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優劣的评骘(首次公開未發表的論文)
本帖最后由 简修堂 于 2011-9-2 22:54 编辑▉ 徐吉春
作者簡歷:中國國家畫院胡抗美工作室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當代書法創作研究生課程班
東北書法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
【內容提要】在當代書壇網絡誤傳、媒體誤導、書家良莠不齊、傳統文化的缺失等諸多因素,所以有必要梳理出書法的本體,辨別書法的優劣來,本文從思考量的多少、是否有獨特的思想、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情感的介入等幾個方面來進行闡述,讓人們判斷審視書法的優劣,對書法優劣的評騭正確與否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書法創作。
【關鍵詞】書法優劣 思考量獨立思想繼承和創新 不重複古質而今研 文化學養情感介入自然之美
引言
縱觀當代書法作品,往往讓人不甚滿意。那種能夠打動人心靈的作品,少之又少。而當代網絡與各種宣傳媒體的誤導,讓人們對書法藝術的發展方向產生誤區、誤導和迷茫。那麼如何來評價一幅書法作品的優劣,是我們對書法審美以及書法創作都是至關重要的問題,更是我們目前亟需要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對書法審美的思想、思考量、繼承和創新等等問題理解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書法創作水準。
評論書法的優劣,從古至今一直總說紛紜,老子说的好:“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可見書法的評論不是簡單的評述,而需要複雜的、學術化的剖析。《古今書人優劣評》:“鐘繇書如雲鵠游天,群鴻戲海,行間茂密,實意難過......”,這種評論也不能夠詳細說出書法優劣的真正原因,唐代的孫過庭說出了書法的誤評一種現象,孫過庭《書譜》:“吾嘗盡思作書,謂爲甚合,時稱識者,辄以引示。其中巧麗,曾不留目;或有誤失,翻被嗟賞。既昧所見,尤喻所聞。或以年職自高,輕致凌诮。余乃假之以缃缥,題之以古目,則賢者改觀,愚夫繼聲,竟賞毫末之奇,罕議峰端之失。猶惠侯之好僞,似葉公之懼真。”看來人們對書法的欣賞,容易走入誤區,沒有一個好的評判的標准,對書法優劣的評騭是很難掌握的,容易被假象所迷惑,所以有必要層層剖析,梳理出其中的評判標准來。
一思考量的多少是評價書法優劣的主要標誌。
有一次和吉林師範大學的邱安昌教授聊起藝術,他說優秀的作品要有多個思考量,普通的作品卻只有一個思考量。思考量是指對事物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演繹能力。我聽了感悟良多,確實優秀的作品,讓人百看不厭,優秀的作品所表達的內容、內涵豐富,也就是思考量豐富。優秀的作品折射出來的文化、精神、學識、修養、功力等等諸多讓人膺服的藝術思想,那種超過凡俗的思想讓人歎爲觀止。而平庸的作品,看到一幅就不會看第二幅,因爲他的思考量是單一的,思考量單一的書法作品,看到幾個字就不想看整篇,因爲單一的思考量導致整篇書法作品的雷同與單調。
思考量的單一是由學識的匱乏導致的。人的思考量,如果單一,就會導致他的書法創作變化單一,其實楷書也需要變化的,那種筆畫的起止、顧盼有致,往往能吸引人的眼球。那種神來之筆絕對不是胸有成竹的,胸有成竹的絕對不是藝術,但胸有成竹卻是我們藝術基礎訓練的要素,而不是藝術精彩演繹的要素。最精彩的藝術品,要有多種形態如俯仰、起臥、靜動、立走、飛行、快慢、疾徐等。當代的許多書法作品大多只有一種形態或者說是一種姿態。通常見到的行草書都狂飛亂舞,很少有停留之筆。隸、楷大多狀如算子,無有生機。篆書大多信筆爲體,燥氣十足缺少古人的靜穆之氣。
黃賓虹論畫:“畫有初觀之令人驚歎其技能之精工,谛審之而無天趣者,爲下品。初見為佳,久視也不覺其可厭,是爲中品。初視不甚佳,谛視而其佳處爲人所不能到,且與人以不易知,此畫事之重要在用筆,此爲上品。”
我們寫出來的書法作品,要反映一種精神狀態,要透出我們的思想內涵,傳統文化的修養、人生的經歷、人生的理解、還有對美的感覺都要表達出來,這才是多個思考量的書法藝術。
二作品是否有獨立的思想也決定書法的優劣
高雅的作品都有獨立的思想,都是形而上的,俗的東西大多是形而下的。書法美的本質不是形式美,而是抽象的美。那種超凡脫俗的、獨立的藝術,也就是超經驗性的藝術是最恒久不衰的。米芾《海岳名言》云:“學書須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別爲一好萦之,便不工也。”書法要表現出一種獨特趣味來,應給欣賞者以一種清新的獨有的一種姿態。
書法的獨立思想,不是人云亦云的。獨立的思想品味,不但要表現整幅作品的思想內涵,也要表現某一個字的點畫細節演繹上,每個字都應該有獨立的思想。只有字字變化才會使作品有很高的思想品味。一個字,是否有獨立的思想也是決定書法作品篇章布局的思想基礎。唐代張懷瓘云:“文則數言乃成其意,書則一字已見其心,可謂得簡易之道。”《書譜云:“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書譜》又云:“一畫之間,變起伏于峰杪;一點之內,殊衄挫于毫芒。”好的作品每一個字都是有變化的,每一個字都有一種符合作品整體構思的獨特思想。書法作品的每一個字,有虛有實、有收有放,有俯有仰、有屈有伸。每個字應有一個中心點,每一個字都有一個字眼,字眼和中心點不一樣,字眼是指一個字當中留白、留氣之處,也是一個字的最閃光的中心部分。字眼有可能偏離中心點,但一定是整個字的核心部分。有的筆畫需要團得緊,有的筆畫需要放得開。有時需要加密某處筆劃,然後才能凸顯疏的地方。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王羲之的書法,往往是爲了凸出疏的地方,特意在字的某一處寫得很密。創造強烈反差。優秀作品的變化明顯:濃淡、疏密、虛實、大小、對比、高低、長短、粗細、肥瘦、收放、方圓等等細節都處理得很好。通篇布局也應該同一個字那樣變化多端。二王行草書有時字字獨立,有時連綿不絕,髣髴給我們彈奏一曲高雅的音樂,訴說一種對人生的感悟,儘管思想獨立但卻讓我們產生共鳴。
優秀的書法能凸顯出一個人的精神氣質。明代項穆《書法雅言》:“大要開卷之初,猶高人君子之遠來,遙而望之,標格威儀,清秀端偉,飄飖若神仙,魁梧如尊貴矣。及其入門,近而察之,氣體充和,容止雍穆,厚德若慮愚,威重如山嶽矣。迨其在席,器宇恢乎有容,辭氣溢然傾聽,挫之不怒,惕之不驚,誘之不移,陵之不屈,道氣德輝,藹然服衆,令人鄙吝自消矣。”[7]
優秀的作品不是大衆的。獨立的藝術感悟力,被那些有極高藝術修養的書家掌握。張懷瓘《書議》在評王羲之書法時云:“天質自然,豐神蓋代,且其道微而味薄,固常人莫之能學;其理隱而意深,故天下寡于知者。”
孫過庭《書譜》又云:“而東晉士人,互相陶染。至于王、謝之族,郗、庾之倫,縱不盡其神奇,咸亦挹其風味。去之滋永,斯道愈微。”東晉書法家們互相影響和交流,促進書法藝術的發展,但他們每個人卻有自己獨立的面目,這樣書法藝術百花齊放、精彩紛呈。反之則:“去之滋永,斯道愈微。”對藝術理解是否脫俗、是否形而上、是否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內涵就決定了書法藝術的優劣。
三繼承和創新也決定書法藝術的優劣
書法不學古人的,就不能古雅。不學古人的就不能知道書法的來龍去脈,容易產生沒有根據的字法和俗書的出現。古人的字靜,今人的字燥。創新是對古人優秀傳統的歸納,而不是抛棄傳統。康有爲云:
“宋人書以山谷爲最,變化無端,深得《蘭亭》三味。至其神韻絕俗,出于《鶴銘》而加新理。”這裏面提到的就是繼承和創新的問題。書法是中華民族古老的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書法的本質特徵就是古雅的。所以我們的書法也要寫出古雅來。要想寫出古雅來,就必須對古人的書法作品遺跡歸納、總結和借鑒,也就是對傳統的繼承。
對傳統的繼承首先要臨摹古代的法帖。書法和繪畫不一樣,畫家的主要部份是寫生,而書法家要在不斷臨摹古代碑帖中度過。繼承很重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繼承是我們感受古人的生活狀態和對藝術的理解,也是讓我們掌握書法技法的一個不二法門。
我對書法藝術繼承問題的理解和分析,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研究古人的筆法:藏鋒、露鋒、中鋒、側鋒、起筆、收筆、轉折、牽絲、引帶、顧盼、大小、粗細等等細細研究。
2,研究古代書體字法結構:疏密、高低、左右、寬窄、肥瘦、方圓、收放、避讓等。
3,研究先賢法書中字與字之間的排列組合:每一個字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要和上下左右的字有微妙聯繫。書法與篆刻一樣字與字之間要合理安排。上一個字收,下一個字可以放。上一個字小,下一個字可以大。上一個字寬,下一個字可以窄。左側字肥,右側字瘦。但字與字之間要安排合理不要爲了追求變化而顯得凸兀。不要爲了字字變化而故意安排,平時的基本功訓練多少往往決定我們書法藝術的創作優劣。
4,研究書法的章法:對古人書法的章法理解會裨益我們的創作。往往分行布白的“白處”不被我們注意。在一幅優美的書法作品里那普通的留白,卻是最精彩的亮點,能讓我們遐想萬千、給我們一種空曠的、大氣的遠古之美。
5,研究印章、題款等諸多與書法作品密不可分的要素。
創新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展開的。叢文俊老師說過:“對傳統書法的繼承,足以使我們成為一個優秀的書法家。創新是漸變的過程,隨著我們對傳統的深入,隨著學養的進步、隨著對書法的理解、隨著勤奮的臨摹、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一定會寫出優秀的作品來。”
四書法藝術是不重複的,這是鑒別書法優劣評騭的明顯標誌
藝術是不重複的,重複的絕對不是藝術。王羲之的一生只寫過一篇《蘭亭序》,再不會出現第二篇《蘭亭序》,因爲時間、地點、場合、環境發生了變化。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爲什麽說印刷體不能成爲書法,就是因爲印刷體的結構、筆法、章法都是重複的。單調乏味的排列組合,讓具有文學意味的中國漢字呆板化。看一件優秀的作品其整體章法風格可能接近統一,但其中卻蘊含了豐富不重複的變化,這些自然的變化卻非常人所能到也。王羲之的書法用筆是千變萬化的,特別在起筆之處,入筆方向變化萬端,收筆也很巧妙,有的內涵、有的順勢、有的莊重、有的明快。起收筆處大多停留使轉自然,我們普通人的用筆幾乎都是一個方向,幾乎沒有停留之處。平庸的書法作品儘管出現張揚之筆,也如同沒有旋律的嘶喊一樣,只有一個聲調,缺少音樂的美感。文學藝術的詩詞、楹聯如果平仄相同也會導致音韻失調,有失和諧。王羲之的字筆法大多都是隨型依勢,非常自然。當我們臨寫王羲之的書法後,再臨寫其他魏晉以降書法作品,覺得魏晉以降的書法筆法還是很簡單了一些,王羲之的書法自然地行筆,卻帶來複雜的變化,遠非趙孟頫、張瑞圖、董其昌等學二王之流可比也。正如王安石《題張司業》詩中所說“看似尋常最奇掘,成如容易卻艱辛”。
《論語.子路第十三》: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和諧統一的作品,卻有極其豐富的變化元素,只有不斷變化、只有不重複自己的思維,只有不重複的創作,我們的書法就會精彩紛呈,燦爛如花,讓人回味無窮。
五“古質而今研”是書法優劣的一個不敗的命題
優秀的書法一定是古質的。也只有古質的藝術品才是永久的藝術品。本文著重用魏晉和唐代的書法名家作品比較舉例說明。發現一個普遍的現象,那就是魏晉的書法內斂,唐代的張揚。內斂的也就是古雅的。魏晉的書法是古質的,魏晉以降的是妍美的。近年來還有很多人把唐代的書法奉爲圭臬。其實唐人也是學魏晉的。我們何不溯流而上。魏晉人的書法潇散簡遠,唐代的書法拖沓。就楷書而論,唐人的字幾乎千篇一律。而魏晉的書法各個都是精品,康有爲于《廣藝舟雙楫.卷四.十六宗第十六》有言:
魏碑無不佳者,雖窮鄉兒女造像,而骨肉峻宕,拙厚中皆有異態,構字亦緊密非常,豈與晉世皆當書之會耶,何其工也!譬江、漢遊女之風詩,漢、魏兒童之謠諺,自能蘊蓄古雅,有後世學士所不能為者。
魏晉的平和瀟灑,唐代的高聳鬆散。魏晉的筆斷意聯,唐代的靠牽絲引帶。魏晉的書法矮而穩,唐代的高而亂。魏晉的點畫變化多端,唐代的平滑規矩。魏晉的書法淩空取勢,唐代的書法滿紙拖沓。魏晉的書法受玄學影響大,符合當時人們的潇散心態。唐代的書法受統治階級影響大,所以拘謹、不敢越雷池。唐代的平正缺少魏晉的險絕,書法大多平淡無奇,而魏晉的書法卻是精彩紛呈,讓我們歎為觀止。
http://gifs.shufazidian.com/zb/jpg/2/wgiiou.jpg北魏《元懷墓志》
http://gifs.shufazidian.com/zb/jpg/3/jwoaaa.jpg
唐 歐陽詢《九成宫醴泉銘》
http://gifs.shufazidian.com/zb/jpg/u/dphig3.jpg
唐 鐘紹京《靈飛經》
http://gifs.shufazidian.com/zb/jpg/v/yatdkn.jpg
北魏《元懷墓誌》
上面僅舉例楷書比較,但也說明論點的正確。
宗白華在《美學散步》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
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濃于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王羲之父子的字,顧恺之和陸探微的畫,戴逵和戴颙的雕塑,嵇康的廣陵散(琴曲),曹植、阮籍、陶潛、謝靈運、鮑照、謝脁的詩,郦道元、楊衒之的寫景文,雲崗、龍門壯偉的造像,洛陽和南朝的闳麗的寺院,無不是光芒萬丈,前無古人,奠定了後代文學藝術的根基與趨向。
孫過庭《書譜》:
評者云:“彼之四賢,古今特絕,而今不逮古,古質而今研。夫質以代興,研因俗易。雖書契之作,適以記言;而淳醨一遷,質文三變,馳鹜沿革,物理常然。貴能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所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何必易雕宮于穴處,反玉辂于椎輪者乎!”
南朝宋書學家,虞龢在其代表作《論書表》中對書法藝術創作與時代發展之間的關系作過以下評述:
“夫古質而今研,數之常也;愛研而薄質,人之情也。鍾張方之二王,可謂古矣,豈得無妍質之殊?且二王暮年皆勝于少,父子之間又爲今古,子敬窮其妍妙,固其宜也。然優劣既微,而會美俱深,故同爲終古之獨絕,百代之楷式。”
書法一旦進入秩序化、規矩化、行列分明,也就接近了機械的美術化傾。好的書法,應該屈伸互藏、陰陽消長、協調有機,渾然一體,這種結構不是個偏旁的簡單並置、堆疊。也不是刀尺裁度出來的幾何圖形,而是充滿了生命意味的有機體。規矩化導致了書法的妍美,失去了質樸之美。
這一段描述,并不是完全崇魏晉而抑唐,而是我側重舉例說明古質而今妍,導致書法取法的優劣,當然隨著出土文物的出現,唐代或許會有作品接近魏晉風格,但這并不影響對唐代書法的整體風格和趨勢的把握,魏晉朝和唐代也不是書法史的全部,而是一個歷史片段,我們詳細的分析也就是讓我們明白書法的本體含義,明白古質而今妍的真正內涵。也是必須了解的整個書法史的內容。
“古質而今研”,是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質樸和妍美,導致書法的優劣。質樸的才是最恒久的,妍美的是短暫的,正如鮮花一樣不能常開。我們的審美價值取向的高與低直接影響當代的書法創作。
六 傳統文化修養的深厚與否也決定著書法藝術的優劣
對傳統文化的修養,會讓我們對書法美有獨特的理解和思維。傳統文化的修養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我們的創作。好的字都是內斂的,絕對不是張揚的。花未全開月未圓,是禅宗推崇的一種境界,並認爲這是人間最美好的境界。因爲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虧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讓人仍可有所期待,有所憧憬。《周易·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誠如斯言。好的字沒有功利性,充滿了靜穆之氣。靜穆也就是內斂的。但靜不等于沒有生命,靜中寓動。那種逃離世俗的喧囂與浮躁的優秀作品,會有一種與衆不同的美。
弘一法師的字就是內斂的,所有作品沒有一處張揚之筆,洵難能也。那種安詳、靜穆、甯靜、與世無爭、像個佛者在傳道。雅致、空靈、消散、簡遠的東西卻時時輕叩我們的心靈。
優秀的書法是由很深的文學內涵和文化底蘊來支撐的。古典文章、詩詞、歌賦、楹聯是書法表現的幾種文學載體,文化與書法密不可分。
豐富的哲學思想,豐富的文學知識,會讓我們的書法作品有很多文化內涵與豐富的表現力,已達到與眾不同的古雅之美。
庚寅之秋在北京琉璃廠遇見了宋歌,書友相見又談起藝術。他是信佛的人,他談起藝術說:佛學的許多知識表現在作品上,是我們看不到、摸不著的。古代的許多大師非佛即道。古代許多大師的作品內涵豐富,因為他們的學養也很豐富。對傳統文化的學養真的可以讓人們對藝術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學養的深厚表現在作品上是自然的、深邃的、讓人回味、百看不厭的美。
當然儒家學說也是必不可少的。儒釋道三家構成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愈來愈顯示出特殊的哲學美感和啟人心靈的智慧光芒。
一個優秀的書法家也要精通古文字學,在當代許多書法作品上看到繁簡互用,繁簡轉換時經常出現錯誤。許多篆書作者自創篆字,不懂通假、不懂《說文》,往往釀成大錯。例如“影”字,在篆書時卻是“景”,“景”是“影”的古字。“影”是後起之字。草書作者任意草法,例如“憂”有的作者把“夊”也寫出來,這是錯誤的。草書時應只寫上半部份,而不寫“夊”。參見王羲之的所有草書字帖皆如此寫。
傳統文化的給養,給我們的作品注入豐富的血液,讓我們的作品綻放出極強的生命力。那種潛移默化的美感,那種靜寂中散發的文化氣息,那種遠古飄來的強音足以滋養和震撼我們的心靈。
七情感的介入與否也是判斷書法作品優劣的一個標誌
優秀的藝術需要情感的介入,只有情感的介入我們的藝術品才會有生命力。只有情感的介入,才會讓我們的作品有多個思考量,每一處用筆,都傾入我們的情感,那樣我們的書法才會更加豐富,每一處用筆都知道避讓,都知道轉換、騰挪,我們的書法作品就會有扣人心弦、感歎不已的驚詫。有的書法看似很重規入矩,看似很平靜,其實不過是沒有生命的石頭而已。只有情感的介入書法才是優秀的書法,沒有情感的介入書法自然平庸。心情的起伏變化,就決定書法的各種形態。情感決定了書法的豐富與美感。心情平和字法自然平和,心情怨怒字法自然劍拔弩張。唐朝的孫過庭在《書譜》中曾這樣描述王羲之的六篇名作:
“寫《樂毅》則情多怫郁,書《畫贊》則意涉瑰奇,《黃庭經》則怡怿虛無,《太師箴》又縱橫爭折。暨乎《蘭亭》興集,思逸神超;私門誡誓,情拘志慘。謂涉樂方所笑,言哀已歎。豈惟駐想流波,將贻嘽緩之奏;馳神睢渙,方思藻繪之文。”
清王澍《虛舟題跋.唐顔真卿告豪州伯父稿》云:“《祭季明稿》,心肝抽裂,不自堪忍,故其書頓挫郁屈,不可控勒。此《告伯文》心氣和平,故容夷婉暢,無複《祭侄》奇掘之氣,所謂‘涉樂方笑,言哀已歎’。情事不同,書法亦隨以異,應感之理也。”7]
由此可見,作者的人格修養、環境因素、情感是否變化都會對作品有很大的影響。有了情感的介入,我們的作品才會震撼人的心靈,與觀者發生共鳴,那種情感的宣泄,宛如滔滔江水,亦宛如層巒疊嶂。有情感的藝術家無論任何環境下都會表現出超人的藝術表現力,那種胸有成竹的基礎訓練,在表現藝術上卻有了超經驗性的藝術演繹能力。
八是否有自然之美也構成書法優劣
書法需要自然之美,只有自然之美的書法才是優秀的書法。“自然”一詞来源于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書法源于“象形”的自然美。传为蔡邕《九势》:“夫書肇于自然,自然暨立,陰陽生矣,陰陽暨生,形勢出矣。”【18】 真正大美是自然之美,不是雕琢的、矫揉造作的美。孔子曾经说过:“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我們把對自然的愛,對人生的理解,融入到書法中,那就是自然之美。“自然之美”是指書家排除俗慮、擺脫功利心态的美。書法是一種天人合一的藝術,天就是自然,人包括兩種,一个是心靈,再一个就是美的創造。
叢文俊先生《中国書法史·先秦秦代卷》也说:“文字取象自然,亦即書法出于自然,‘畫成其物’是兩者的共同點。”【19】書法從創生之出就和自然的關係極為密切,所以我們的書法要符合自然之美,不能隨意造字,故作驚人之筆。
唐孫過庭云:“觀夫懸針垂露之異,奔雷墜石之奇,鴻飛獸駭之資,鸞舞蛇驚之态,绝岸頽峰之勢,臨危據槀之形。或重若崩雲,或輕如蝉翼;異之则泉注,顿之則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漢;同自然之妙有,非力運之能成。”
《六體書論》“探于萬象,取其元精。”《書議》“取象其势,仿佛其形”。;韩愈《送高闲上人序》论张旭草书时云:“觀于物,見山水崖谷,鸟獸虫鱼,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戰鬥,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于書。”【23】
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通過文學的比興手法亦即意象之法,運用到書法創作中,把自然的美和書法的美有機的結合。儘管樸素的書法美學,卻創造了非凡的藝術。
當代書壇,多為故意佈置、巧令安排,運用裝幀、色紙搭配、來掩飾書法的不足。失去了書法的古拙、質樸、自然之美。這樣的的書法無法進入優秀作品行列,只能是劣質書法。
九書法的線條質量是書法優劣評騭的基礎
有質量的線條不是平直的,不是光滑的,不是力度一致的。而是澀行產生出來的效果。用筆不是快而是慢,一旦行筆過快就會流於荒率,行筆
過快就容易產生斷筆、斷氣的現象。http://gifs.shufazidian.com/zb/jpg/9/gtwcw3.jpg我們來欣賞明代王鐸《草書詩卷》的“聞”字,線條就寫得很有力量,粗細、大小、濃淡,提按,都寫出來了,但卻沒有斷氣的感覺,王鐸應不愧為大師的。
有質量的線條也和思考量的多少相統一的。沒有質量的線條,如同美術字的筆劃,粗細一致、濃淡一致、方向一致、節奏一致。而有質量的線條如同音樂一樣有起伏、有節奏、有舒緩,起收筆的方向沒有相同之處。線條裏面的提按、疾徐、頓挫都會令書法產生絕妙的效果。書法是藝術的、不是機械的。書法是有思想的,有靈魂的。
書法的藝術不是快速完成,而是節奏的完成,當你的速度過快,就沒有時間去思考,所以你的書法的線條內涵也就沒有了,書法的金石味是很難把握的。沒有學過篆隸的書家是寫不出金石味道的。
馀論
綜上所述,優秀的作品不是簡單或者偶然出現的,是嬗變的結果、是複雜的訓練和勤奮的學習、長期積累的功力、加上美學思想和深厚的傳統文化學養才能夠帶來的完美演繹。只有修身遹道才會提高書藝,才會甄別什麽是書法的優劣。《論語·述而第七》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遊于藝。”好的作品只有做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才能“遊于藝”。以上我的簡短議論還談不上評骘,僅感覺這是摭談或刍議而已,筆者不揣谫陋就教于方家,略述己見,并乞求方家指正。
參考資料: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 2002年5月第5次印刷81頁
【2】唐孫過庭《書譜》江蘇美術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166頁原文
【3】黃賓虹論畫語
【4】《宋代書論》米芾.海岳名言 湖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2006年11月第5次印刷185頁
【5】唐孫過庭撰 《書譜註釋》沙孟海註釋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
【6】唐孫過庭《書譜》江蘇美術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073頁原文
【7】《明代書論》項穆.書法雅言 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2002年11月第1次印刷,第256頁
【8】《張懷瓘書論》湖南美術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2005年12月第6次印刷,第17頁
【9】唐孫過庭《書譜》江蘇美術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082頁原文
【10】康有為原著,崔爾平校注《廣藝舟雙楫注》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2006年1月第1次印刷,204頁
【11】康有為原著,崔爾平校注《廣藝舟雙楫注》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2006年1月第1次印刷,135頁
【12】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2010年6月第28次印刷,第208頁.
【13】唐孫過庭《書譜》江蘇美術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037~051頁原文
【14】《漢魏六朝書畫論》虞和.論書表 湖南美術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2006年月第7次印刷,第135頁
【15】《中國草書大字典》上海書畫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2006年9月第5次印刷 537頁
【16】唐孫過庭《書譜》江蘇美術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130~139原文
【17】《王澍書論》江蘇美術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2008年1月第1次印刷第281頁
【18】《漢魏六朝書畫論》蔡邕.九勢湖南美術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2006年月第7次印刷,第45頁
【19】叢文俊《中國書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2002年6月第1次印刷第19頁
【20】《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 2002年5月第5次印刷125页。
【21】《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 2002年5月第5次印刷213页第13行。
【22】《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 2002年5月第5次印刷145页。
【23】《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 2002年5月第5次印刷292页
【24】《論語》中華書局2006年9月北京第1版 2006年北京第一次印刷,第八八頁 歡迎指教 希望得到批评 {:1_52:}{:1_52:} 回复 3# 简修堂
很有见地,这才是清醒的认识,只是,如您一样有这样认识的人很少,没办法。没几个人还去看那么多的理论书籍和书画论了。。。。。。唯有叹息。 回复 5# 闵庐
是啊,當今書壇,都被形式感所誤導了。缺少那種自撰詩文的書家了。還望指點 {:1_107:} 回复 7# 王无墨
欢迎指点 有见地,分析的很好,很透彻,学习了 回复 9# 景宏强
谢谢光临,望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