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德锋 发表于 2011-3-30 12:10

什么人从事书法可以真正达到淡定从容?

什么人从事书法可以真正达到淡定从容?

傅德锋/文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此为士君子气概。
然则喧嚣与骚动成为市场经济时代之最大特色,焦虑与渴望成为大多数人之基本心态而后,在从事书法上能够真正达到淡定从容者,又何其少也!事实上,人世间的一切思想与行动,祸乱与烦恼,均是由人的欲望所致。智者,可以只给他人以出路而不与人争,惟其不争,而反致德艺双馨,功德圆满。此实为圣贤之行也。
书界本多博学多才,性情通达之人,或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皆可安分守己,洁身自好。惟于学问书道,朝斯夕斯,孜孜以求。以通达之思想开化众人,以磊落之品行垂范人间,以雅宜之佳作悦人眼目。



然则世纪之交,大师渐次巨星殉落,魑魅魍魉粉墨登场,时下之名家正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况名利之争甚嚣尘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书界有志之士或为浮名所困,或为俗利所诱,功成名就而扬名天下且堪称一路诸侯者尚要争霸书界之天下,初涉书道人微言轻而身处弱势群体者尤须励精图治而欲得一席之地。凡此种种,以历史之发展规律而论,皆属正常,无可厚非。欲望是人之本性使然,竞争是社会进步之力量。然则,凡事一旦失去分寸,则性质随之发生变化。欲望既然无止境,烦恼总是难免的。
学习书法的目的何在?一曰陶冶情操,二曰修身养性。然则,世之所好,人之所长,在达到相当程度之后,就会由此引发诸多附加成分。因书法而升迁,因书法而成名,因书法而致富,因书法而疯癫,因书法而失足,因书法而丧身,因书法而落寞,因书法而愉悦,因书法烦恼……“因”则同一,“果”则有异。



古时,“书优则仕”,今日之“书优”者,据此升迁显达亦不乏人,或政府之要员,或学院之教授,或协会之领导,或展赛之评委,皆是。此类人士,既通晓为官之道,又精于砚田之技,合二为一,相得益彰。或有不擅书道而“官运”(书官)亨通者,当今社会,比比皆是,盖因综合运作与政府特殊考虑之故也。此类人是否即可做到淡定从容?恐亦未必。欲望无尽,官阶有别,“得寸进尺”,“得陇望蜀”之心,多有难免。由是,明争暗夺,纷扰不断。为名为利,可谓机关算尽,煞费苦心。淡定何在?从容何来?手段老道城府深厚而背景幽深者,虽处于风头浪尖而有惊无险,每每胜出,看似坚如磐石。惜乎风水流转,他日鹿死谁手尚未可知,真淡定真从容亦不过是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或有行事不慎者,一朝失手,满盘皆输,欲争者尚未得之,既有者尽皆旁落,斯文扫地,颜面失尽,痛心疾首,悔之无及!淡定从容则无从谈起。



诸多书坛之新锐,既初得声名,尚需乘胜“攻城略地”,以求巩固。平日里吟风弄月,泼墨挥毫,看似淡定,实则不然。方今书坛,竞争激烈,群雄并起。若囿于一时一地,一展一赛之所获,而不思进取,不三五载间,则声名难继,复为同行者或后来者所淹没矣!故当此之时,正当苦心孤诣,整装待发,岂有鸣金收兵,偃旗息鼓之理?既欲显达书坛,则必得更多投入。时间、精力、财力、物力,许多人倾囊而出犹嫌不足,行止之间,难免懊恼,淡定从容者为何也?!



至于初涉书道者,事情尤多。书理、人际,凡此种种,百事待决,思慕企盼,自不待言。或惑于临池之妙,或忧于师友之无,或烦于文房之乏,或恼于展赛之失。千头万绪,百事繁杂,何来淡定?何来从容?



如上所述,虽未必涵盖所有书人,然超然此外者恐亦无多。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身怀一技之长,量非坏事。然则一技之长又多有局限。故身兼多技者当此之时纷纷涌现。书法家学画,画家兼作商家者比比皆是。之所以如此,无非是为了强化自身实力,欲在社会竞争当中占据更大优势。市场经济时代的特殊形势迫使人们承载较大的负荷,迫使人们要去知难而进甚至勉为其难。官大官小,钱多钱少,强势弱势,官员百姓,俱所难免。危机感的挥之不去,促使人们时时努力,处处警惕。因此,真正的淡定从容其实是不存在的。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人首先渴望的就是自身的安全感,然后才是荣誉感和幸福感。安全的未必具有荣誉,有荣誉的未必安全。拥有巨大的物质财富而烦恼不堪者大有人在,幸福感却若即若离,时隐时现,难以言表。



其实,人的行为与心境在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变化和感悟,故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圣贤智慧,奈何少有人可一旦彻悟精髓。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提到朱新仲的《人生五计》, 朱新仲道: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寿命长短不一,姑且以七十岁为准。十岁左右还是孩童,随父母身旁,天气寒暖燥湿父母都需要照顾操劳,衣食住行由父母安排妥贴,只待其长大成人。此谓“生计”。二十岁时已是成人,筋骨强健,志向高远,开始问津名利场,秣马厉兵,争取获胜,如千里驹虽屈伏槽枥,却希想有朝一日驰骋千里。此谓“身计”。三十到四十岁之间,日夜苦思,选择利己之事去做,欲求高官厚禄,财源茂盛,门第高大,子孙兴旺。此谓“家计”。五十岁时,心力已经疲惫,俯仰人世间,自己的聪明才智已经施展殆尽,生命接近尾声,如白驹过隙,岁月一去不返,这时应该听从命运的安排。此谓“老计”。六十岁以后,人生已过了一个甲子,生命就像夕阳衔山,这时应静心修养,使生活安宁,死而无憾。此谓“死计”。 而这‘人生五计’朴实无华,贴近生活。所以每每朱新仲告之听者,听者喜怒溢于言表。讲到‘身计’,听者喜笑颜开;讲到‘家计’,听者欣喜若狂;讲到‘老计’,听者沉默不语,讲到‘死计’,听者哈哈大笑,笑话朱新仲:“五计笨拙”,实为人们讳老忌死罢了。事实上,在犬牙交错的社会竞争当中又有多少人真能笑谈人生?



启功先生写的《自撰墓志铭》,可谓谦虚自守,令人叫绝:“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启老可谓参透人生,颇具仙风道骨。读来不绝令人微笑菀尔。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名来利往。能够顿悟人生,悠然自得,闲看花开花落,笑谈人世古今者,可得出语淡定,可行止从容矣!
大家至垂垂老矣,方得告身智语,始出警世良言,盖终生历炼也。后来者若能于此有所感悟,不负今生,良可慰也。

烟柳舍 发表于 2011-3-30 12:47

觉得像是在看《围城》里面方鸿渐的家书!满纸都是之乎者也

傅德锋 发表于 2011-3-30 15:17

觉得像是在看《围城》里面方鸿渐的家书!满纸都是之乎者也
烟柳舍 发表于 2011-3-30 12:47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多谢关注!

烟柳舍 发表于 2011-3-30 21:42

不好意思,我没注意还是您!

森豪正室 发表于 2011-3-30 21:58

{:1_77:}{:1_77:}

沙咏 发表于 2011-4-2 11:12

各有造化各有归宿{:1_56:}

傅德锋 发表于 2011-4-4 14:31

回复 4# 烟柳舍


    多谢关注!

傅德锋 发表于 2011-4-4 14:31


森豪正室 发表于 2011-3-30 21:58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多谢关注!

傅德锋 发表于 2011-4-4 14:31

各有造化各有归宿
沙咏 发表于 2011-4-2 11:12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多谢关注!

云谷先生 发表于 2011-5-2 23:34

人生在世无来由,好似萍草水上浮。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人从事书法可以真正达到淡定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