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双龙 发表于 2011-5-6 11:31

支持贺进兄!

王福权 发表于 2011-5-6 13:38

书以人传还是人以书传的问题沈尹默好像提过,但是我想比较复杂。
    历史、社会名人的可以称为书迹或手迹,不能称为书法,但是仍然有一定的价值,这个价值是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积攒的中国文人向往的本质的一种精神,墨迹或手迹的价值是这种文人精神价值的一种转移。
    书画名人主要的价值是艺术价值,是要为被称作“家”坐几个十年的冷板凳的人,大家尊重他是因为他有所创造,并且要有所继承。这种人是文化名人,与历史社会名人有时候有交叉,是中国文人精神的最直接的体现。从艺术的本质上来说价值最高。
    二者各有所长,我想一个人能够成名,要么是没有实力的炒作,要么是真有本事的。只要是真有本事,我们都应该尊重。至于艺术泡沫化,那就看这个“艺术”是什么人创造的,一个本不是艺术领域的人来故意用自己的名人地位背着传承文化的名义来炒作赚钱的话,应该唾弃。真正的艺术市场往往不是当代市场。

彭双龙 发表于 2011-5-6 13:59

先占个座,市场的话题有很多聊头,回头呈上。

贺进 发表于 2011-5-6 15:41

历史才是试金石啊,去看看天津文交所,就会慢慢明白交易与炒作的要义。
西岭.居士 发表于 2011-5-2 15:09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对于书画市场的交易与炒作其实在历史上早就出现过。扬州八怪的书画市场不是市场运作的结果,而是书画家的无刻意炒作。他们的炒作可以凭借倚靠达官贵族,来运作自己的作品。我们现在的书画市场无形中会与这种形式相吻合,但是在这样的形式中难免会出现泡沫的文化参与其中。历史是试金石,这是毋庸置疑的。

蜗牛轩主 发表于 2011-5-9 12:27

贺先生写得好,高见!!!!!!!!!!!!!!

九华松人 发表于 2011-5-9 14:24

既然是“市场”,它就有投资、投机的两重属性。投资为主时,它不够繁荣,但会稳定、健康地发展;

投机为主时,比较繁荣,快速地发展,当泡沫过大破灭时,它会停顿、修整后再发展。

总之,“市场”是对的,错的是“人”。

张一瑞 发表于 2011-5-9 17:08

对艺术品价值的判断,坚持“盖棺论”,对艺术品市场价值的判断要坚持“进化论”。

贺进 发表于 2011-5-9 17:28

对艺术品价值的判断,坚持“盖棺论”,对艺术品市场价值的判断要坚持“进化论”。
张一瑞 发表于 2011-5-9 17:08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这说法倒是很有意思,想听老兄高见!

江山水汉 发表于 2012-7-16 09:46

认知书法,无论是书坛还是市场都是当代头等重要的大事!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公社辩论会】五月之辩:谈谈当今“繁荣”的书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