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田园 发表于 2012-2-17 12:52

书画家的“即时消费”

眼下,一个毋庸置疑的艺术乱象是:书画家“即时消费”的念头越来越显著地盘踞他们的大脑!其惯常的操作模式为:卖书画得了一笔小钱——投资办展览、出画册、“买”宣传——名声炒作更大——提高“身价”;书画叫卖的更贵——被“名气”忽悠、跟着“名气”走的私营小老板、投机客批量吃进——书画家得到更多的钱;决计“做更大的事”——到京沪及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办展”、到欧洲“考察写生”、“入展”国外的大画廊——以期能赢得更大的名气和钱财.........
      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是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更可怕的是一些"冲锋者“已渐渐迷失了自己的心智,他们频率更高、规模更大地”做市面",饮鸩止渴,而让低端、下游的小老板、投机客、鉴藏者在茫然中埋单。
         在艺术上有点名气便及时卖掉变钱的“即时消费”心态的催动下,几年下来,我们发现,许多书画家的名声在缩水、掉价。中年书画家无心关门培元气、添学养、多钻研,出门常写生、热探讨、勤思考;年长者也无心思来个“衰年变法”。有的不顾年老体迈,“热身”炒作,处处能见他们被名利翻滚“晚节不顾”的变形身影。
          炒作的高价当然并不代表真实的状态,“即时消费”的恶果,不但是自己的作品水准雪崩、市场行销萎缩,最后连书画家自身的形象、名节也被消费掉。这种对自我的肢解、瓦解甚至颠覆,是心智迷失的一种自戕。它对自己多年历练、累积的“人望”的消解,“不可逆”,覆水难收,因而祈盼书画家不要踏上如此痛心的歧路。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最初为什么出发。在这全球化、互联网的时代,“投资”强力楔入中国艺术收藏肌体的语境中,书画家们该清醒了。沉住气、练好功,回归“创作者”本体,真的有好东西出来,不要怕被埋没,不怕卖不出“名至实归”的价。
         书画家不是为了炒作、拍卖而存在,更不应为“即时消费”之念盘踞而迷失对艺术本质的追求。常思量得,应是如何在艺术上再下功夫,多多探求,百年后是否能留下什么;自己多年来的创作,纵向比是否有进步,横向比是否有特色。是否在时代性、民族性、现代性等某方面有自己的思考?能否在创作上多“进取”,名利争夺、市场炒作上多“后退”?
         书画家的浅薄浮躁会怂恿出浅薄浮躁的购买者。因而哪怕从道义上来说,书画家整日“不思创作思情者”,角色错位,不但是对自己的不负责,还是对追捧自己的投资者、爱好者与曾经的欣赏者、推崇者的一种不负责任。
         书画家,“即时 消费”之念可早休矣!

http://www.shufa.org/bbs/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翰墨田园的微博

今月轩 发表于 2012-4-9 12:34

有道理

翰墨田园 发表于 2012-4-9 20:35

回复 2# 今月轩


    谢了!

740710 发表于 2012-7-5 23:26

理解 不了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书画家的“即时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