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德锋 发表于 2011-4-13 17:57

作品在国展上入选获奖到底能说明什么问题?

作品在国展上入选获奖到底能说明什么问题?


傅德锋/文



在协会和展览时代,书法作品在国展上的入选获奖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几乎所有的书家都会在自己的个人简历里面分门别类如数家珍般地列数自己的入选获奖经历,以期得到更多人的了解和认可。而且不同级别的书协组织在吸收会员时,其作品是否在该协会主办的展览上入选获奖,就作为一个硬性指标(至于具体操作时是否如此,则又另当别论,至少协会的入会细则大体都是如此要求的)。鉴于中国书法家协会是人们心目中最高级别的书协组织,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一系列“国字号”展览是人们心目中最具权威性和说服力的代表官方意识的展览,因此,国展这个话题就一度成为广大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们密切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在此,笔者就撇开其它级别的协会和展览不谈,专门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一系列“国字号”展览特别是全国届展来展开话题。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面,国展就理所当然是当代书法的最具权威性和说服力的展览,谁的作品入选了国展甚至在国展上摘金夺银,也就意味着他的书法水平达到了“国家级”水准,似乎可以代表当代书法的“最高水平”。而作品未能在国展上入选获奖的人士,似乎就无法和入选获奖作者相提并论。
然而,事实果然如此吗?作品在国展上入选获奖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我觉得有必要客观深入地分析讨论一番。



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讲,说古代的书法家们从来不去面对什么协会和展览,但他们的书法功力都非常精深,作品耐人寻味,体现了一个时代的艺术高度。而当下的书法家,每年都要面对协会和展览,且协会内部诸事纷争不断,书法展览一浪高过一浪,书家在活跃的同时不免心浮气躁,作品在热闹火爆的背后,往往苍白无力。实在难以和古人相提并论。此言可谓不无道理。但我要说的是,由于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色,我们且就当下说当下,先不要和古人争高论低。因为毕竟时代不同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思想意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且书法的社会功能及其展示方式也和古代迥然有别,学科设立的改变和书法所担当的社会功能的转化,使得当代人的知识结构和对书法的态度以及认知方式也发上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当代人本身和古人在各方面有所不同,其所创作的书法作品也会有相应的差异。比如作品尺幅的变化,作品形式的变化以及学习书法方式的某些变化等等。



首先,国展作品能够体现一定的书法高度,这个说法无可厚非。因为毕竟国展作品的评选大多由当代较具实力的书家来具体操作,能够勇于参与国展竞争的书法人一般都是在书法学习上有多年的积累,在书法技法技巧上都有较深的磨练。如果把代笔的、照顾的这些出于非正常入选获奖的作者和作品排除在外的话,真正以自己的真实水平,且严格按照展览的评审原则及其规定进入入选和获奖行列的书家及其作品,的确能够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作者在书法上的确下了较大的功夫,其书法作品已经融入了当代书法的主流意识,得到了相应的某个评委专家的首肯,属于“基础教扎实,前途颇有望者”。



然而,在国展作品的评选当中毕竟还存在这样一个实质性的问题,那就是评委队伍的构成和评委本人的综合素质及其品德修养的问题。由于社会关系本身的复杂性,能够出任国展评委的人似乎并不都如人们所愿,只要是评委,其综合素养一定就很高,此人就一定是“德艺双馨”。因此,在国展评选中就会出现如下现象:



一、如果是一个综合水平(主要包括书法功力和鉴赏能力)并不很高的人,更多地是因为其它原因担任了国展评委,那么他所评选出来的入展作品和提名获奖的作品,就无法达到国展作品的相关要求。



二、如果一个评委,尽管水平很高,但其人较具私心,放着好的作品不选,却要将水平较差的关系作品提名入展甚至获奖。即使在复审和终评当中,有其他评委看出来,但其他评委碍于种种原因(或者是之间关系甚密,或者是其人有钱有势,或者是其人社会影响很大声望很高等等),也不便多言。这样的作品入展甚至获奖,看似是权威评委专家所评,而实则是名副其实的混水摸鱼、滥竽充数之作。



另外,由于国展竞争的特殊性(名额的限定、评审时间的短促、评委的实际水准和职业道德、东道主关系等等),“遗珠”之憾总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还有的书人,不热衷于参加展览,以至于一些高手隐藏于民间。在这种情况下,当人们把国展作品完全视作是代表当代书法最高水平的时候,就有以偏概全之虞。古人云:“荆棘丛中或有鸾凤,白屋之中或有公卿”,民间自有高手在,无需获奖亦成雄。我们需要客观看待的是,在书法学习和研究方面,能够弄潮国展者未必没有高手,也未必尽是高手,不曾问津国展者,也未必没有高手。如此而已!



然而,在书法进入展览文化时代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一个书法人要想尽快以书法介入社会,通过参与展览特别是国展,已经成为了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尽管说,“条条大道通罗马”,但当代大多数成名的书家却几乎都是从国展中走出进而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的。因此,从这个特殊的角度而言,参与国展竞争而一举胜出的书家,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展览文化的特殊“游戏规则”之下,这些作者从心理上和实际行动上跟上了时代的某种步调抑或要求。



其实无论是古代书家还是当代书家,他们都会表现出如下的情形:凡是官居高位、权倾天下和以其它成就名动江湖者,大多无需刻意去宣传和炒作自己的书法,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本来就很受社会的关注,只要具备一定的学养和书法造诣,其书法上的名声不过是顺其自然就可以得来。但作为相对弱势的人士,就需要一方面花大力气研习书法,另一方面尚需不遗余力宣传自身,就像狂僧怀素那样“担笈杖锡,西游上国,谒见当代明公”,要频频在达官显贵和文人墨客面前作一些现场书法表演以期得到他人的赞赏进而名播天下。



当代的国展其实就是在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据此快速成名的机遇和平台。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即便自己的书法水平达不到人们心目中对一个真正的书法家所期许的高度,但既然可以在国展上频频入选获奖,自然属于人们心目中的当代书法界的“时代精英”了。无论人们对国展有什么样的看法,一批又一批的“国展精英”始终是很受社会关注的。那些50后、60后国展精英早已功成名就,姑且无论,就是70后甚至80后的新生代国展精英也是风头强劲,鱼贯而出,相继成为人们关注谈论的热门话题。
平心而论,这些国展精英在书法技法技巧方面,大多还是值得人们称许的,尽管从更高的艺术思想层面而言,他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甚至努力终生也未必可以达到人们期许的高度,但比之一般书法人却又不知强上许多。国展精锐们凭借自己的努力,以自己相对出色的书法作品,既为自己赢得了相当的名声,也使自己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讲,他们都可以算作是书法人里面的成功者。



国展最大的弊端是加剧了人们追名逐利的心态变化,但国展又实实在在让一些肯在书法上吃苦的人走上了一条自我人生的“辉煌”之路。假如没有协会,没有展览,书法也依然会存在,甚至在一种相对平淡的日常生活中还会出现一些颇具造诣的书法名家甚至是书法大师。但有了协会有了国展,却给一部分相对聪明的人提供了进一步体验如坐火箭般的成名快感的机会。或许过早的成名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的确会给一部分人带来书法艺术上的更大发展,当他们有朝一日能够不断超越自我,不为名利所累,继续追求书法真谛,从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以艺术精神作为自己的心灵归宿,那么,他们在走进社会之后,将来进一步进入历史,也并无绝无可能。但如果成名之后,利欲熏心,名缰利锁,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那么,其看似表面的风光,最终也不过是过眼云烟,昙花一现……呼风唤雨炙手可热的背后其实潜藏着极大的危机。得到了浮名俗利,而让崇高的艺术精神不断萎缩直至凋谢,身前轰轰,死后寂寂,到头来玩得不过还是民间百工的把戏,与艺术何干?!



故曰:在国展上入选获奖固然可喜,然可喜者非艺术上的最终成功;时空变换,岁月流转,历史最终记住的并非是一个人在物质上得到了多少享受了多少?!记住的只是你为时代付出了多少?为历史的贡献究竟几何……

河北致雍 发表于 2011-4-14 05:27

值得思考!!!!!{:1_89:}{:1_92:}

蜗牛轩主 发表于 2011-4-14 13:52

{:1_56:}{:1_56:}

九华松人 发表于 2011-4-14 16:56

{:1_56:}

风行雨散 发表于 2011-4-14 21:20

{:1_92:}{:1_43:}

墨馨阁主 发表于 2011-4-15 10:10

{:1_56:}{:1_120:}

傅德锋 发表于 2011-4-17 09:36

值得思考!!!!!
河北致雍 发表于 2011-4-14 05:27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多谢关注!

傅德锋 发表于 2011-4-17 09:37


蜗牛轩主 发表于 2011-4-14 13:52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多谢关注!

傅德锋 发表于 2011-4-17 09:37


九华松人 发表于 2011-4-14 16:56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多谢关注!

傅德锋 发表于 2011-4-17 09:37


风行雨散 发表于 2011-4-14 21:20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多谢关注!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作品在国展上入选获奖到底能说明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