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届国展入展后的体会
十届国展侥幸入展,得到诸多网友的关注、致贺,入展后一直想写的东西,今天写下这点体会,算是给关心我的朋友一个交代。。。。 一、幸运度必须承认许多没能入展的朋友写的比我好,我能忝列入展名单,有很大的幸运成分在里面。 二、作品的偶然性这次国展我投了三幅作品,一幅草书投了上海,两幅行书投了广西。投上海的没见踪影,投广西的两幅作品,一幅是用《圣教序》笔意写的大字行书,见下图: 另外一幅是用《圣教序》笔意写的小字行书。见下图: 我抱希望的是第二幅小字行书。因为为此作品我花费了很大功夫,那是在截稿的前三天,恰逢周末,我老婆带着孩子在外地旅游,我独自一人在家,利用两整天时间,精心打造。当时正值酷暑,我开足空调,但写的还直冒汗,可以说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作品中了,最后写到手指发麻,写到想吐的感觉,睡到床上浑身像散了架,当时的情景我还记录在微博上:“8月14日 22:40 来自新浪微博: 十届国展的稿子终于全部寄走了。 老婆带着孩子出外旅游了,好像上天刻意给我安排时间,如果不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真愧对上天这份美意。 昨天晚上写到连款都无法落的地步,手指发麻,感觉都肿了。觉一夜也没睡好。今天早晨起来浑身酸痛,吃过早饭后,才把款落上。又把作品收拾的一上午,才算完。8月14日 22:42 来自新浪微:
十届国展作品全部收拾停当后,挂在办公室墙上,还算满意。至于入不入,那就看命运了,反正我是尽最大力了。寄走后,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剩下的只有期待。8月14日 22:50 来自新浪微博:只要不放弃,只要坚持下去,只要心中有梦想,只要不甘平庸,只要不愿沉沦,就会有希望!8月15日 10:29 来自新浪微博:“通过准备这次十届书法展,理解了什么是“自我加压”! 本帖最后由 晋缘堂主 于 2011-10-10 17:22 编辑
就是这幅折磨我的小字作品: 然而在广西评选时,我却在咱的“书艺公社”网上发现了第一幅大字行书进入1000件终评作品行列,见下图: 本帖最后由 晋缘堂主 于 2011-10-10 17:23 编辑
这幅作品其实是我的一件草稿,是好友张文浩约我出去和几位圈内朋友吃晚饭前半小时在家写的,当时想好了这种形式和内容,就一挥而就,想拿给几位朋友看看如何调整作品,后来把这幅作品还拿到枣庄书协点评会上,张灿森说这幅作品就行,不需再写了,当时我内心想,我肯定还会写出比这更好的作品,可回到家里,无论怎样写,也写不出这幅作品的味道,我也曾把这幅作品发到网上,诸多网友众说不一,后来我左看右看,感觉也就是我的最高水平了,就把这幅作品于8月11日寄走…
… 本帖最后由 晋缘堂主 于 2011-10-10 17:24 编辑
三、再次分析入展的原因1、
作品往往都是无意于佳乃佳。正是无意创作,才心无挂碍,写的轻松自如,展现了自己的心性,一但刻意为之,便少了韵致。我反想过去入过的展览,大多是随意而作,而精心准备的作品反而泥牛入海,不见踪影。为此,以后准备国展作品,在家提前准备好纸和内容,有时早晨起来,或者晚上睡觉前,就可能把作品写好。2、沾大字的便宜。广西展评完后,诸多评委在总结会上都谈到这次展览投稿小字太多,大字少,也许我是写大字的原因,得以入展。为此,投展览写两幅,一幅大字,一幅小字。3、作品要有根。也就是说要有出处。这幅作品我是用集王羲之书法梅花诗,用《圣教序》笔意写成的,《圣教序》我刻苦练习了十余年,从未间断。前年参加“书法网”组织的“北兰亭首期培训班”,得到张旭光老师的亲传,这幅作品中诸多朋友认为含有张旭光先生的影子。因此,通过《圣教序》研究序列,提高了我个人对《圣教序》的理解认识,得到了网友的肯定,奠定了个人的传统基础。4、
要坚持不懈。回忆从喜爱书法至今已有二十多个年头,20年来,哪一天没想书法?哪一天离开了书法?书法带给我许多酸甜,废纸何止三千,秃笔何止成冢?一是坚持不懈临帖,尤其是要专一,专攻一家是成功是不二法门,然后博取;二是要广泛交流学习。近十年内,我不断外出学习,先后两次去杭州,两次参加中国书协培训班,一次参加北兰亭培训班,每次学习不但能聆听到书法大家的教诲,还能广交朋友,互相取长补短。三是要不断投稿。投稿当然想入展。但没入展的确是锻炼了自己。展览也是自己不断学习书法的动力。近年来,尽管中国书协主办的大展没入过,但一些主题展,像高恒杯、傅山展、长征展、普洱茶展等,先后也入过几次,山东省展入过5次,在当地的书展中,几乎每次都能获奖,这些都是我不断进步的动力。因此要坚信天道酬勤,只要付出,肯定会有收获。 本帖最后由 清酒和风 于 2011-10-10 17:06 编辑
听君一席话,得益良多!但我之感觉还是小字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