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张迁第十八通
看了今年《书法》杂志上何绍基先生临古不辍,基中临张迁近百通。于是开始临张迁。临到第十八通时,颇有感悟。初始只知一味方笔。深入后方知内中变化。在观魏晋诸碑,想记得有句话说过:没练过碑不算练过字,始知其意。原来练行书至宋米,习楷至唐柳。终不能参古意,现在摸着一些门道了。今贴上临张第十八通,请诸位指评。 临的很工整,张迁的气息还是弱了些。张迁属汉碑中雄强一类,气要厚。状如算子,那就成馆阁了。恕我胡言。 回复 2# 刘云山很感谢你的建言,还希望您能说得太透一些呢。是这样,我也感觉很没有方向。我在临到第八通时,感觉就已经很像了,也不是那种很死的像。对馆阁是尽力避之。在后来临的过程中,我尽量都是找一些取法,比如雄强之外的湿润,结构上取欹正之变,用笔上方圆并用,在这一通的后半部分还请你在看看。我的问题倒是对馆阁到底该如何取舍。我对《书谱》杂志社中的潘主斓认真学习了一下,潘先生是古法的大家,我知道他已自成一家,但那种样子不知算不算馆阁?是不是一味地抛弃这种形制。孙过庭言,古不乖时,今不同弊。讲求意像,讲求线条,讲求空间布局,会不会也是今时的同一种弊病呢?想和你探讨一下。 恕我直言,看上去你写的线条还没过关,还没入帖,现在不要想出帖。静下来认真的临写一年后再看看。 本帖最后由 王复兴 于 2012-1-27 02:05 编辑
有点拥挤 {:1_107:} 大力 {:1_122:}再大力 力大了 直觉冲击力也大 心情会更好 越来越有劲 本帖最后由 王复兴 于 2012-1-27 02:02 编辑
{:1_107:}{:1_107:} 本帖最后由 王复兴 于 2012-1-27 02:12 编辑
{:1_85:}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