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呆山人
发表于 2012-4-20 17:04
钱沣(1740—1795)号南园,字东注,一字约甫,云南昆明人。南园先生少年时家庭贫困,因勤奋苦读。于乾隆36年考上进士。后来选入翰林词馆,度过10年的翰苑生涯。后两任湖南学政,督察院湖广道监察御史。他不仅品德高,而且才学好,其书画之名,更享誉海内。他独创的“钱体”字更被传为是几百年来学颜真卿最得真意的上品之作。其笔墨凝重,力道沉郁,且方正庄严,笔笔不苟。后又熔欧阳询、米芾等家为一炉,形成了自家的独立风格,在书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代表作有《九歌长卷》、《枯树赋》、《施芳谷寿序》等。
大呆山人
发表于 2012-4-20 17:13
苍雪大师,名读彻,号南来,俗姓赵,呈贡人。自幼从鸡足山寂光寺水月儒全为沙弥。年十九,慨然远游,遍参诸方大德,依一雨法师于铁山,为雪浪大师再传弟子。晚年主讲苏州中峰山,被誉为华严宗匠。工诗,名重海内。王渔洋说:“近日释子诗,以滇南读彻苍雪为第一”。吴梅村说:“其诗之苍深清老,沉著痛快,当为诗中第一,不徒僧中第一也。”郑敷教则说:“咸谓苍公存而法存,苍工亡而法亡。而海内文章之士,又谓风雅之寄,系存亡于一老,盖公之诗文,与其书法,亦复擅场”。著有《南来堂集》,书法甚罕见。五十年代初,我在鸡足山看到一幅长卷,将鸡足山许多僧人的书法作品集在一起,其中有苍雪的诗翰一页,行草书,苍劲雄浑,沉郁磅礴,也和他的诗一样,流露出强烈的亡国怀乡之情。又见过某画刊上影印的“南来堂”三字横幅,用笔如百岁古藤,苍深清老,直入平原之室。生平所见苍公书迹,仅此而已。”
大呆山人
发表于 2012-4-20 17:14
孙太初先生所著《鸭池梦痕》一书15页下有明末滇僧书画记录:“晚明之际,滇南高僧倍出,弘扬佛法,崇尚诗文书画,对发展云南的文学艺术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是受到自南诏、大理以来释门中深厚的文学涵养的影响;二是当中原鼎革之时,云南一隅犹为南明朝廷所据,一批不愿面颜新朝的大臣和有气节的知识份子流播入滇,云南一时成了文人荟萃之地。及至永历帝出亡,许多遗臣文士又遁入空门,以躲避清朝的迫害。他们虽然已经步入空门,但并不能从此解脱,故国河山之思,黍离麦秀之感,都寄托于诗文书画中,形成别具风格的释子艺术。其中姣姣者,如彻庸、苍雪、大错、白丁、担当、知空、把茅……等,或以词章著称,或以书画见擅。造诣之深,足以方驾中原,甚且过之。然而他们都僻处边陲的深山丛林中,又当兵荒马乱的时代,其作品流传在外面的不多,所以罕为人睹,名声不著。数十年来,我有幸看到过他们的一些作品,其中有的是仅见孤品。过眼云烟,未能忘情,在此拉杂记之......
大呆山人
发表于 2012-4-20 20:58
周于礼 [清](约公元一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绥远,一字立崖,号亦园,云南嶍峨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高宗乾隆中前后在世。乾隆十六年(公元一七五一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升至大理寺少卿,累充顺天乡试同考官。性明敏,言持大体,决狱必准情法,多所平反。耽吟咏,尝与诸名士题《画碧桃》、《白头翁》,援笔立成,座客叹服。所居听雨楼,藏宋、元真迹极富。于礼工诗,文亦简质有法度,兼精书法,所著有《敦彝堂集》,《清史列传》行于世。周于礼是著名书法家钱丰的老师。任过皇六子(乾隆皇帝第六子)的老师;皇六子曾亲书“秉烛”
二字相赠,表示对他的崇敬。
大呆山人
发表于 2012-4-20 21:10
img][img段琦字魏肇号可石,云南河阳人今属澄江。乾隆四十五年进士,书法得苏、米而能以神理为冥契。[
大呆山人
发表于 2012-4-20 21:12
本帖最后由 大呆山人 于 2012-4-20 21:47 编辑
赵时俊,[清](一八三八至?)字彦升,浪穹(今云南洱源)人。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一)进士,翰林院编修,官至贵州安顺知府。工行、楷书,笔意清健,为时所称。著有《滇南书画录》。
大呆山人
发表于 2012-4-20 21:16
本帖最后由 大呆山人 于 2012-4-20 21:21 编辑
马汝为 [清]字宣臣,云南元江人。康熙三十年(一六九一)进士,授检讨,与修国史。官至铜仁知府。才高学博,书名重一时。时人语曰:“李因培才高天下,马汝为字压两江。”著悔斋诗集。《元江府志、马悔斋集》
大呆山人
发表于 2012-4-20 21:30
本帖最后由 大呆山人 于 2012-4-20 21:33 编辑
赵藩(1851年—1927年),字樾村,一字介庵,别号蝯仙,晚年号石禅老人。白族,云南省剑川县向湖村(又名水寨)北寨人,云南省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法家。曾任四川臬台,官至川南道按察使。参加过辛亥革命。1913年被选为众议员,1917年代表云贵总督唐继尧赴任广州护法军政府的交通部长,1920年辞职回滇,任云南省图书馆馆长。晚年致力于文化事业,总纂《云南丛书》等书籍至逝世,享年76岁。
大呆山人
发表于 2012-4-20 21:36
本帖最后由 大呆山人 于 2012-4-20 21:40 编辑
孙髯(1711-1775,一说1773年),清·康熙至乾隆年间的民间诗人。字髯翁,号颐庵,又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祖籍陕西省三原县人,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后随父徙居云南省昆明。自幼聪颖好学,博学多识,尤以诗文著称,名重一时。幼时曾赴童子试,因不愿受搜身之辱而未入场。此后看破功名富贵,不再应科举为仕,终生为民。他广交诗人墨客,晚年贫困,在云南省昆明圆通寺后的咒蛟台以卜易为生,易号咒蛟老人。后因有子(一说有女),始在弥勒县经商。乾隆四十年(1775年)病卒,葬弥勒县城西一里许。孙髯翁的著作甚多,主要诗集有《永言堂诗文集》、《盘龙江水利图说》、《金沙诗集》等;辑录的诗歌集有《国朝诗采》、《滇诗》等,均已佚散。现存诗作仅有《孙髯翁残抄本》和《滇南诗略》中收录的二十首传世。擅指画,曾刻一方小印“万树梅花一布衣”。工对联,因大观楼长联早已各播海内外,争相传颂,驰誉遐迩。
云庵
发表于 2012-4-26 00:22
文人印风重点放在建水、大理、昆明三个地区,从当地文管所了解明清时的文人,名人,古玩书画,应该会有收获 ...
大呆山人 发表于 2012-4-19 11:40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近时较忙,上网少。感谢大呆山人兄所提供的信息!!!
从这段时间所理资料看,已有约一百五十人之多。
现欲求方树梅《滇南书画录》一书。{:1_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