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宪成翰墨待解真赝 “东林党”墨宝等你来鉴定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东林党创始者、无锡人顾宪成所撰的名联。以无锡东林书院为舞台,议论朝政,褒贬大臣,由此形成重要的政治势力的“东林党”领导人,现在极有可能还有墨宝留世间。条屏大小109×40厘米,内容30个字:“习坎灵逾久,居卑德有常。龙门如可涉,忠信是丹梁,斗折清仁接,人至丹陛红(未定)。“五字一句,书法飘逸劲健。屏上有两个收藏题鉴,一是”前明顾端文公墨宝屏四帧名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历八年进士授文选郎中崇祯年加赠吏部右侍郎察四山馆藏“,还有一个是”董竹乡“。
书法的书体、内容、气韵以及条屏的质地(绫本)来看,比较符合明代书法作品的特征。比较有说服力的是,条屏上的题鉴“察四山馆”印,“察四山馆主人为清代大收藏家尹简堂,曾跟随曾国荃攻克南京,之后在南京搜罗了大量的名人字画,藏品出现在各大型拍卖中,尚未发现赝品。根据其题鉴的内容推断,他收齐了四条屏作品,这应该是第一条屏。而第二个题鉴所显示内容:民国收藏家“董竹乡”在北京的古玩小摊上捡漏了“察四山馆”的藏品也印证了这一点。
因为顾宪成书法作品存世非常少,因此对于这件作品的真伪也有人士有不同的看法。有一种观点是,因议论“京察”,上疏忤旨,顾宪成被连降级,调任最后被革职还乡。作为为东林党的领袖,书法作品均被禁,鲜有存世作品比较。擅长“公文体”的顾宪成会不会有这样笔意肆意的作品很难确定。也有人提出,条屏是在清代开始盛行,明代少见,除非这副作品因为尺寸过大被后人分为四条屏收藏。这些看法都增加了作品的神秘色彩。
到底是真是假,请各位发表高见 各位发表高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