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德锋 发表于 2011-4-17 09:39

十届国展缘何未设“国展论坛”?——兼谈书法理论文章的若干问题

十届国展缘何未设“国展论坛”?

——兼谈书法理论文章的若干问题



傅德锋



斥资千万,声势浩大的全国九届书法展览既给书法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话题。关于九届国展的种种议论也将随着十届国展的隆重推出而告一段落,书法人在紧张备战国展的同时,又会对十届国展的最终结果满怀期待……

无论九届国展有什么样的不尽人意之处,但总体上而言还是有可取之处的,特别是国展论坛的推出,让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书法界当代书法理论批评研究的重视。然而令人颇感不解的是,十届国展缘何未设国展论坛?我们知道,当代书法理论和书法创作相比起来,明显滞后许多。搞理论研究的人士与搞书法创作的人士相较,在数量上无异于冰山一角。而十届国展作为书协刚刚完成换届之后的首项重大活动,与以往不同的是增加了刻字作品的评选,却将国展论坛悄悄拿掉。平心而论,书法理论队伍的建设一直是当代书法的一个软肋,人们对书法理论的轻视心理依然没有完全消除。中国书法家协会和各省书法协会都设有专门的学术委员会,其目的应该就是为了加强书法理论队伍建设,把继承中国传统书论精华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事实上,经过了三十年左右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实践,当代书法理论已经自成体系,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涌现出了一批较具理论造诣的书法研究工作者。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令人欣慰。

理论文章的展示平台主要是专业报刊和书法网络论坛,由于历史的原因,因为在纸质媒体上所发表文章,需要经过专业编辑的把关筛选,显得相对严肃正规,而且作者既可以得到一点稿酬,贴补生计,又可以作为相关人士晋升职称的一个硬性条件,有的人士还可以据此拿到较为丰厚的津贴和奖金,它具有官方认可的特点,因此,迄今为止,大多数卓有建树的书法理论家和比较活跃的理论爱好者都比较倾向于向书法报刊投稿。能够在较具影响力的专业报刊上发表文章,始终是众多理论工作者的共同愿望。笔者当初则完全是因为条件的限制和自身对电脑知识的缺乏而无法在网络上发表文章,因此一开始就自然而然地选择向专业报刊投寄书法文章,不料一投即中,以至于一发而不可收。近一两年,随着条件的改善和对互联网的了解以及对电脑知识的学习,也开始在网络发表文章。但因为时间精力等等的原因,又很少专门去写更适合在网络书法论坛发表的文章,故而多是将在报刊发表过的文章在网络上相继发布出来。毕竟报刊和网络的读者群体是有一定的差异性的,这么做也可以使二者互补,让更多的人士能够看到自己所写的文章,倒也不失为一种赏心乐事。

我从事书法理论批评研究的初衷,一方面源于自己自小对写作的爱好,打下了比较好的文字基础。而是学习书法篆刻二十余年,所思所想所闻所见甚多,始终感觉有话要说,且不吐不快。因此,我就逐渐养成了一种喜欢思考书法本体内外的诸多问题和现象、话题的习惯。然后将思考的结果行诸文字发表,既起到了交流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作用,又可以在某些方面对其他书法朋友有所启发和帮助,何乐而不为?!事实上,所有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人士,又有哪个不是如我这般从起码的兴趣爱好开始走上这条道路的呢?

很多比较为人们所关注的书法理论家,他们一方面是在专业报刊发表了质量较高且数量较大的文章,一方面是在全国书学讨论会和国展论坛上登台亮相从而为人们所熟悉。网络写手里面也有很厉害的角色,但大多也会向书法报刊投稿,或多或少,处于某些特殊的考虑,这种情况总是有的。纯粹的网络写手在当下的体制之下是很难介入代表官方意识的书法主流圈的,但并不说明他的文章不具备学术价值,相反,有些网络写手的文章所反映的思想,恰恰代表了“草根”艺术群体的呼声……可惜的是,社会体制的制约之下,这些优秀网络写手的文章所传递的思想观点并不能引起社会的实质性的关注和认同,达不到有效发挥作用的最终目的,有的甚至被一些人“一笑了之”……

我一向不认同在书法问题的研究乃至争论方面,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士从思想上对立起来,因为书法毕竟不能等同于文学艺术和政治意识。书法是没有阶级性的,刻意跨越时空,可以超越一切羁绊而存在。书法人之间,在当下社会应该主要还是观念之争与利益之争。作为代表官方“权威”的书协领导和理论批评家,理应给那些身处弱势群体而较具思想深度的书法理论批评工作者和爱好者以适当的关心与爱护,要以坦荡的胸怀来带领团队,发展团队,共同为当代书法理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努力奋斗。

国展论坛的设立,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可以增加国展的学术品位,另一方面可以据此进一步促进和活跃书法理论交流学习的社会风气。同时也为一些能够脱颖而出的书法理论作者提供机遇和平台。书法协会既然设立了专门的学术委员会,就应当从实际行动上把书法学术重视起来,而不是流于形式,那样的话,那这个学术委员会岂不是形同虚设?一次国展可以推出上千个“书法家”,而一次国展论坛,也可以使至少上百个理论作者受到书界的关注。除去以往的老作者,对新作者而言,还是比较有助于他们的持续发展。

在此,笔者还有一个思考已久的想法,那就是在举办全国书学讨论会和国展论坛的时候,能不能在文章的字数上放得太宽?动辄洋洋万言乃至更多,其实一篇文章大体只是主要在阐述一个问题,实在没有必要搞得这么长。如今在理论界有一个不好的现象,那就是理论文章越来越长,似乎文章越长就越能显出作者的学术品位,似乎非长文不足以表达清楚作者的思想观点。其实不然,文章的好坏不在于篇幅的长短,而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意达为妙,点到即止。有的书法理论文章看似鸿篇巨制,洋洋洒洒,实则是为了凑篇数以造成所谓“颇具学术深度”的假象。有的文章东拉西扯,不着边际,作者下笔万言,离题万里,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云山雾罩,令读者如堕五里雾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作者究竟要说明什么?表达什么?!一会儿孔孟老庄,一会儿西哲言语,作者费了好大的牛劲,旁征博引,纵横捭阖,结果休说一般读者能否看懂,就是专业的理论作者也是一头雾水!试问这样的高文大作好处何存?意义何在?!我尝以为,好的文章无论长短,都应该以把自己的思想观点用精炼准确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明白无误地传递给读者,最大限度地起到交流思想,传递感情的最终目的。而不是为文章而文章,为理论而理论,为学术而学术。理论文章的学术品位在于敏锐的洞悉书法的相关问题,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尽可能澄清某一问题的关键所在,让悬念得到化解,让认识得到提升,让思想得到互动。

目前在专业报刊和书学讨论会以及国展论坛上的许多文章,都有越来越长越来越“玄奥高深”的倾向,我觉得这个现象的确不是很好。我们看看古人的书论,聊聊数言,言简意赅,颇能发人深省。今人实用白话文写作,有的学术文章还是文白夹杂,比古人的文章长些可以理解。但没有过长的必要,太长了也很少有人会耐心地把它读完。即使勉强阅读已过,也往往会因为涉及的问题较多或是逻辑上的混乱而无法抓住文章的主题,很难达到学习交流的最终目的。

其实,书法问题还是一事一议比较好。尽量写成短文,写起来不是很费力,读起来也是一样。论文考核当中关于文章字数的规定也理应适当做些修改。长文可以尽量在三千字以上,五千字以下,短文则无需过多要求,只要有思想深度,有鲜明的观点即可。至于文字功底那属于基础功夫,没有这个基础,也就不可能去写理论文章,勉强去写,就会举轻若重,难以卒读。文章的行文款式,也不必非要来个内容提要和关键词以及过多的注释。假如把一篇文章作到短小精悍,清楚明白,那么,即可节省作者与读者的时间和精力,又能让更多的读者比较容易领会作者的意图,那这样的文章就会深受读者的喜爱,书法理论批评文章的文风也就会有新的改变。

持重画苑 发表于 2011-4-17 10:06

{:1_107:} {:1_107:}

傅德锋 发表于 2011-4-17 10:08


持重画苑 发表于 2011-4-17 10:06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多谢关注!

雪霁堂主林海 发表于 2011-4-18 15:25

本人有同感。没设论文奖项,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傅德锋 发表于 2011-4-20 08:35

本人有同感。没设论文奖项,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雪霁堂主林海 发表于 2011-4-18 15:25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多谢关注!

张一瑞 发表于 2011-4-22 10:42

此观点当立,但改变现状不易,当下人与先人的目的不同!

傅德锋 发表于 2011-4-23 23:52

此观点当立,但改变现状不易,当下人与先人的目的不同!
张一瑞 发表于 2011-4-22 10:42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多谢关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届国展缘何未设“国展论坛”?——兼谈书法理论文章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