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果
发表于 2011-5-27 01:02
本帖最后由 豆豆果 于 2011-5-28 00:14 编辑
27日-----
豆豆果
发表于 2011-5-27 23:21
本帖最后由 豆豆果 于 2011-5-27 23:36 编辑
27日,天气晴。
今天是温县写生的最后一天,明天去神农山。
上午,去黄河北滩湿地。此处景色与河洛交汇处并无二异,简简单单,画了一张。
下午,大家在宾馆会议室进行总结,并欣赏李英杰县长的摄影作品。这个县长很有文化,且多才多艺,他是中国作协、中国摄协会员,特别是摄影作品拍的非常好,很多太行山的摄影作品完全可以入画,今天他还向大家赠送他的豪华本摄影作品集。同时向大家展现他的摄影作品。为此,书院还计划与他合作,将摄影作品转化成水墨作品,合作出版展览。
会上,大家就此次采风写生的感受各抒己见。其中霍春阳班的导师助理孙飞老师说:此次采风,通过对太极发源地的实地考察,感受最深的是太极文化是中国一切文化的根,也是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的源头,因此学习中国画,必须深入研究太极文化,明白文理,方能明白画理,凤凰岭重视传统文化的修养的路子是正确的。就中国画的学习,我说出了与之有些不同的观点:文化是一个大概念,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大、很玄又很虚,学习中国画首先要解决技术问题,其实书画印先不要说的多么高深,一开始就是一门手艺,像古时的艺人先做好匠人的活,就是解决技术问题,再谈提升,再谈文化。且每个人都有可贵的不同的艺术因子,在解决技术的过程中,通过写生解决临摹的问题,通过临摹解决写生的问题,二者相互印证,并非一开始就必须临摹,那样写生都是古人的语言,你自己的切身感受还会有吗!?目前最现实的问题是解决技术,久之,再加上文化的修养,技近乎道,因此书院目前重视文化的实,而忽视了文化的虚,这个虚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他很高,需要一生来修养。古人说画乃文之极也(孙飞老师也提到这一点),我觉得必须辩证的看。就此,孙飞老师进行反驳,说:初学必须临摹,不掌握语言怎能表达,关于人的艺术因子,这是天生的质朴,这个质朴只是一颗种子,需要埋在文化的土壤里才能生长。
其实,他并未理解我说的意思,我阐述的是学习方法,他说的是学习先后秩序。就这个话题,大家也展开了讨论。而此时,孙飞老师提前走了,不知他什么意思。
晚上,共进温县的最后一个晚餐。大家举杯换盏,放生歌谣,好不热闹,特别是张赠丽,这个东北的小妹,甚为厉害,喝酒爽快,有男人的豪气和侠义,可交!
豆豆果
发表于 2011-5-27 23:24
27日--------
豆豆果
发表于 2011-5-27 23:26
27日------------
豆豆果
发表于 2011-5-27 23:27
27日----------
豆豆果
发表于 2011-5-27 23:28
本帖最后由 豆豆果 于 2011-5-27 23:35 编辑
27日---------写生后在温县的创作作品
豆豆果
发表于 2011-5-27 23:30
本帖最后由 豆豆果 于 2011-5-27 23:35 编辑
27日---------写生后在温县的创作作品
豆豆果
发表于 2011-5-27 23:32
27日---------写生后在温县的创作作品
豆豆果
发表于 2011-5-27 23:34
27日---------写生后在温县的创作作品
豆豆果
发表于 2011-5-28 00:11
这个是我今天的写生----------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