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李小龙 发表于 2011-5-8 12:42

适合就是最好

长安李小龙 发表于 2011-5-8 18:30

我们发现,女人特别爱照镜子。
  有人说,照镜子是看看眼角有没有擦干净。
  有人说,照镜子是随时关注自已,重视自已的形象
  也有人说,照镜子,是随时提醒自己要有全新的面貌面对今天的人。见不同的人化不同的妆。
  还有人说,那是不自信的表示。照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容颜用什么来遮盖。
  不管如何,照镜子总是好的。
  书法人更要多照镜子。

曹毅光 发表于 2011-5-12 13:07

书法当要通于自然,服于大道,个性太强不要为之,但不可无性格。本人认为,无外乎一气、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而已。但确实极难做到。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书道至繁,书道至简!
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宝齐贵,万古能名。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把笔抵锋肇乎本性。刀圆则润势疾则涩;紧则劲险则峻;内贵盈外贵虚;起不孤伏不寡;回仰非近背接非远;望之惟逸发之惟静。敬兹法也书妙尽矣。

曹毅光 发表于 2011-5-12 14:46

几年前,我曾在一本诗集的序言中说,遣词造境要追求干净:白得干净;灰得干净、黑得也要干净。有老先生誉之为“干净说”。将“遣词造境”引之品书画,笔墨纸砚当是“词”,所得画境也即诗境。昨晚读到一才女书家的文字,每次书写完毕即清洗笔砚,是一次心笔两清。多次看画家杨象宪先生作画,画毕,必洗笔及色盘。其画卷也如其笔,纤尘不染。两位之墨迹,洁净、清新、雅逸,但稍显薄、淡。大师潘天寿则不然,羊毫留墨过夜,他日重提,竟用齿叩嘴抿,有含化之功。先生此举为得毫之健,线之辣。先生之笔不净,然心迹双清,奇崛高远。净与不净,着力在哪里?

代宇雷书法 发表于 2011-5-14 11:24

西部墨潮大道之行

代宇雷书法 发表于 2011-5-14 12:20

曾游长海竞豪雄,
今返墨潮赞诗仙。

代宇雷书法 发表于 2011-5-14 19:11

我不否定过去,只是认为不要留念过去,要把握当下,把握现在。

曹毅光 发表于 2011-5-15 18:52

西部墨潮大道之行

书法审美特征与艺术品位的高度。墨潮书家立足本职,闲事书艺,关注社会,崇仁尙善。大家始终坚守着人生的信念,执着地把握着古往今来的艺术脉络,繁殖属于自己的根茎叶花。书法创造的同时也创造了书法家自己,这也是书法家自我完善和成就的过程。

王燕 发表于 2011-5-20 18:25

西部墨潮书画家张愈健《梅林春梦》随想
张愈健是属于那种从不显山露水,有着象养育她的重庆故地一样的沉稳性格的人,同当今画圈里那些虚虚晃晃,装腔作秀,追名逐利者比较,实在是显得“老土”了。然而“君子比德如玉”在她身上并不缺少儒雅的诗人气质。除了画画、读书、写字,在家里她是个好母亲,对长辈循规而尊,对孩子百般呵护,悉心教育,传为佳话。

王燕 发表于 2011-5-20 18:30

西部墨潮书画家张愈健《梅林春梦》随想
张愈健是属于那种从不显山露水,有着象养育她的重庆故地一样的沉稳性格的人,同当今画圈里那些虚虚晃晃,装腔作秀,追名逐利者比较,实在是显得“老土”了。然而“君子比德如玉”在她身上并不缺少儒雅的诗人气质。除了画画、读书、写字,在家里她是个好母亲,对长辈循规而尊,对孩子百般呵护,悉心教育,传为佳话。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五月的花海》舍不掉的笔墨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