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丰原 发表于 2011-12-26 13:20

地雷阵!——郑志刚评王镛、孙伯翔、陈振濂、于明诠、徐海、李强、程风子、李胜洪等

本帖最后由 李丰原 于 2011-12-26 13:22 编辑

丰原按语:此文乃著名美术批评家郑志刚为《书画世界》“书画网评”栏目而作,生猛、泼辣的文字,直指新近展出的“渊源与流变——晋唐楷书研究展”,摧枯拉朽,乱石崩云,卷起千堆雪。值此新年来临之际,读此妙文,真有“贺岁串烧”之感,不禁连呼过瘾也!             如何“渊源”,怎样“流变”?                        郑志刚 据书艺公社、中国广播网、中国书法家论坛、中国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中国书法江湖等网媒报道:2011年12月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主办的“渊源与流变——晋唐楷书研究论坛”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举行;12月7日,“渊源与流变——晋唐楷书研究展”在中国书法院展览馆开幕。该展览共展出作品160余件,以临、创、述、评、论等形式,进行了全面、多元、个性化与实验性的展示和研究。通过举办论坛和展览,结合当代书法创作的理念,必将开拓出书法艺术创研结合的新方向和新途径,从而推进中国书法的不断繁荣与发展。 据报道,在是展开幕式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王镛谈到:“魏晋至唐代是楷书艺术由发展到成熟的主要历史时段,由无数书法名家和普通写手创造了丰富的书法资源,它们以刻石与墨迹形式构成了主要的两个大类。这些资料远未被当代书法界充分利用和研究,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希望这些有意义的课题能通过这次展览与学术研究取得有益的进展。”    我个人认为,从理念、形式、执行等方面综合来看,此展在国内书法界还是超拔特出的。比起落幕不久的十届国展,肯定更沁人心脾些。王院长在开幕式上的发言,视野很宽,见识很高,能够予人以启迪与引导。说实话,对于中国书法院成立以来的系列作为,不佞还是私心暗许的。 在坛子里拜阅了参展作品的高清图片,我忍不住涌动起了“圈点欲”。作品个案中所披露出的某些信息,正如虫穴之于壮硕大树,或许一时无碍大局,但若放任自流不加节制,或许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会砉然折了树之腰身。 我们先看王镛四字行楷横披“形见神藏”,朴朗大气,作者襟怀可见。王镛从来都不是个小气的主儿,腕底有金石气,散拙而遒辣,在书界独标风骨。他的问题是功力不实、用笔毛糙、线条中糠,说白了,老老实实“浸淫”经典的过程还是短了点,读书养气的功夫也没下足。尽管天资超人、心性高旷,但还是在一个“浮”字上吃了亏。长期浮槎在感性的泡沫里,心手不能双沉,自然探尝不到“静水流深”的滋味(这种由于不深入所招致的缺憾,在其国画、篆刻创作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王镛的书法,乍视之如遇异人高士,立时令人拜倒,但看得多了,渐觉不耐久品,若干年看过来,欻然醒悟,原来不过是强披了一张汉代部分民间砖石文字(比如《任城王陵刻石“薛公伯当”》、《五曹治砖》等)的“画皮”而已。当然,能够将这部分民间资源开掘、提取、组装、延展为一己之面貌,并能远去熟俗、独得傲格,已经是中国书坛具有“拓疆”意义的人物。而恰恰因为他优秀,才尤其具备让人大挑其刺的价值。换言之,只有甚至不无过分地时时“弹劾”之,也许才会促渠三眠三起,免于迷失在浮誉的暖风之中。说王氏书法徒具“画皮”之表,是因为直至今日,他依然没有摸索出一套将血肉、骨骼与肤表抟融浑一的法子。如果要我找病根,那就是王镛一直未能意识到雄厚的“帖学经典功夫”在塑造自己“碑派面目”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方面的成功者,譬如赵之谦、吴昌硕、于右任、沈曾植等,罔不帖筋碑骨。我们期待王镛能够清醒地进行“衰年补课”,甚至要杜门却扫,拿出当年齐萍翁“饿死京华,公等勿怜”的强悍决心。真能坚持数年,用毛主席的话说,是一定会有好处的。 接下来是孙伯翔的一件自作“俚句(孙氏落款自称)”中堂。姑释作品内容云:“寒装脱下易单衫,转瞬光阴即半年。俊彦硕儒文载道,高人雅士耻谈钱。药里残躯蹒跚步,堂中佳作细把玩。得见旧报刊头字,不觉钦服感汗颜。”我曾在《孙伯翔透视》一文中,斗胆指出过孙先生基本不懂诗。从这几件作品看,依然不出这个结论。说不懂诗,不单指平仄、对仗等具体技法,主要是诗味寡淡。一个基本不懂诗的人,能不能成为书法大师呢?这当然不绝对,但也很让人没底气。历数书法前贤,竟无一不谙诗者,不禁立即要为伯翔先生捏一把小汗。因为概言之,但凡称得上艺术二字者,都一定是以达到某种诗化境界为必然前提的。在我看来,自书法大师毫杪汩汩流淌而出的,当然都是动人的笔墨之“诗行”。对早已享受到众口呼“大师”的骄人待遇的孙先生来说,懂不懂诗,大概是无关紧要的。但在他“缺诗”的书作中,我确实发现了深湛功力遮掩下的某种“笨伯”之气。总觉得有那么一层薄薄的隔纸,还未被孙先生彻底戳破。这般唐突“大师”的窳陋之见,且留待日后细表。具体到眼前这件中堂:“士”字太过散漫,被人误作“十一”的几率极高;整幅字小动作稍多,嫌消沉琐碎,尤其双行长款,更显堆砌,欲以“久”字调节,却陡然惊耸,失之刻意。 我甚至产生了一种恣睢诞妄的想法:苟能集王镛、孙伯翔之优长于一身,则既有超拔高旷之风规,又富沉实老辣之线质,中国书坛之斫轮老手,或可期焉!当然,这般可笑的痴人之思,无疑于水中捞月,赫赫王、孙二公,是绝不可能在意的。 篇幅所限,“镜头”须快进了:李胜洪的颜体字功夫,和于明诠是比不了的,临写的那幅《自书告身》,形似尚且不够过关;谈到于明诠,我有一点惋惜。艺术感觉差可,又能作诗(白话新诗)撰文,临摹书法经典作品的能力也算不错,本可以写得正大开朗的,不晓得为何非要误入追逐“小情趣”的羊肠小道,矜奇趋丑、强作憨态。尤其近年来,小字儿还有点儿风流冷峭姿致,字个儿稍大一点,线条便几成枯柴烧火棒,一股子拗躁之气,满纸横行,简直令人无语。明诠先生该冷水浇脊般醒醒了!陈振濂款属为“作唐楷”的那幅对联“问道赤松子,授书黄石公”,我没看出有多少唐楷的意思,倒是十足的随手字面目。试看厥书节临《伊阙佛龛碑》,亦无甚可称道处。陈振濂的书法我一直闹不太懂,按说名气这么大、位置这么好、头衔这么高、弟子这么多,应当写得足够令人仰慕才是。可无论拿哪一把尺子(取法、技法、功力、个性、意境等)相衡量,他似乎都不能予人以明晰而肯定的答案。举个不大恰当的例子,陈先生像个遍地掘井又都浅尝辄止的书坛游民一样,一直没有个安稳的归宿,略如“北漂”在京城闯荡多年迄未买房般令人心绪难宁;随着年龄增长、花样遍尝,聪敏绝伦的徐海,终于稍稍知道,中国艺术的“大量”境界,竟然是雍容、诚恳与平实。故而,比起狂秀造型的从前,他的字“收敛”多了。这是好事,赞一个!薛养贤的那种憨大宽拙,一直是装出来的空架子,内涵蹇薄,不足为训;“高怀见物理,和气得天真”这幅对联内容,对常年留着马尾辫的黑龙江李强的字,也许恰恰构成某种反讽。李强居京有年,眼界开阔、机会多多、人也灵光,却以玩弄小聪明见长,一直把字写得躁浊支离,真正的“野、怪、乱、黑”。与乡党刘彦湖之间的距离,不可以道里计;程风子与李强大略属于同类项,较后者还算多了点奇崛之气,但无论书法、篆刻,胥堕魔道之中,可惜了这株看上去儒雅帅气的好苗子。嗟乎! 时间关系,不能多扯了。顺便强调说明一下,未被评到的作品,绝非根本就不值得评,说不定反倒是精金美玉便在其中。“石狮子,敢胡言貉语,说地谈天”,这是《全金元词》中冯尊师《沁园春 - 鸣鹤余音卷三》里的句子,我很喜欢,常挂在嘴边念叨。
我是不是那只“不识趣”的石狮子的形象呢?这个评判权交给您。

红荆藤 发表于 2011-12-28 09:15

近年少见这真性直率的书法批评!

红荆藤 发表于 2011-12-28 10:11

先看了郑志刚的评论http://www.shufa.org/bbs/thread-203258-1-1.html,寻着看过来.渊源与流变,很好的命题........

丁文 发表于 2011-12-30 02:48

{:1_277:}{:1_277:}{:1_277:}

豆米 发表于 2011-12-30 11:38

评于明诠小字有“风流冷峭姿致”,此6字极佳。

抱谷闹 发表于 2012-1-2 08:19

明心见性的妙文值得拜读{:1_277:}{:1_277:}

可惜简洁了些。如能作更加细致 精辟入理的剖析就好了{:1_275:}{:1_275:}

刘信 发表于 2012-1-2 10:34

此文章之妙在于直,单刀直入,没有花架子,咏春拳是也,一个字:实!

留时 发表于 2012-1-2 16:02

最好附被批评者的作品。让大家有直观的比较。

张鲁 发表于 2012-3-17 20:45

{:1_277:}

正塬堂 发表于 2012-3-18 19:06

{:1_253:}{:1_277:}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地雷阵!——郑志刚评王镛、孙伯翔、陈振濂、于明诠、徐海、李强、程风子、李胜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