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竹白云山人
发表于 2011-12-16 20:12
{:1_277:}
中州张贺春
发表于 2011-12-16 22:25
现代人写隶书千人一面,确实俗不忍观,丢人啊!我秦汉隶体书法绚丽多姿,博大精深,简直是无底之宝库!那么为什么现代人写隶书那么俗语气呢?“浮燥”,临古不深,不愿认真系统学古,跟风入展获奖,就大功告成了!真不知道现代的书家有多少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的!!!
六步斋
发表于 2011-12-17 08:56
这就是传说中的笔墨当随时代啊!知道不!
张克
发表于 2011-12-17 10:37
天才如赵之谦,亦有大量应市俗品,人生维艰,奈何!奈何!
湘仔
发表于 2011-12-17 11:39
本帖最后由 湘仔 于 2011-12-27 09:03 编辑
国展“指挥棒”与“俗隶”的暧昧关系之臆测
文/冯春宝
最近笔者有机会观“第十届全国展”【广西展区】与“第三届齐白石奖”展,通过细细观摩、与获奖书家交流、以及与道友探讨。客观地说,胜出者多数是名符其实、名至实归,相比更具看点、亮点。但毋庸讳言,盲目跟风、作形式【染色、接拼、作旧之风愈演愈烈】之风也“与时俱进”,因而,只要国展选秀模式“涛声依旧”;“俗隶”流行在所难免。
一、国展“指挥棒”与“俗隶”的暧昧关系。国展“指挥棒”与国展作者审美互动,慢慢演变为随国展“指挥棒”而舞;有钱、有时间、有人脉的可以参加形式多样的培训班、研讨会、雅集,混个脸熟、人脉熟。没有钱、没有时间、没有人脉关系的只好通过网络、报纸、杂志、国展作品集来分析、揣测、估摸评委倾斜、流行形式、获奖作者书风与背景,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最直接的便是取法近年来“国展”评委,这些年隶书模仿刘文华、张继者众既是明证;这次与一些获奖者闲聊时,某省甚至出现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式的“书霸”;还有自己当“评委”弟子获奖,不当评委就落选的“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怪圈。
二、书法市场化的加速使得“俗隶”迎风而舞。“参展——获奖——卖字”,这是新锐书法家成功运作“三部曲”,多数书法家为了赢得竞争比较优势,不断参展、不断获奖、不断被追捧,使得“国展精英”不得不研究展赛风向标。有位西部经济落后省的获奖青年书家跟我说,他光是一年卖字收入近30万元,这样的诱惑力有多大可想而知。因而出现复制自己,“同一首歌”走四方、迎国展的“获奖专业户”也就不奇怪了。最近在与网友聊天时还听说中原某省真人真事,一个书法票友的一刀宣纸入展“首届篆书展”、连落款都是请别人写的“奇闻”。熟而易俗,想不俗都难。
三、某些利益链条、潜规则的存在是“俗隶”得以留存的沃土。虽然中国书协也制定了规则对“国展”评委具有一定约束力。但在利益、人情等等潜规则面前时有丑闻传出,虽不能全信,但又不能不信。俗语云:告状的是熟人,传谣的是生人,信谣的是不了解情况的人。但凡事不会“空穴来风”,每次“国展”名单发布之日,便是丑闻频出之时。值得玩味。
抱谷闹
发表于 2011-12-17 12:20
“国展”指挥棒与“俗隶”的暧昧 ...
湘仔 发表于 2011-12-17 11:39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1_244:} {:1_244:}
怡情怡志
发表于 2011-12-17 13:26
{:1_277:}{:1_277:}{:1_277:}
唐源茂
发表于 2011-12-17 13:59
本帖最后由 唐源茂 于 2011-12-20 20:47 编辑
当代隶书创作断想 文/唐源茂·隶书入门容易,且易见效果 ——但写好极不易,说白了,我们当代人下的工夫还永远不够,工夫不够作品就会俗、媚,从当前的隶书创作来看,应该首先注重汉碑隶书的学习。风格多样的汉碑隶书给人震撼已足以使其不朽,汉碑隶书虽然被取法千百年,但依旧像一群高深莫测而有又归于平静的世外高人,浮躁的书法人还永远没有看得清、学得透。·学隶之道,须有质朴博大之气象, 舍此便无足观。·近年来,随着大量新发现的简牍、帛书、文书残纸等地下文物陆续出土,大大丰富了观赏性和和取法价值,多元化的形式取向,为隶书创作开辟了可观的场景。呈现出隶书创作的兴盛和书坛的繁荣。但在气格和笔法上与汉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普遍存在草率,线条的质量不高,我以为不能直接取法,应当以汉隶为本,走简帛碑融合之路,整合隶书资源,综合地吃透一些汉碑再出来会更好。·我个人认为当代隶书创作总体上是偏弱的。当今大多隶书作者作品取法不高,为了入展、获奖,一味追求形式、造型、视觉冲击者众矣,加入了太多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明显带有现代人的审美特征,写得俗、媚、流、甜,缺少汉隶真正的雄强、大气、古雅、质朴之气。·过去我们对传统隶书取法的认识还有误区,很多人倡导的“碑简融合”、“以行入隶”、“以草入隶”、甚至“以楷入隶”但真正结合好的不多,有的只是一种字型的简单嫁接,虽然“碑简融合”、以行入隶”、“以草入隶”、甚至“以楷入隶”确实是当代隶书创作的几个比较好的突破口,但不能忽视汉碑隶书的艺术价值,这需要我们对秦汉文化、艺术精神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隶书之生机,全赖气格。
姓名:唐源茂 工作单位:怀化市尽道书法培训中心
通联:湖南省、怀化市、城北区、宝家山三小区
邮编:418000
电话:13677444785
唐源茂
发表于 2011-12-17 14:00
本帖最后由 唐源茂 于 2011-12-20 20:49 编辑
当代隶书创作断想 文/唐源茂·隶书入门容易,且易见效果——但写好极不易,说白了,我们当代人下的工夫还永远不够,工夫不够作品就会俗、媚,从当前的隶书创作来看,应该首先注重汉碑隶书的学习。风格多样的汉碑隶书给人震撼已足以使其不朽,汉碑隶书虽然被取法千百年,但依旧像一群高深莫测而有又归于平静的世外高人,浮躁的书法人还永远没有看得清、学得透。·学隶之道,须有质朴博大之气象, 舍此便无足观。·近年来,随着大量新发现的简牍、帛书、文书残纸等地下文物陆续出土,大大丰富了观赏性和和取法价值,多元化的形式取向,为隶书创作开辟了可观的场景。呈现出隶书创作的兴盛和书坛的繁荣。但在气格和笔法上与汉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普遍存在草率,线条的质量不高,我以为不能直接取法,应当以汉隶为本,走简帛碑融合之路,整合隶书资源,综合地吃透一些汉碑再出来会更好。·我个人认为当代隶书创作总体上是偏弱的。当今大多隶书作者作品取法不高,为了入展、获奖,一味追求形式、造型、视觉冲击者众矣,加入了太多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明显带有现代人的审美特征,写得俗、媚、流、甜,缺少汉隶真正的雄强、大气、古雅、质朴之气。·过去我们对传统隶书取法的认识还有误区,很多人倡导的“碑简融合”、“以行入隶”、“以草入隶”、甚至“以楷入隶”但真正结合好的不多,有的只是一种字型的简单嫁接,虽然“碑简融合”、以行入隶”、“以草入隶”、甚至“以楷入隶”确实是当代隶书创作的几个比较好的突破口,但不能忽视汉碑隶书的艺术价值,这需要我们对秦汉文化、艺术精神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隶书之生机,全赖气格。
姓名:唐源茂 工作单位:怀化市尽道书法培训中心
通联:湖南省、怀化市、城北区、宝家山三小区
邮编:418000
电话:13677444785
智冲威马
发表于 2011-12-17 14:59
准确得说,是越来越遵循“美术字”的书写规律和审美趣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