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的现当代书法
本帖最后由 江淮懒散人 于 2011-6-29 13:59 编辑扭曲的现当代书法
刘传奇
面对现当代书法,有人用一个“闹”字来概括。为何现当代书法就那么的“闹”?有人又归结为现当代人的浮躁。什么是浮躁?有人说是急功近利。古人不急功近利吗?古人在大考前就都有那平常的心吗?我们很难给个准确的答案,一个完全凭臆测得来的结果我觉得是不可靠的。你想,古人有的那么年轻就要参加乡试殿试会试,他们就不急功近利?有人会说古人一直都是用毛笔书写,那我说古人的纸有如今这样的的“大笔一挥百纸尽”消耗的纸多吗?所以我认为原因不在这里。古代能写的一手好字的人比比皆是,但他们不是“家”,而在今天他就是“家”,这就是古今的不同。我觉得这话没错,问题是古人为何能写好?总把他归结到功夫上我认为是不恰当的,因为我们的书法家们现在很多都是“皓首穷经”的写字,却总不咋地,那又是什么原因?
我觉得原因之一是没有了古代的科举考试,有人说现在不是有国展吗?不知诸君注意到没有,科举考试与国展对书法的要求其实是不一样的。科举考试对字的要求首先是要“正”,而我们的国展对字的要求是“艺术”,用时下的话说艺术家就是要“求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要与古人不同这种思想就扎根在很多所谓的书法家的头脑中了。于是“变”就开始了,说是“变”,其实则完全可以说是“扭曲”开始了。
那么这个扭曲到底从何时开始的,我觉得就是从废除科举考试的那时间前后。看康有为早期在万木草堂的书法文字,清静烂漫可喜;到了晚年他的字则完全变成了扭曲的老匹夫。我想也许是他对艺术开始求变的结果。求变倒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有了自己的理论指导了,那就是《书镜》。艺术前进的方向让理论牵着鼻子会是什么结果呢?这让你想起了我们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领袖王明,他是最有理论的,可理论的结果是什么呢?让艺术也有个确立的目标其实也是可怕的,他的结果可以说和王明导致的结果也是一样的。解放后的艺术不就是这样吗?
科举让书法的核心让“正”来统领,所以就会出现很多都写得很好的作品。这正是我们当代国展所最为缺乏的。前几届国展好像都有临摹的很好的作品入国展的现象,有人就很不理解,认为那是小儿科似的,怎么可以呢?其实他们是错了,因为临摹的很好的作品自然具有的中正之气是那些自诩创新的歪歪扭扭的所谓书法不知好的那里去了。
刻意求变的结果就是无病呻吟;失去了真情的指引,就会使书法作品做作满纸。上个世纪八零年代后成名的书家很多都是如此,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认识到了,看不惯了,但他们却把持着书法的朝纲,那么显然这样的结果就是酝酿着很多的年轻人对书坛强烈的不满情绪。
(一己之见,漏洞百出,网友们拿起利剑刺杀吧!) 制度和环境造成的 艺术应该是多元化的。 很有道理。 {:1_8:}{:1_8:} 有道理 问题是当代人缺乏了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恒心和毅力,更没有学问人的思想深度,每天在有限的时间里觥筹交错,流连于饭局,哪里有时间沉下心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呢?不求新求异求怪,恐怕在一潭清水里冒个泡泡都没机会呀,故此,爱折腾和显摆就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不把肤浅拿出来晒,就不足以体现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物。哈哈,时间会证明永恒,历史会遗弃糟粕!!! {:1_107:}{:1_107:} 非常同意楼主的意见。应该也有一个复古运动了。这个古就是中国文化的中正之风。奇、怪,可以有。但不能成为主流,如果大多数都是如此,这种书风就是乱世的征兆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