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卫林与历代书法大家对比展
本帖最后由 花溪山房 于 2011-12-23 22:30 编辑【花溪山房】希望成为您理想的传统书、画、印等艺术的投资顾问 【花溪山房】购买500元以上艺术品,免收快递费。 【花溪山房】主要代理薛卫林、石双樑等津门艺术名家作品 手机:139020164743QQ:1920706263(花溪山房)
本帖最后由 花溪山房 于 2011-12-28 22:48 编辑
前言 把当代书法家的作品与历代书法大家的经典之作放在一起作对比的展示,起因有三:首先,它能够揭示书法艺术演变的规律,继承和创造成为书法艺术几千年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不二法门;其次,通过对比展示,能更清楚的看到当代书法家对传统的吸纳和扬弃,以及当代艺术家主体精神的展现,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再次,这是一次“硬碰硬”的展示,你能清醒而准确地判断一个当代书法家的艺术成就到底如何,发展空间有多大,除去纯粹的艺术欣赏,这将直接关涉到艺术品收藏家及投资人的经济利益。对于艺术品的收藏与投资,没有什么比艺术品本身更有说服力。那些只靠位置高、名气大来叫卖的所谓“艺术品”,只会让投资人亏本,这是尽人皆知的事。让我们向书法经典致敬!向历代书法大师致敬!向扎根传统、默默耕耘、锐意进取的当代书法家致敬!
卫林贤契品性淳真,才情卓著,为余得意弟子也。其学书博涉百家,每能遗形取神,令人莫辨其宗。其作书则往往随情而动,随势而发,顷刻数纸,绝无雷同,且每有灵心妙想,别开奇境。其书作内蕴丰实,博大超逸中透出雄肆静穆之气,足见卫林胸中高致。以生知之资,志困勉之学,几经砥砺,始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书艺之道,我于卫林有厚望焉。
孙伯翔
本帖最后由 花溪山房 于 2011-12-25 16:02 编辑
对比历代书法大家之---------谢无量
谢无量(1884--1964),四川乐至人。原名蒙,字大澄,号希范,后易名沉,字无量,别署啬庵。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1901年与李叔同、黄炎培等同入南洋公学。清末任成都存古学堂监督。民国初期在孙中山大本营任孙中山先生秘书长、参议长、黄埔军校教官等职。之后从事教育和著述,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在学术、诗文、书法方面都允为一代大家。
谢无量先生不以书家自称,他是一个学者,他把书法和诗都作为抒写自己胸襟的一种方式。他真正花费在书法上的时间也多是用于读帖,他与鲁迅是同种类型的“书家”,他们的书法好像是不讲求法,而那些耐人回味的东西却自然随意地从字里行间流露了出来,是学养、天分和对书法传神写意的本质特点的超悟成就了他们的书法。观其书作,一眼看不出看其所宗,反复体味中便发现他同时继承了晋帖的气韵生动和南北朝碑刻书法的质朴自然,同时也受了些沈曾植书法的影响。
他的书法无一字毫宕一笔险怪,出以闲逸,又骨健神清、气宇轩昂。《沧浪诗话》谓:“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其实用这段话来阐释谢无量书法我想也未尝不可,虽然完全从“法”的角度来讲,其书作中也存在不少任笔为体的地方,但将他的书作同处处讲究法、笔笔讲究来历的沈尹默、邓散木的作品挂于一处时,还是觉得在更高的层次和意义上,那种对比差距确实是较为明显。
本帖最后由 花溪山房 于 2011-12-25 15:51 编辑
对比历代书法大家之---------于右任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
于右任草书的源于他早期对李北海、王羲之、赵孟頫的研究和对北碑的大量吸纳。从“二王”一路走来,吸收北碑之精华,加之他个人品质修养和才情智慧的非凡,因此造就了许多价值难以估量的艺术品,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珍宝,书法艺术宝库树立了又一座书法艺术丰碑。 本帖最后由 花溪山房 于 2011-12-25 15:52 编辑
对比历代书法大家之---------齐白石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终年93岁。他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 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他的绘画,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
其画印书诗,人称四绝。一生勤奋,砚耕不辍,自食其力,品行高洁,尤具民族气节。留下画作三万余幅、诗词三千余首、自述及其他文稿并手迹多卷。其作品以多种表现形式,展示出个人艺术魅力。
本帖最后由 花溪山房 于 2011-12-25 15:52 编辑
对比历代书法大家之---------沈曾植
沈曾植(1850--1922),浙江嘉兴人。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癯禅、寐翁、姚埭老民、乙龛、余斋、轩、持卿、乙、李乡农、城西睡庵老人、乙僧、乙穸、睡翁、东轩支离叟等。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硕学通儒”蜚振中外,誉称“中国大儒”。
专用方笔,翻覆盘旋,如游龙舞凤,奇趣横生。 本帖最后由 花溪山房 于 2011-12-25 15:53 编辑
对比历代书法大家之---------吴昌硕
吴昌硕,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是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的“清末海派四杰”。 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
世人评说
“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齐白石
本帖最后由 花溪山房 于 2011-12-25 15:53 编辑
对比历代书法大家之---------赵之谦
赵之谦(1829年-1884年),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汉族,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伪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都从他处受惠良多。
上溯秦汉,下开风气,篆隶行融会贯通
本帖最后由 花溪山房 于 2011-12-25 15:54 编辑
对比历代书法大家之---------傅山
傅山(1606-1684)明清之际思想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浊翁、石人等别名,山西太原人。明诸生。明亡为道士,隐居土室养母。康熙中举鸿博,屡辞不得免,至京,称老病,不试而归。顾炎武极服其志节。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书画医学。著有《霜红龛集》等。
“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 本帖最后由 花溪山房 于 2011-12-25 16:03 编辑
对比历代书法大家之---------王铎
王铎(1592年—1652年)明末清初大臣、书画家。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号嵩樵, 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孟津(河南孟津)人。 王铎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 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
王铎虽然书法造诣很高,可在历史上,他却因降清而被列入《贰臣传》,被后人所垢病。受此牵连,他的书法也遭遇冷落,曾一度无闻尘世间。即今讥评何足道,后五百年言自公。经过一代又一代后人们的研习,王铎的书法拂尘生辉,越来越得到大家的推崇。关于王铎的书法,吴昌硕赞其书法曰:“文安健笔蟠蛟璃,有明书法推第一”,孟海先生也评之书法云:“(王铎)一生吃着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结果居然能得其正传,矫正赵孟頫、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于明季,可说是书学界的‘中兴之主’。”,当代启动先生也有言曰:“觉斯笔力能抗鼎,五百年来无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