍基和赵之谦。何绍基和赵之谦都取法北碑,碑学书法讲究用笔中实,气势雄强。但是,这两位书家在结字和用笔上都懂得怎样做“虚”的处理,这个“虚”就像围棋之做眼,有几处“虚”了,字就生动活泼起来了。小崔深谙此中三昧,在写行草时,也以一些“虚”的处理来取得灵动的韵味。何绍基和赵之谦的结字,都有偏于宽扁,欹斜取势的趋向。小崔的某些行书作品除了这些特点外,还糅入了黄庭坚行书的一些因素,如常以一两笔向外伸展的长画来打破字势的均衡,而这一长画通常又写得很结实,于开张与沉实之间倍添张力。

小崔的性情温和沉静,加之长期从事文字工作,更养成了温文尔雅的气质,他的书法也充溢着浓郁的文人气息。曾有友人建议小崔写字可以放一些,我倒是觉得小崔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在繁忙的编辑工作中挤出时间来临池。以他对书法的理解和已经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攀登高峰是完全可能的。至于放还是不放,在我看来并不重要。在如此多元的社会,每个人可以尽量循着自己的性情写去,把属于自己的最为本性的东西,用最清晰、最精确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毕竟在我们这个时代,能写出像小崔那样儒雅之字的人,实在已经不多了。

——白谦慎 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终身教授

贺进 发表于 2012-3-22 12:44

本帖最后由 贺进 于 2012-3-22 15:21 编辑

>崔伟习作汇报展·高清作品欣赏<

>>>名家评论。

崔伟兄所临古帖见法度而自出新意。小楷师魏晋、明清,能得结构之变,行草有清末赵之谦笔意。自书作品走碑帖结合道路,多信手写出,率意而有一定规则。如能写碑再求其实,得浑厚之质,写帖再求其雅,得虚和之气,则能更进一层。愿与其一起努力。

——白砥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贺进 发表于 2012-3-22 12:44

本帖最后由 贺进 于 2012-3-22 15:22 编辑

>崔伟习作汇报展·高清作品欣赏<

>>>名家评论。

崔伟兄的书法以小楷胜,意在魏晋与晚清之间,温厚秀雅、张弛有度。恂恂然如其学、如其才、如其人。
“魏晋”作为取法对象,在历代书家的眼中,其实是个伸缩性很强的概念。在吴门诸家看来,可以是钟王;在晚清学人眼里,则可能是北碑。崔伟的努力,则是在钟繇与何绍基诸贤之间做一遥远的嫁接,而且竟然委曲有致、血脉贯通。崔伟兄的趣味和见识,从中不难窥见也。
趣味的形成一如江河湖泊,可以是自然流注的必然,也可以是精心挖掘的结果。崔伟兄身怀书学硕士学位,又任资深编辑有年,艺术感觉与学理修养早已融汇贯通。“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之谓也。

——邱才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博士

贺进 发表于 2012-3-22 12:44

本帖最后由 贺进 于 2012-3-22 15:22 编辑

>崔伟习作汇报展·高清作品欣赏<

>>>名家评论。

崔伟的书法从赵之谦笔法上述北魏书风,功力深厚,气息高雅,没有时下一般的流行气,更没有故作姿态忸怩取媚的弊端,尤其是对古典的精髓的细腻把握,在同龄人中其理解力属佼佼者。我尤其喜欢崔伟的小楷《兰亭序》、《后赤壁赋》及《桃花源记》这样的书风,技术灵巧而稳健、扎实细腻,尤其是结构的避让进退,有大巧若拙的境界,是其个人风格中的最典范者。建议在保持现有的书法状态的同时,能够广取博收,在行草书和篆隶书之间再加以开拓,使线条的语言在扎实稳健的基础上,能跳荡多姿,增强书法线条与结构的艺术表现力。

——陈振濂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

贺进 发表于 2012-3-22 12:44

本帖最后由 贺进 于 2012-3-22 15:23 编辑

>崔伟习作汇报展·高清作品欣赏<


>>>名家评论。

崔伟君为荣宝斋出版社书法编辑室主任,与其交往多缘著作出版之故,相识久了,交谈之中他常常有许多闪光思想使我获益良多。近获见其真、行、草作品多件,使我从另一方面看到他睿智和天赋。崔伟的书法追求高古,取法上选择审美趣味与观念之统一。读其小楷,结字取横势,所谓有隶意者。以锺繇一脉为目标,取古质而去今姸,以获淳厚隽永之味。所临《孝女曹娥碑》及创作之《桃花源记》可见一斑。二者取势虽同,然前者内敛,后者外拓,因发笔而得势,结字疏松相间,有韵致,有情性,而饶有节奏之变化,个性躍出指尖。

其行草因此亦喜横势,扇面《吴昌硕题画诗》尤见此一特色,手法中隐约可察赵之谦魏行踪迹。崔伟小行书横画、“走之”多见波磔,近隶法,或与赵撝叔魏行同调。其另件行草作品《杨宾论书题跋》,虽初观与上论扇面风格有变,但以横向多出波势论之,则可窥一家眷属。其他行书作品行距小而字距大,亦可视为隶书章法之运用也。唯其用笔华而不姸,朴中存妍,又善用长竖与横势对比变化,故如观其人,言语不多,而华采内蕴也。

书法自取法古人到风格彰显,为自然之形成乎?为自觉之追求乎?或二者混融,若影若现焉?我并不知崔伟之初学,仅从其作品而察其自觉追求之意象,惟美、古意、变化。此学古而能化者,非学今而泥今者。古代讯息不畅,因有泥古不化;今日信息传播太速,世人不敬经典权威,而追逐时风,故见师古而不泥今者,焉能不喝彩乎。

——黄惇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贺进 发表于 2012-3-22 12:44

本帖最后由 贺进 于 2012-3-22 15:25 编辑

>崔伟习作汇报展·高清作品欣赏<


>>>名家评论。

崔伟兄的作品如他的人一样,并不以惊怪变易取胜,而是重在吐气如兰般的气息塑造。我想,这固然和他的书法师承关系有关,但更重要的应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一种修养所致。所以,他的下笔走墨虽博涉各体,但总有一种泯灭不掉的清气、一种风规自远的淡逸之情弥漫于书卷之间,使人如品佳茗、如对幽泉,泠泠然而又寂寂然,跟随其清香、清音之渗出、之飞扬而心绪飘散。

所谓空谷传音,只在于与山体同振、与松风应和,而不在于样式上的嚣嚣与愕愕。我想,这应是他在纷纭之大邑中艺术生态的一种自我持守,也是对于书法一艺思虑通解之后的一种自我定位。当然这种定位也容易导致以文化人自居的所谓文化书法、文人书法的赝品的产生——崔伟兄并没有如此地蔑视形式技巧,相反,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见出对于二王小楷、魏晋小墓志、晋唐行书以及明清董其昌、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等古人书迹的综合把握。或许,这种把握与时下所期许的某些做法并不一致,但我认为,它仍在我们书法传统的书写文化的队列之中。

换句话说,在书法形式问题的认知上,崔伟兄选择的是一条以书写实现书法的最为本真的做法,而不是为形式而书法、为书法而书法。这是他与时下流行做法之间的最大差异。所以,落实到作品中,能事而多变的取法路径和创意姿态必是替代了非常具象的拟古,对于形式意味的阐释化理解也就成为书家掌控形式结构的基本法则。即合古之情致的发渗、会古之感动的挥运是其创作理念的关键点,他并不追求笔下各种字体、书体形态的是否合真,而是在乎个人理解的烙印之于它们的作用,或者说,这是超越于临古“像”与“不像”简单范畴之上的另一种通解,其目的是在于人与书之间找到了一条自我的通道,使所有的摹古学习都变成一种对话式的链接,在链接的过程中通过古人发现自己、通过自己验证古人。因此,他的作品既是学古的、也是自我的,最终幻化出来的图式结构因与背后的那个“人”的内在性息息相关,而显得更为可感、可知、可行、可信。

我无意夸张崔伟兄的做法如何如何的高明,但是心魂自守的阐释性路径以及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对于形式情感的蓄积和创变,已使我们看到了他的书法创作在一个自洽的结构中的渐渐成型——一种“在路上”的自我找寻,无论最终成败得失如何,其意义都是独立而完满的。

——梁培先 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教师,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员,中国书协会员

贺进 发表于 2012-3-22 12:44

本帖最后由 贺进 于 2012-3-22 15:28 编辑

>崔伟习作汇报展·高清作品欣赏<



>>>名家评论。

崔伟是从徐州走出去的青年书法家,在北京工作的十余年里,于书法辛勤耕耘,成为当今书坛才俊,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与好评,他是“中国书法名城”徐州的骄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崔伟自小生活在徐州,千百年民风、书风的积淀和影响,成就了徐州人大气酣畅的艺术表达与兼收并蓄的秉性:坚韧耐劳、朴实敦厚、心思缜密而不流琐屑,不入极端又是非分明,高旷冲淡又豁达温厚……从崔伟的书法中就可体现出“彭城书派”重骨力、讲神韵、兼融北雄南秀的风格特点。

崔伟于书法五体兼修,大小皆工。他根植于中国书法的沃土,摹古而不泥古,用笔沉稳、劲健,结体典雅、灵动,章法疏密有致,可谓功力深厚。尤以稳健、俊逸的行楷见长,古意盎然而个性自出,加上平日书学的广博积累,丰厚学养的支撑,字里行间充溢着自信、坚毅,书卷气跃然纸上,十分难得。我们期待着他在书法研究与创作中奋力拼搏,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

——马亚徐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贺进 发表于 2012-3-22 12:44

本帖最后由 贺进 于 2012-3-22 15:29 编辑

>崔伟习作汇报展·高清作品欣赏<



>>>名家评论。

崔伟之书,较昔日已大有进境,欢喜赞叹,益见其数年来用心用功之勤之深也。其楷书面目多种,取法高古,无丝毫呆板矜持俗态,而灵活多变,功性相兼,卓然真书家手段。其行书则以墓志为体,以六朝气息调和笔间,如《梁巘评书帖》、《吴昌硕题画诗》等书作尤见会心。用碑体入行草,已溢出书史上某家某派范围,窃以为若如此研磨,则铸成个性,有望列于京都名手矣。勉之勉之。

——王冰石中国书协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协副主席,徐州市书协名誉主席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一现场】“崔伟习作汇报展暨《崔伟书作》首发式”在徐州举行(回帖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