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墨香香 发表于 2004-12-6 14:27

以石质为主:
砚材固多,铜、玉、砖、瓦、陶、石皆是,另有多金者以玉为砚,堪称上品。但多金人少,其切合实用且兼具各种特别者当推石砚,而其他都不合用一些。
润泽有光:  
砚石最贵润泽,端、歙俱以此着称,因若不润则墨中水分易被吸收,导致浓度太高,滞笔难运。端、歙石长年浸于溪中,故润泽有光,润泽与否可以目光辨之。
肌理细腻:
砚石纹理精细,则表面平滑,易于磨墨,磨出来的墨亦匀细可佳;这种砚不但发墨,且不损笔亳,端、歙二种砚皆为此中之最。若表面不平,上砚有声,墨必粗劣不匀,且损笔锋。这可以视觉、触觉、观查得知,并不难明白。
质坚而差软:
石质以坚硬为尚──废话,您能想像在一团棉花果冻上磨墨吗?──而石若过坚,扣之声响者亦较坚而差软,扣之声低者为差。故砚石宜润,润则无刚硬之性,即所谓「差软」,石坚而差软,乃有温润之性,故能发墨久不乏。选砚时扣之声高者质坚较劣,低而有韵者,石差软较优。

汉墨香香 发表于 2004-12-6 14:34

砚的使用方法  
平时储水:
砚也需要滋润,平时需要每日换清水贮之,砚池不宜缺水,以前的人叫做「养研」。
使用须换清水:
可别偷懒直接以养砚研水磨墨,也别以为用茶、糖水磨出来的墨会「别有特色」,这些东西和墨相混会使墨色大减,也不能发墨。热水伤润损墨,切记避免。
用后刷洗:
砚石使用之后,必须将余墨涤去,不可使之凝于砚上。不然残墨乾则结成渣块,第一妨碍研磨,第二伤笔亳,且会损害砚面。若与新墨相混,则无下墨或发墨之利。
洗的时侯可以用丝瓜穰等物助之,但不可以坚硬之物用力擦拭,以免伤害光滑美丽可爱大方的砚面哦。如果须要带出场的话,最好阴乾,不要用纸类擦拭,以免残屑留存,与墨相混。
新墨轻磨:
新墨棱角分明,若用力磨易损伤砚面,使用时轻轻磨就可以了。
将墨取出:
研墨之后,即须将墨取出,不要放在泡中,否则墨与砚胶黏难脱,易损砚面。若不小心黏住了,可别用力拔,可先用清水润之,将墨在原处旋转,待其松脱后再取出。

一痴 发表于 2004-12-6 17:12

好!学习!

北京老壶 发表于 2004-12-6 22:07

好,学习了。我最喜砚。就是钱都买了壶了。

安乐处 发表于 2004-12-9 17:29

下面引用由北京老壶在 2004/12/06 10:07pm 发表的内容:
好,学习了。我最喜砚。就是钱都买了壶了。

老兄,你把看着不如意的壶,横着锯开,修修边,试着研研如何。呵呵
:em12::em12::em03:

汉墨香香 发表于 2004-12-14 10:12

端砚:
歙砚和端砚并称,而端砚又较歙砚更佳,据说历代皆采端溪,到南唐李主时端溪石已竭,不得已才采用次之的歙。
端砚为砚之上品,亦可再分等级。它出产自广东高要城斧柯山,唐之前属端州,故得名。山下际潮水,距江滨三、四里处,逐渐升高分下巖、中巖、上巖、龙巖、蚌坑等采石之所;下巖洞在山底,终年浸水,而砚石贵润,所以下巖之品质最佳。
但浸在水里的下巖想开采可不容易,只有每年秋冬河水降低之时才可进入,潭水无出口,须七十个人排排座,一个个将装水的瓮往上传至巖口,如此做个月余,潭水始得涸,才能进入取石。明年春天水涨,则又得重新来过了。
但若非如此,下巖之石所做的砚岂能如此发墨,「天欲降大事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嘛。但下巖到北宋时已开采净尽,明后另辟的新坑或中、上巖,品质就没有那好了。
端砚还有另一个特征,为「有眼」。如「鹦哥眼」、「了哥眼」等,据说是石嫩则眼多,石老则眼少,也有以眼来发品质优劣的,最上为活眼,再来是泪眼、死眼等。
其实所谓「眼」便是砚上石纹,倒不一定和品质相关了。写字时多个水灵灵的眼注视是不错,又可增加砚的可欣赏性,但若生的地方不好,影响磨墨,却不如不要的好。
另外端石的颜色也被视为和品质有关,有紫、青、白等颜色,而以白色最佳,紫色最下。
端砚的优点,一是下墨,二是发墨,三是不损亳。
歙砚:
与端砚并称,因产于古歙州﹝今安徽婺源县﹞而得名。
端砚之发实是巧合,在唐开元时,猎人叶氏追逐野兽至长城里,见那儿的石头莹洁可爱,便带了几块出来,琢磨成砚。数世之后,他的后人,将砚赠与州令,州令十分喜爱,找人再去开采,于是便传扬开来。至南唐元宗时,因圣上着意翰墨,歙守又献砚,皇上大喜,提拔他为官。
歙砚因为李主而扬名天下,名声甚至大过了端砚。歙砚的正式开采至南唐才开始,它的地点也是浸在水中,质地也因此而润泽。
歙砚有「纹」,如同其砚之眼,所谓的罗纹砚,即称其石纹如罗穀葫者。纹有粗细之分,而细纹为砚之奇才,粗粗罗纹亦为上品,皆足以和端溪下巖媲美。而眉子砚,则是石纹如人,画眉而得名,与罗纹砚无异。
歙砚之特性亦如端砚,而歙重于发墨,做大字,端重于细润

安乐处 发表于 2004-12-15 10:15

下面引用由汉墨香香在 2004/12/14 10:12am 发表的内容:
端砚:
端石的颜色也被视为和品质有关,有紫、青、白等颜色,而以白色最佳,紫色最下。

MM,这是真的么???
               ????
                ???
                ???
               ??
               ??
                  ?
               
               ??
               ?    ?
               ??

虚一 发表于 2004-12-15 11:31

白色使用时不佳的,不下墨不发磨,打滑。白端只可观赏。

未名轩主人 发表于 2004-12-15 13:53

现在市场上所见大多为紫青二色,白砚少见,楼主可否发两幅白砚图片让偶开开眼!

汉墨香香 发表于 2004-12-15 19:28

网上的东西自己认为好的,宁可信有不可信无,自己认为不好的,宁可信无不可信有。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