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fan 发表于 2011-3-7 20:34

观女书家孙晓云近作:书法有法 清新雅健


唐吟方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为当代优秀的女书家,孙晓云在创作上成就卓著。她的一手好字受到众多名家的交口赞誉。
       《中国书法》杂志主编李刚田评价:“静态、雅意、清气是孙晓云书法的审美特点。但这秀雅不是十七八小女儿唱晓风残月的小气格,而是‘谢家夫人淡丰容,萧然自有林下风’的古调独弹。年来,她的书法新作在清雅中又平添了几分率真与老辣,但这老辣又不是金刚嗔目、力士挥拳式的力量展现,而是如新松之秀发、乔木之劲健,是勃勃生机的苍秀之美。”金陵老诗人俞律高歌吟唱:“我观君书追两晋,锥沙折股屋漏痕。大字雄奇如岱岳,小字逸秀如松筠。茫茫今古谁能拟,卫夫人与萧夫人。”称孙晓云为当代的卫夫人。
  更为难得的,是孙晓云视书法为生命,对之负有一种特珠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她在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建立了“孙晓云书法基金”,奖励与资助那些在书法创作和研究中取得佳绩的会员,为书法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尽一份心力。为了激励更多人关注书法传统,推动书法理论研究,孙晓云还筹划与组织了“请循其本——古代书法创作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获得艺坛的广泛好评。
  孙晓云说:“如果我至今仍默默无闻,也许我一生的目标只能是不断完善自己。但是今天,时代与社会给了我一个平台,在肯定我的同时,也赋予了我一份责任。我有责任用好这个平台,为书法界培养更多的人才,为书法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契机,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贡献更多的力量。”

钟书评 发表于 2011-3-9 11:44

{:1_120:} {:1_120:} {:1_120:}

钟书评 发表于 2011-3-10 11:52

http://img19.artxun.com/sda/oldimg/e788/e788c28e3739591b2f982c8874924358.jpg
这幅作品真好。

黄晓丹 发表于 2011-3-16 17:26

{:1_56:}

旧年看见参加 发表于 2011-3-26 12:34

{:1_56:}

昌平墨剑 发表于 2011-4-7 18:53

{:1_107:}

翰墨布衣 发表于 2011-4-15 11:06

{:1_56:}

王四军 发表于 2011-4-15 11:41

{:1_107:}{:1_77:}{:1_77:}{:1_85:}

aohange 发表于 2011-4-23 12:10

兰亭七子”上午学术答辩                              李刚田任评委


2011-04-18 16:43   来源:浙江在线
http://image.xinmin.cn/2011/04/18/20110418164330373727.jpg记者 梁永锋 摄
  昨天,“兰亭七子”10名候选人确定,今天上午,第二届“兰亭七子”评选的最后一个环节――学术答辩在市区咸亨新天地举行,根据对学术答辩成绩与作品艺术成绩的综合评定。
  据悉,第二届兰亭书法双年展暨兰亭雅集42人展评选活动,自今年1月初开始在全国征稿,共收到中国书法名家作品155件,在首届兰亭雅集入展的41人应邀投稿。组委会确定42位兰亭雅集书法家名单后,又评选出1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兰亭七子”候选人。据组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评选活动旨在充分展示当代中国书法的艺术成果和艺术风貌,盛邀在全国有影响的书法名家作品参展,以此将兰亭书法节打造成中国书法名家交流、精品展示和学术研讨平台。
  对“兰亭七子”的评选有着非常苛刻的条件,要求选手不仅有较高的艺术水准,还要有较高的学术素养。今天上午的学术答辩会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协研究部主任刘恒担任学术主持,著名书法家朱关田、高克明任评审总监,赵雁君、王冬龄、李刚田、鲍贤伦、何应辉、邱振中、丛文俊、金鉴才等组成学术答辩评审委员会。
  第一届“兰亭七子”答辩主要围绕兰亭、兰亭序、兰亭雅集、王羲之及兰亭书法节等内容展开,而本次答辩的论题为“二王”流派与中国书法史序列,这样的论题给现场答辩的选手提出了更高的学术要求。现场答辩的选手对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二王”书法表示了崇敬之情,对“二王”流派在中国书法中的神圣地位表示认同。梁文斌说,“二王”书法家对当代书法创作在风格审美、技术层面都有很大的启示。评委们根据选手表现分别作评审打分,根据学术答辩成绩与作品艺术成绩,按高分到低分,选出第二届“兰亭七子”。
  据了解,第二届兰亭书法双年展暨兰亭雅集42人展评选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绍兴市委、绍兴市政府主办。明天,入选兰亭雅集42人展的书法家将参加兰亭书法节开幕式,兰亭书法双年展、兰亭雅集42人展首展也将在明天举行。

aohange 发表于 2011-4-23 12:13


宋歌[李刚田的学生]:书画是无声的音乐

中国网滨海高新:www.022china.com  时间: 2011-04-19 11:35:47 


http://www.022china.com/uploadfile/20110419/20110419113341839.jpg
    宋歌画作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4月10日晚,书画篆刻家、中国大众文学学会理事宋歌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从文化开始”栏目,介绍了他作曲并演奏、即将出版的洞箫专辑《禅心箫韵》,并谈了自己对书画、篆刻艺术的理解。宋歌认为,音乐与书画是相通的,“书画是无声的音乐,音乐是看不到的书法”。

    宋歌从小随父亲学习绘画、吹箫、治印。21岁问道于著名书法篆刻大家李刚田先生;22岁以篆刻出道,同年拜师在篆刻大家韩天衡先生门下;23岁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会员之一;26岁研修于南京艺术学院,得到著名书法篆刻家黄惇先生指导;29岁从山东来北京闯荡,立足琉璃厂,以书法篆刻艺术谋生。宋歌在书法、篆刻、绘画、音乐等方面皆造诣不凡,其篆刻、书法作品10多次入选国内大型展览。他被篆刻大家韩天衡破例收为入室弟子,更从张立辰、邱振中、李刚田、黄惇、郭石夫等人汲取书画篆刻的艺术养分,作品被国内外多所博物馆及各界人士收藏。

    宋歌对篆刻艺术的悟性很高,回顾这几年走过的路,他说除了自己的勤奋及自立自强的信念外,最不能忘记的是老师及朋友的帮助。篆刻艺术发展到现当代,自齐白石之后,首推上世纪80年代崛起的篆刻大家韩天衡先生,而能够得到恩师的认可和悉心指导,对宋歌来说更是莫大的幸运。宋歌的篆刻作品以大气、厚重见长,具有绘画的时空感和书法的造型美,“刀味”和“笔意”俱佳,章法和神韵则又十分空灵旷达,正如古人所言“见笔亦见刀”“方寸之地,气象万千”,因而其作品深受大家赞赏。

    宋歌对篆刻有着深刻的理解:“篆刻小技究竟有何奥妙?一件好的篆刻作品,一定韵味十足,令人赏心悦目。篆刻作品的字法、刀法、章法、意境必须达到四位一体,方称佳构。篆刻离不开书法,章法又含画理,虚与实,开与合,疏与密,对立中达到统一,辩证法又摆在我们面前。篆刻意境显示艺术家的天赋和修养积淀,一阴一阳之谓道,小技不可小视之。”

    近期他用功最多的是小楷。他曾抄写《金刚经》、《道德经》上百遍,将自己的阅历和学养均融入笔端。他的小楷,显然不是属于晋唐楷法谨严的一路,在视觉形式上与常见的小楷大有不同,如果要追寻它的根源和来历,似乎应该是在秦汉之间,这在整体上的气息格调以及技法角度上的结字运笔都有所体现。有专家评价:“宋歌的贡献是把秦汉篆隶书高古朴茂的气息以及天真烂漫、随心所欲的书写状态运用到自己的小楷书法中间,他的某些线条极细,但细而不弱,有些结字松而不散,迥异于人,事实上能把小楷写到这个境地的书家,在当今时代实在是不多见的。” 白炜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独家:2010年李刚田先生的十件大事[附书法作品和理论及相关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