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较的角度进行研究
从比较的角度进行研究从比较的角度进行研究--关于建立中国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比较学研究的构想
如果从书法史学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硬笔书法的发展历程,二十世纪以前的先人所进行的无目的、无意识的运用硬质性工具对汉字写则可以称之为中国古典硬笔书法,本世纪以来的硬质性工具书写创作称之为中国现代硬笔书法。对中国现代硬笔书法艺术可以从纯粹书法艺术的角度细分成三个阶段:(1)二十世纪至八十年代初是硬笔书法活动为中国现代硬笔书法的萌芽期;(2)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揪起的全民大规模的、以实用为目的的、对毛笔书法创作有意识进行研究和双向发展的时期为中国现代硬笔书法艺术的发生期;(3)九十年代初至本世纪末在创作表现意识上逐渐觉醒的、以实用性为支点、以表现艺术兴趣、追求艺术个性的研究为中国现代硬笔的发展期。
自本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的硬笔书法研究已作为一种极其重要和引人注目的艺术形式,逐渐形成为一种具有独立艺术意识的艺术种类,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历程,在极其盲然与艰难的走过了近二十年的时间之后,我们回过头来审视其走过的历程,未免是喜忧参半。展望其发展的方向与前途,不免又是让每一个参与和关心该艺术的人忧心忡忡。同任何一种艺术产生一样,中国现代硬笔书法同样以两个支点所支撑,即实用性与艺术性。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前十年即发生期,硬笔基本上是完全依赖于实用性来完成了向发展期即艺术表现的过渡,但是进入发展期以后,如何走向艺术型、不断丰富其艺术表现力、向哪个方向发展,无疑让人感到困惑与模糊。因此,中国硬笔书法即将进入新世纪,如何为其发展期定位,完成发展期的一个全面、完善、完整时期的过渡,便显得尤为重要。经过近十年发展的反思,让人深深遗憾的是硬笔书法在此期间依然如发生期一样,由于理论研究方向的自由与模糊、研究手法的贫乏,造成了艺术表现与创作的苍白无力,没有达到正常、持续发展的程度。如何对中国现代化硬笔书法进行全面的研究,使其更健康、快速的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寻找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方向,关系到我们每一个硬笔书法研究者和创作者如何将这新兴艺术种类带入二十一世纪不使其夭折的问题,关系到如何将这一新兴艺术赋予更强大的生命力,关系到是否有可能与毛笔书法并列生存的姐妹艺术的梦想。
从比较的角度进行研究
中国现代硬笔书法作为一种汉字书写表现艺术形式,自其萌芽和发生期来研究,具有很大程度的嫁接性。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随着社会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实用性而出现的社会文化现象。从满足实用到追求艺术表现,这是一个艺术产生和发展的轨迹。这一艺术从产生到完成其以表现艺术情趣为目的发展期的蜕变,完全依照和参照了毛笔书法,可以说中国现代硬书是完全脱胎于毛笔书法并从毛笔书法艺术中分化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因而从其发展的角度来看,引入比较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理论与创作的研究,无疑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手段。所谓比较学,对于中国现代硬笔书法而言,是和毛笔书法的比较,从技法、表现、审美和理论上进行比较,建立起在毛笔书法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两种不同性质的工具性能的同与异,全方位进行探索研究与比较。采用比较学的手段,进行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的比较,找出相似点与相异点,可以理出三条线:(1)确立一个适应和适合硬笔书法的表现技法、表现形式。(2)确立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硬笔书法艺术审美标准的理论体系和方向。(3)确立中国硬笔书法发展的风格流派。一、 确立一个适应和适合硬笔书法的表现技法和表现形式
由于工具性能的特点,硬笔几乎包括了所有不含毛笔在内的可以称之为或做为书写用的硬质性、有锋无毫的书写工具。但出于对实用性满足这一因素的要求,硬笔书法过渡到发展期,主要创作工具是最常用的书写工具:钢笔、圆珠笔。因工具所能表现的线条单细的原因(美工钢笔及其它制作的类似此类的工具在内),形成和决定了硬笔书法在技法上让步,主要以结体表现为主,注意对结体的领悟、塑造和追求,基本上忽视和并不刻意强调对笔法、线条的锤炼与苛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仍囿于实用性的渗化,在这种创作的表现时期,结体成了第一性的、主要的因素,用笔、技法则成了第二性的次要的。这种表现形式受理论导向及各种展览、比赛以及传媒发表作品的影响,深深笼罩着几乎所有研究者与探索者。硬笔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虽然由毛笔书法艺术分化出来,但创作工具性能的巨大差异在技法表现形式上没有参照物进行学习和比照,仅仅是依据对毛笔书法结体的把握和比照进行缓慢的、无目的的自由随意地进行生长,如何表现硬笔书法的线条、用笔的个性广泛,动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创作,让人感到无所适从且自由随意,空间很大且很空荡,最单纯地讲,运用钢笔或圆珠笔进行创作时,如果把字写得大一些,对线条质量要求严一些,对于运用什么样的具体的表现技法或技术手段,都让人感到用笔技法和起、收、提、按的单调性和机械性,线条的平板、僵硬、无变化、缺乏艺术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的丰富性。如果运用比较学研究的手段,在用笔、表现技法上先由毛笔书法模仿开始,根据二者书写工具性能的相同和相异,逐渐适应硬笔的用笔方法以及表现技法、形式,无疑会对硬笔书法起到一个丰富和很好的借鉴。客观地分析近二十年来在中国硬笔书法界取得的一些成绩和较为成功的硬笔书法家及其作品来看,他们的作品无疑在用笔、技法和表现形式上都较好的借鉴了毛笔书法的东西,因而他们的创作手法都具有较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风格。他们大多数具有毛笔书法的实践背景,都有意无意的运用了比较学的方法,对自己的创作与表现进行了有意和无意的比较、提炼与加工。而单纯的、无毛笔书法功底的硬笔书法作者则是机械的、盲从地对别人的硬笔书法作品、风格进行直接的模仿或对毛笔书法简单的、单一的(取法结体)进行创作和表现,这当中就缺少最重要的一环--比较手段。
从比较的角度进行研究
从书写工具运用上讲,开拓其它有别于钢笔、圆珠笔等实用性工具而进行纯艺术表现的书写工具,则对硬笔书法的艺术发展显得至关重要,这类书写工具的开拓,将会通过对毛笔书法技法和表现的比较研究,创造出属于硬笔书法自己艺术个性的表现技法和形式,这些东西则是毛笔书法所很难或无法表现的,是硬笔书法带有很个性的专利技法和表现形式,从这个方向上进行比较,将有可能更进一步抛开实用性,很大程度上可能使硬笔书法的艺术个性更为明显和丰富,加快硬笔书法的艺术发展过程,真正成为毛笔书法的姊妹艺术。二、确立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硬笔书法艺术审美标准的理论体系和方向。
艺术理论在一定的发展时期内,可能是超前于创作实践的,也可能是同步发展或滞后的,正常的发展应当是同步的或超前的,在通过对技法和表现形式的比较学研究的同时,一方面理论研究也要通过和毛笔书法的比较学研究,结合创作实践的结果和发展,建立和完善属于中国现代硬笔书法自身的审美标准和理论体系。这是在毛笔书法的艺术成果基础上,通过创作实践同步发展,不建立一个真正属于自己艺术的审美标准,就无法评判一个时期的创作是否成功或偏离。这存在如何树立一个良好的创作发展以带动和促进整个硬书创作与发展的问题。如果没有确立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审美标准,将无法审定硬笔书法创作方向的好与坏,把握不住理论的方向,就会使创作走向歧途,影响整个硬笔书法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通过对硬笔书法生命全过程创作实践的总结与分析,运用比较学的研究成果,达到在理论上对硬书发展的超前指导,在这个方面,硬笔书法可以比照毛笔书法,完善艺术理论,诸如硬笔书法史学。重新科学的、历史的、客观的对硬书的起源发展从社会、文化的背景进行分析和整理,界定各种概念的涵盖意义。通过对个案的比较、研究、总结、提炼,归纳出真正适应和属于硬笔书法艺术的表现技法,表现形式的理论;通过比较学研究以及创作实践,形成自己的美学原理和审美尺度与标准,建立科学、完善的具有很高学术水准的硬笔书法理论体系。
从比较的角度进行研究
三、确立中国硬笔书法发展的风格流派近二十年来,如果对中国现代硬笔书法的发展运用比较学的理论分析,在一些方面和毛笔书法以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形式存在:一是在技法和表现形式上表现了和毛笔书法的离与分,表现了硬笔书法自己极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盲目地进行表现形式、技法的尝试与运用,这完全与比较学相悖,二是在风格流派上完全依赖和附着于毛笔书法完全一模一样,而且受发展时间与工具表现技法的巢臼,表现的是书法的二王、颜、柳、明清一脉风格流派,似乎成了毛笔书法风格流派的翻版与微缩。作为一种因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新兴艺术形式,运用比较学,可以完全区别于毛笔书法产生的历史屯社会因素,针对硬笔书法应该从应用性的基础上发展艺术性,例如以横写为优势,在横写上发展和扩大艺术性,这似乎是硬笔书法形式。假想:汉字演变成今日的定式。存在其符合竖写的规律,即每个汉字的起笔大多在左上角,收笔在右下角,极易适合上下连贯排列书写原理,在横向书写上拓展出适应和适合横写的书写表现形式,在章法、笔法、结体上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运用比较学,使笔法、结体更适合于横写,产生硬笔书法自己的风格流派,出现硬笔书法家自己所拥有的横写体?quot;张体"、"李体"或"二十世纪调"而不是孪生于毛笔的颜体、柳体或明清调子。形成硬笔书法发展时期内的风格流派,唯其如此,中国现代硬笔书法艺术才能真正做为一门独立、完整的艺术存在,这是存在必然性和必需性的要求。
在即将进入新世纪之际,中国硬笔书法艺术的发展将面临一个严峻的考验:是平平淡淡的进入新世纪,还是以健康、快速发展的姿态进入新世纪,或是矢折于本世纪之末。这是中国现代硬笔书法艺术与毛笔书法艺术的比较学研究体系十分必要的事情,这一体系的建立将会为硬笔书法的发展的手段,将会使中国现代硬笔书法艺术全方位出现一个飞跃。
从比较的角度进行研究
作者:齐玉新(该文为第二届全国硬笔书法林论研讨会获奖论文)
链接:http://www.yingbishufa.com/YANJIU/SL_017.HTM
转贴请注明出处,并请注明转贴!
从比较的角度进行研究
[这个贴子最后由深狂屈在 2005/04/02 12:21pm 第 1 次编辑]依照sd001版主的实力,撰这一篇短文,并不在话下。
何况此文多有疏漏处,也不尽对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