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拾掇拾掇
再拾掇拾掇吴杨(北京) 2004-3-13
大前年10月里的一天,中国美协举行《新时期中国画名家作品集》发行仪式,20余位名家到会,会后照例有个笔会。我同到会的陈钰铭、满维起等人熟悉,得以旁听,并有幸观摩名家联袂作画。
名家们自行分为几组,分别在几个房间作画,我所在的房间有刘大为、张道兴、陈永锵、杜滋龄、龙瑞等人。陈和杜各自为政,每人一张4尺整纸,陈画木棉,杜画牦牛,都是他们最擅长的题材,自始至终,埋头作画,几乎一言不发,而无论邻桌多么热闹。
其他人则分作两组:刘大为、张道兴、陈钰铭为一组。刘画马,陈画人,而由张道兴布景。只见画面大漠风沙,古道驿站,高头大马,人物众多。另一组则由龙瑞、赵卫、满维起等人合作,也是丈二匹,大山大水,墨色浓郁,一派雄沉古朴之气。
在这里,作画成为一种享受,一种借鉴和交流。画家们有说有笑,兴致极高,堪称珠联璧合。大为老师笔下,一群骏马或明或暗,各具其神。陈钰铭则在马背上布置人物,或男或女,仙风道骨。有趣的是,大为老师未等他的学生画完,提笔补缀了一个人物,恰逢方骏、林容生等人由别的房间来此观摩,只好细细分辨,方得指认画中人物哪些出自陈的笔下,哪个则是刘的杰作。
两个小时过去了,陈永锵和杜滋龄陆续交稿,木棉红彤彤火一般热烈,牦牛图清冷冷意境辽阔。观者无不称道。
两张丈二匹巨制,人物这组率先收笔,刘大为、张道兴相互谦让一番后,由刘提笔落款,大功告成。
我忽然觉得,偌大画室竟如考场一般,名家们果然底气充盈,身手不凡。有趣的是,龙瑞这组,精描细绘,不紧不慢,别人都交卷了,他们刚开始敷色,用只大钵子调色,仍怕不够。龙瑞收了笔说,这活是老满的强项,把握色调没得比。满维起也果然不负众望,于众目睽睽之下,从容挥洒,酣畅淋漓。开饭的时间到了,画家们陆续散去,有人来喊龙瑞,他却不走,反而坐到了画案上,从对面看老满敷色。满若是够不着,他便接过笔来涂抹几把,且不断地对一些细部进行加工处理。满在正面,他坐反面,也亏他笔墨稔熟,功力深厚,即便倒着运笔亦衔连贴切,笔笔精到。
时间已是午后,大伙等着用餐,这一组总算交稿。但见那画,层林尽染,山峦叠嶂。浓墨重彩,堪称佳构,会议主办方连连叫好,叮嘱工作人员把门锁好,引领龙瑞等人去往餐厅。
出门时,龙瑞忽又掉头回来,再次审视一下画面,对工作人员说:“门就不要锁了,要不把钥匙给我,一会儿我吃点饭还要回来,再把画面再拾掇拾掇。”
我与龙瑞初次见面,他人高马大,体魄健壮,为人随和。不知为什么,当时的场面在时间的延宕中渐渐淡漠了,而惟有龙瑞这句话不断地在记忆中浮出,常忆常新。名家之所以画得好,原因很多,而龙瑞的“再拾掇拾掇”,道出一条真理:惟有精益求精,方有大作力作。
再拾掇拾掇
“精益求精,方有大作为”!此语为从艺者座右铭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