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 发表于 2012-1-12 00:53

师维书画--笔墨的运用

本帖最后由 苏莹 于 2012-10-10 23:31 编辑

太行山首届中国书画精品展

    由中共辉县市委宣传部、辉县市文化局、辉县市文联共同主

办,太行山首届中国书画精品展组委会和辉县市太行山书画院负

责承办的一次面向全国征稿的书画盛会。

雪松 发表于 2012-1-13 18:35

评委艺术顾问和特邀书画家:

刘文西 邹德忠 权希军 王训端 徐本一 贾宝珉 余涛 左志刚 王延林

曹钰 赵建军 何树林 张怀贞 童辉 张雪秋 李翔 宋江安 师维 曹伟革

刘恒昌 陈桂英 张亚丽 武仲时 秦胜水 王万全 王秋奇 杨芝文 袁武

彭绍本 崔秀真 王瑞莲 荆桂秋高玉琦 闫红岩 薛敏灵 寿建刚 袁少厚

张顺民 周解民 方增先 姜淑红 惠晓琳 余文喜 杨丽凤 刘丽媛 白铁藩

刘懋善 程景新 程世苏 刘一佛 章文 孙喜民 桑贤文 王雪峰 张奎方

王涛 程刚 王福增 冯晓进 贺本荣 孔庆福李广福 程耀真 杜曙光

侯宪文 陈新功 陈伟明 曹振海 秦天明 朱以林吴晓芸 袁乔西 张九洲

吕小仙 程利 丘慎杰 张仲蕾王翰伟 童阳春 常平新 石顺增 张之沛

雪松 发表于 2012-1-13 18:40

2012实力派入展书画家:
贾文豪 贾士永 傅世光 老黑 王慎平 刘建明 张冬莲 李婷 陆方言

顾海兵 张立玲 戴思凡 张愈健 李小龙 赵树勋 杨琳 李欣 毛相斌

马青山 熊新明沈辰 于景云 李凯凯 吴良旭 刘祥本 严荣镇 赵恩宪

王汉声 王度 姚向东王锡德 徐汝运 水振洞 胡志明 侯新鲁 董萍

李双才 陈彦阁 茆德科 翟中启刘晓涛 徐开 毕广新 王洪举 藏现军

牟尊义 吕国亮 王寿华 邓立 刘成峰何近辉 王光昊 梁桂进 崔庆褔

李春生 姜忠 张加良 张海宝 范自强 马星鸿王启轩 罗波 张福水

庞东华 仝普田 汤墨燕 黄天友 周振煌 陈天谷 邢向东王玉芝 胡玉

孙祥熙 师秀珍 刘长青 徐庆元 张兆月 刘多礼 田晓云 曹明炬

蔡玉华 苏健 罗健 汪承平 郭长存 马红彦 莫玉湘 孙忠银 金富强

苗旭庆 冯卫良 刘玉 段单 楚文君 代宇雷 皱尚辉 李悦 张大峰

雪松 发表于 2012-1-15 12:50

本帖最后由 苏莹 于 2012-10-10 23:33 编辑

师维书画--笔墨的运用书画乃文人之馨雅、高士之逸兴。凝神聚气,腹构于心。须臾之间,神驰意会。汲晦庵哲学之髓,采兰亭书翰之神,挹鄱湖之鸥波,借匡庐之胜景,天地精华融为一炉,奔来腕底,尔后裁云切锦,托画衬字,润其韵,毓其秀,终于化腐朽为神奇,焕然如新。余赞叹不已,先生之腕得无再造之功乎!

  艺无止境。技之精,贵在精益求精。堂主勉乎哉。

雪松 发表于 2012-1-15 13:16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李保东大使也在仪式上致辞,阐述了中国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如今在传播中国文化中所起到的作用。

雪松 发表于 2012-1-15 15:42

本帖最后由 苏莹 于 2012-10-10 23:42 编辑

师维中国画《鹅戏沣渭池》
展读师维老师近期书画作品稿,先睹为快,大有“三日不见”之叹,兄之书不落当前二王贴学书之风之时流,这是定力与自守,其源于思想之通达,艺术之敏锐,刘兄以篆隶之笔写花鸟,以大草之风赋山川以灵气,笔中见墨,墨由水生,水自律动之心与自然造化来,可谓形在表而质于心。

王燕 发表于 2012-1-21 10:39

本帖最后由 苏莹 于 2012-10-10 23:35 编辑

师维书画--笔墨的运用师维中国画《春暖鹅戏沣渭池》系列作品强调“个性”是艺术的生命,只有奠定在深厚传统的基础上,汲取多方面的营养,勇于创新,用自己的“心灵”去“写字”,才会被广泛认可,艺术之旅才会幽远绵长,师维老师深谙此理,以其一贯的处世姿态,一贯的艺术理念,涵泳于物质与精神的“瀚海”之中,体味个中甘苦,洞悉时代脉搏,“生命之花”定会绽放的靓丽多彩!

陈琛 发表于 2012-10-6 14:50

史沛晓-元龙10-中国画作品-山菊系列

苏莹 发表于 2012-10-10 23:29

本帖最后由 苏莹 于 2012-10-10 23:38 编辑

这一批写这些内容:
养生得福、道法自然,四尺斗方各四张,
中间落款“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名款
养生得福、道法自然,四尺对开横幅各一张
厚德載物
天道酬勤
寧靜致遠
厚德载福
澄怀观道
龙腾虎跃
四尺对开斗方,横幅各一张

苏莹 发表于 2012-10-10 23:43

师维中国画《沣渭系列》
展读师维老师近期书画作品稿,先睹为快,大有“三日不见”之叹,兄之书不落当前二王贴学书之风之时流,这是定力与自守,其源于思想之通达,艺术之敏锐,刘兄以篆隶之笔写花鸟,以大草之风赋山川以灵气,笔中见墨,墨由水生,水自律动之心与自然造化来,可谓形在表而质于心。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师维书画--笔墨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