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才 发表于 2011-4-27 21:18

杨海蛟《书法信息学导论》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市举行

4月24日下午, 由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导报》举办的杨海蛟《书法信息学导论》学术研讨会在郑州中州国际饭店举行。中国书协理事、组联部主任张陆一,中国书协理事、理论研究部主任、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刘恒,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书协主席宋华平,河南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锦屏、薛豫宛,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孙广举,河南省书协名誉主席周俊杰,河南省作家协会原主席张宇,焦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田立杰,《大河报》主编王守国,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祁小春,河南省书协副主席李强、胡秋萍、王荣生、许雄志、吴行、云平、谢安钧、刘安成,著名理论家西中文、孟会祥、姜寿田等近四十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河南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薛豫宛致欢迎词,周俊杰主持了学术研讨。中国书协研究部主任刘恒先生对该著做了很高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他认为,《书法信息学导论》一书,采用社会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在书法演变和书法创作发展坐标中,将宏观的理论阐述与微观的考证分析相结合,使文化理念与书法艺术相渗透,最终达成信息与书法的融合。《书法信息学导论》一书,其意义和价值不仅是对书学研究本身的创新,而且对书法信息学科的构建有很强的开拓意义。河南省书协主席宋华平从治学、为艺、人品三个方面切入,结合书法与学术的关系、为人与为艺的关系,对该著给予了细致而深刻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孙广举认为,《书法信息学导论》的面世,有着四大收获和特点:第一是交叉学科建设一次成功的尝试。第二是书学研究新的收获。第三是反映出中原书坛的新气象。第四是反映出中国书法发展的新动向。郑州大学教授、河南省书协学术委员会的副主任王蕴智先生认为,《书法信息学导论》是一部开拓性的、是书法信息学的奠基之作。广州美院祁小春教认为,《书法信息学导论》出版意义非常重大,他从文献学的意义、学术学问的方法意义着重发表自己的见解。郑州大学教授海萌辉认为,这本书是一种开创之举,开创了书法研究一个新的方向或一个新的领域,展示了杨海蛟学科的专长。杨海蛟《书法信息学导论》有一种可贵的文化意识和开阔的书法视野。该著以对书法创作、书法理论、书法家、书法思潮等相关学科与信息学探讨为中心,系统挖掘书法信息学的规律、特质,通过对书法演变、书法文献、书法作品等艺术文献的全面整理和研究,将中国书法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框架下,融汇了计算机科学、哲学、历史学、文化学、文字学、文献学、美学,自然还有信息科学等学科,将中国书法各种书体创作信息、书法作品信息、书法家信息、书法理论家信息、书法理论信息、书法艺术创作流派信息、书法展览与拍卖信息等荟萃一处,以较大的信息量为书法爱好者和书法研究者提供了方便,令人耳目一新。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比较全面地评价了《书法信息学导论》学科的价值意义,一致认为,《书法信息学导论》书体例科学,编排合理,章节清晰,资料丰富,形式新颖,语言畅达,颇具学术科研借鉴价值。在第三章《书法信息的内涵及其分类》中,作者根据信息收集方式归纳出“原始时代信息收集”、“网络时代信息收集”、“智能时代信息收集”三种方式。在第五章《历代书法家信息》中,按照生年顺序,采取撷英的方式,自汉代始,至现代终,完整地将中国历代书法家的生平及书法作品信息提供给读者。在第七章《书法理论信息》中,作者通过对中国古代书法理论发展的概括和归类,突出了以下特点:首先,重视对审美风尚的总结与引导。其次,对书法艺术的研究全面而系统。再次,重视书品与人品的关系。黄俊俭先生认为《书法信息学导论》从编排体例一直到内容,都达到了和谐的统一。既具有个人的写作风格,又给人一种务实、创新和探索的精神风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杨海蛟《书法信息学导论》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