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朋友所托,低价转让书作
[这个贴子最后由浩川在 2005/03/01 00:14am 第 2 次编辑]卢安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字少斐,号澡雪堂主人,聋髯。安徽安庆人。一九**年学习书法篆刻,师从淝上葛介屏先生,一九六七年赴南京拜谒林散之先生,先后聆听两位先生教诲,始入书法艺术之门,工作之余孜孜以求,无间临池之志,自楷、隶、篆至行、草皆悉心研习,所作行书跌宕多姿,熔碑贴的朴拙灵秀于笔端,凝炼厚实,结字奇险而归于平正,尤善布白。隶、楷以汉魏为宗而越隋唐,汲取众家之长,广采博取,融行草之笔意,自成面目。书余兼习篆刻,尤喜奏刀边款为快,宗法秦汉而涉求清代各流派及现代印家之精华,平稳中见跌宕之风神,朴实平淡,无粗野造作之气。书法篆刻作品能避奴俗之气,不随时尚而清浊。林散之先生曾嘉许日:“天马行空,可大器晚成矣。”不善苟合,不喜空谈,能耐寂寞。作品曾入选徐州《纪念淮海战役胜利卅五周年书法篆刻展览》,郑州《国际书法展览》,宁夏《中外草书展览》,广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廿周年中外书法家作品展览》,洛阳《中日樱花笔会书法展览》,南京《全国首届篆刻展览》,河南《宝丰酒诗书大展》,上海《伊翔杯中国书画大展赛》,镇江《中、中、韩国际破体书法展》,中国《牡丹杯书法兰亭奖》等;在一些全国书法大赛中曾获多次等级奖及优秀作品奖,并发表于《书法》、《两冷艺丛》、《书法报》、《书法导报》等报刊。
一九九三年于邓石如故里举办个人书法篆刻展览。
以下作品一律优惠为200元一幅 联系方式如下:
汇款地址:246001 安徽安庆市中兴大街沪联超市 唐露蜜
有其他疑问和要求,请电13530806197(深圳郝那
苏)或发邮件到:haons1976@sohu.com联系。
受朋友所托,低价转让书作
受朋友所托,低价转让书作
受朋友所托,低价转让书作
受朋友所托,低价转让书作
受朋友所托,低价转让书作
受朋友所托,低价转让书作
受朋友所托,低价转让书作
书家卢安民
在安庆,书画艺术中人十有八九都知道卢安民。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字少斐,号澡雪堂主。他在闹区清节堂二
楼一僻处开了一家书画装裱工作室,以此作为一种乐趣。有闲,看看书,不舍他的书法创作。来了同道,来了向他请教的人
,他泡茶、递烟,常常满屋宾客,谈笑风生。兴头上他拿出自已创作的作品,同欣赏、共探讨,不忌讳别人议论作品的得失
。他也坦诚指出他人作品的不足、弱点。有什么,说什么,不违心。在他身上能够体现作为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一个书法家的
耿直和执着。
安民于1964年在淝上工作时得以拜识安徽书坛名家葛介
屏先生,始入书法之门,并打下坚实的基础。1966年调回安庆
工作得到安庆艺坛两位节操皓浩、品学俱佳的乡贤高士胡苏明
、余守谟先生的教益。他对楷、隶、篆、行、草诸书悉心研习
。当他把整个身心投入到书法事业中时,幸运之神向他投来关
切的机缘。1967年,在那文化贬值的动乱年代,他有幸拜谒当
时蜗居南京一隅,后来声名大振被誉为一代”草圣”的林散之
先生。林散之先生对安民十分厚爱和赏识,多次致以信函眉批
评点他的书法习作。安民也曾数次赴宁聆听林老的教诲。至今
他仍珍藏着当年林老与他笔谈的手迹。值得一提的是林老1967
年曾寄给他一封信函:“少斐同志,辱书奉悉。知君素习书法
,甚佳。所临字课极圆稳。既喜隶书可学完白老人小隶书,伊
平生功力全在隶字,其余三体稍逊,非如包安吴所说四体皆神
品也。学隶字先由工整入手,由方入圆,如汉礼器、张迁等碑
实汉碑之祖,可少迟学之。学邓即入此阶梯。诚不易学,勿以
皖人而忽之也。拙书虽习之数十年,毫无所得。君来书过奖,
惭悚矣。即以后共同学之,可也。兹检拙作一纸奉阅。区区不
尽,即颂大安”。字里行间可见林老博见广识,度学有方,谦
逊自勉的大师风范跃然纸上。
安民的书法岁月已经走过三十几个春秋。三十几年来,
他始终以广其学、坚其守,虚己而乐闻要求自已。辛勤的努力
和倾心的投入使他对书法的感悟力不断得以提升。他的书法风
格特征是兼融碑贴,柔中寓刚,不激不厉,平和简远,韵致悠 一代“草圣”林散之1967年写给卢安民的信函
绵。他的书路极广,根基打得牢,临池每有心得,即随手记录。如他临《张黑女》碑,写下这样的心得:张黑女碑曾习数遍
,今再抚临,仍感兴味不厚,究其因,盖与时下吾以“二王”行草得其神,以隶揩(魏碑)补其骨,以米南宫、王觉斯充其
气,故喜朴拙瘦劲风貌耳。“夫书者,心之迹也”。安民于书道浸湮日久,所获益多。他创作的书作品一是讲究线条质量,
以笔法求胜。二是出新意,不断加深文化素养,素养高则立意高,立意高则品位高。三是通变化,不轻易将自已固守在一个
位置上,不断求变,以作品内容的含义、意境综合笔法,营造理性在先,***于后的创作氛围。一个高水准的书家当如得形
体不如得笔法,得笔法不如得神采,得神采乃得于气象。所以书法创作以“心”为上。人贵坦诚,书贵真率。安民当不负一
代草圣林散之曾对其寄予的厚望:“天马行空,可大器晚成矣”。
(原载2002年12月20日《安庆日报》) <丁桂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