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懒散人 发表于 2010-12-23 09:41

品读刘京闻

品读刘京闻刘传奇
      又到了岁末年终,各种总结又开始做了,我们可爱的书坛也不例外。但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总结别人怎么做的,即别人怎么操作运行宣传书法的较多,而总结别人具体怎么写即别人怎么把自己的书法提高到新的高的境界的却很少。用网友的话说,这是“书坛多势利”所引发的吧!
   假如总结这2010年谁写的最有成绩,在我看来就是刘京闻,我所以作这样的评价并不是看其所获得的奖项有多少,也不看其头衔位居何处,而只从其具体得书作着眼。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谈一谈,以就教于书坛同仁们。
说实话,对于刘京闻在一零年以前的书作,也许并未成熟,虽然他那时也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他的书作先前在超市有很多,平尺小品居多,但好像到了近来他推出了自己的很多手卷册页,我才发现刘京闻已经完全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书法之路,一条真正的书法之正路!
    “正”是书法审美的一个主要范畴,古人就很是重视。它通常是和“大”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对于“大”,当代书坛正走向“真正的”“大”,面积大,显然这是一个对书法“大”理解的误区。虽然有人把这个归结为展示面积加大,所以字和画都不得不大,但这也不是完全多理由,还是体现了当代太过多商业化进程所带来多文化冲击,艺术变成一种消费,而不是抚慰心灵的工具了。我对“大”的理解是气势,而不是作品的具体的尺寸。我想刘京闻的草书首先体现一种“正”。当代写草书,由于受到“书法作品中一定要有对创作者感情的宣泄”的影响,“正”正在蜕化,翘腿伸脚,局部夸张,无来由多涨墨。这也许受到了米芾王铎多影响太深,其实此而二人是最推崇大王书法的,比如米芾说“书不入晋终为下品”,王铎晚年更是对王羲之推崇备至,为何如此?我认为就是他们对自己“欹侧”之病深有理解,故而一直于此深有感怀。“欹侧”太甚,乏于正气。也许也正是米芾王铎的负面对当代书坛多影响太深,这种太过追求“变化”的结果使当代草书失去“正气”。当然当代多有识之士也是深明此理的,不是吗?不是有提出唐以后书不学的论断吗?我想刘京闻也是明此理的,他在颜真卿孙过庭身上寻找突破口,他成功了!也许有人会说刘的草书殊乏“大”气,这也许存在,那为何从颜真卿孙过庭身上学习,却又把他们的长处丢失了呢?我想这就与书法的最高境界——书与情的有机融合有关系了。不过这对于刘京闻也是有原因的!
   刘京闻的草书为何“殊乏大气”呢?我想这是刘追求书法线条从外在气势上而转向追求书法线条多内在韧性上有关系。书法线条缺乏内在的韧性是当代书法最大的毛病,笔与笔之间的内在联系少了,就像情感之线被割断了一样。表现在楷书上就是当代何以没有楷书大家的根本原因。表现在草书上就是满纸气势,满纸浮躁!任何一条线都像一根稻草,一扯就断。那如何去此病?取法王羲之,而王羲之少有墨迹本的连绵草,最后只学习了王羲之的笔笔断草书,毫无生气。所以学习王羲之的人很多,而真正写好草书多没几个。不是说王羲之不好,而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学。学习孙过庭,是个不错的选择,古人也多有提倡,可孙过庭的绵性太过,内力太过,很多人都没有读懂,更别说取法孙过庭而得其韧性了。我觉得刘京闻是当代学习孙过庭而得其线条之韧性最好的人。“韧性”何由得?非深解腕法者不知。刘京闻就是深解腕法的人。我觉得陆俨少的书法何以好,就是陆俨少深解腕法。纽挫之法悟,则草书境界自然高。刘京闻深解此理,所以近来他的草书每多连绵然而气不绝。线条有韧性还不足以成功,也容易步入野狐禅,如何避免?颜真卿是最有正气的,刘京闻从颜真卿入,得其架构,灵活处理,于是刘京闻的草书走上了高境界。当然完全狭隘的理解某人的取法对象是不会完全准确的,因为一旦一个成功者的取法假如绝对狭隘他也不可能成功。刘京闻的成功我认为主要是基于以上多认识吧!
    我仔细看了刘京闻草书的尺寸,发现都不是太大。我想刘京闻难道小字书都是悬腕吗?我没有看到过他的作书视频,但我想臆测一下。我们现在赞扬一些人作书,字愈小假如其人还能高悬腕,就愈觉得此人了得。况且,古人也有明确记载说是米芾作蝇头小楷都是“高悬腕”的,我想这也许是真的。但我于是就得出一条结论,因为米芾作蝇头小楷都是高悬腕,所以米芾的蝇头小楷很差劲。不是吗?要不然,怎不见其小楷的传世呢?其实他的特小的字也是不怎么样的,内气不足,天生之病,不可治愈,也许与高悬腕有关。我觉得作小幅书法做作品,腕不一定要高悬,但万不能把腕死放在桌上,其实用一个字,“浮”最合适,“浮”于纸,而腕自然灵活,假如高悬腕,其实有时反而不灵活。我想刘京闻当也是这样写字的吧!
   我觉得对于书法作品的解读,就是要能见其书而知其如何写,方可为真知其书,不知刘京闻先生以为我的解读然否!

沥砚堂 发表于 2010-12-23 11:36

京闻兄的艺术境界很高雅!折服!
兄台的文章评点很到位,受益了!谢谢!
但有一点,关于米芾的小楷,我反而觉得精妙之极!《向太后挽词》小字仍见大气象,我着实喜欢,兄台以为然否?

江淮懒散人 发表于 2010-12-23 19:18

可以说是大气象,但好像《向太后挽词》不是小楷吧,米芾我觉得他是做不出王羲之小楷的精致的,他小字的大气也是因为高执笔,高落笔所使然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品读刘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