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曾翔《课徒稿》1-------6品
{:1_92:}{:1_107:} {:1_86:} {:1_85:} 回复 1# 宋供应{:1_92:} {:1_114:} 不可学也。误人子弟。 书法是展现多元素美的载体,没有一定的衡量美的尺度与标准。反观历史上遗留下来历代圣人.大师们的作品,不管表现形式如何,丑俊如何,你能说那一件不美吗?说美与不美,是看受众的个人感受而定。受众的文化素养,学识,对美的认知度等等,决定了他对每幅作品乃至每一位大师的认知度。就像我们平常生活,咸,淡,酸,辣各有所需一样。
在下认为,欣赏古代大师与现代名家的作品,应该先把自己的知识结构调整一下。从历史的深处和书法的广度入手,从历代大师的墨迹,碑刻,法帖资料中汲取营养,增加学识与涵养,当然也离不开文学,诗,词,文赋方面的修为。从学习与实践中同古人对话,问问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套用今天的美学观点与思维,是不是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古人和现代人的作品呢?因为我相信不管是古代大师和现代名家都有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决定了他们的书写风貌与书写水平。
{:1_120:} 现代书风的代表之一。 谬种流传,害人不浅。 {:1_46:}{:1_107:} 好功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