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锋堂主 发表于 2011-7-9 16:42

毛笔文化研究的尴尬

??2004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单位联合授予江西进贤县文港镇“华夏笔都”的荣誉称号。2006年,进贤文港毛笔制作技艺也荣登江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贤县文港镇这个平凡的小镇事实上已发展成为中国毛笔的制造中心。

?   然而,她却有她的尴尬。前不久,《中国文化报》刊载了一篇署名文章,讲述了文港作为毛笔之都的隐忧,大意说文港毛笔现在是一枝独秀,但是,制笔这个行业很艰苦,工作很单调,利润又薄,而且很多用笔之人“只知卖笔者,不知制笔者”,因而很多制笔者集体“叛逃”,不愿意继续制作毛笔,而是或到外地去开店卖文具,或干脆离开这个行当,另谋出路。毛笔制作面临萎缩的尴尬,不久的将来,笔都的名号将名存实亡了。

? 可以说,这无疑是对的,但决不是全部。

? 江西进贤县博物馆馆长文先国先生就认为,宣笔几乎已不复存在,湖笔年产量才100万支,而且从业人员老龄化非常严重,而我们文港现在制笔的大有人在,不愧为华夏笔都。至于有“叛逃”的笔工那不假,其最重要的尴尬在于毛笔文化研究的缺失。

??搜遍全国几个毛笔制作地,研究毛笔的人寥寥无几,而像王羲之那样既制笔又用笔的书家则更少,几乎没有。

??文港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已经形成了毛笔制作、制笔模具加工、包装、专业运输、原材料供应等产业链,甚至带动了钢笔、圆珠笔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果能够有几人进行毛笔文化研究,那将功德无量。

??文先国先生从2003年起开始研究毛笔文化。这期间他发现了清朝周虎臣的家谱就在文港制笔村周坊村,厘清了周虎臣先后在苏州、上海以前店后坊的形式开店,其创设的笔店因乾隆的题匾而声名远播,并且初步厘清了文港与国内其余几个制笔基地的一些渊源关系,陆陆续续地有几篇文章问世,已将中国毛笔第一村周坊村上报国家民族建筑研究会公布为民族优秀建筑,周虎臣毛笔作坊与邹紫光阁毛笔作坊,已向国家文物局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文先国说,文港毛笔中周虎臣与邹紫光阁的渊源关系找到了一些资料,但他们当时以文港为制造基地,在汉口、重庆、成都、南京开设笔店,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模式与形成的技艺,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的贡献和影响,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方面。再如解放前,进贤李渡的毛笔制造也很兴盛,有名的桂梦荪、李鼎和笔庄及她与文港、上海、香港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关系;文港除周坊、前塘之外并辐射到临川、丰城等地的一大批毛笔村落的建筑遗产及其文港毛笔制作工艺等都值得研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文港的毛笔制造曾辐射到温圳,在温圳也创办了比较大的毛笔厂,甚至到了离县城很近的白圩乡,其制作也不是单调的毛笔,而是从笔头到笔杆的一个供应链,原材料也不断变化,花样翻新,这些都值得研究。

??可是,毋庸讳言,现在整个县的文化干部,都是外行领导内行,文化系统每年领取国家1000多万的饷银,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开展毛笔文化的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哀。

??到时候,恐怕要民间组织撑起毛笔文化研究的大旗,而这又有多大的力度,又能走多远呢?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

天高地迥 发表于 2011-9-8 21:03

同意楼主观点

元锋堂主 发表于 2011-9-24 18:08

同意楼主观点
天高地迥 发表于 2011-9-8 21:03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1_122:}

冯小军 发表于 2011-11-23 09:48

好东西大家分享

汶水布衣 发表于 2011-11-28 08:53

很不错 !学习了 !贵堂主的笔用过!尤其二王类的笔性价比很高!

我本是良民 发表于 2011-12-3 00:06

楼主在老齐那里一下子不见了。

一之茶 发表于 2011-12-4 19:26

哪里看得到 毛笔 有兴趣

sdyd818 发表于 2014-7-4 17:05

外行领导内行,成了普遍现象!

sdyd818 发表于 2014-7-4 17:09

{:1_277:}{:1_277:}{:1_277:}做研究的没有得到支持,跑关系的的到是大有人在!名人写得如蚯蚓鸡刨,众人还大绝佳艺术,可笑亦可悲的文化现状
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毛笔文化研究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