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州 发表于 2010-12-10 14:56

气势磅礴的醉翁亭记碑 欣赏

气势磅礴的醉翁亭记碑欣赏
   《醉翁亭记》碑是欧阳修撰,苏轼书。宋元祜六年(1091)十一月刻石,在安徽省全椒县。原石宋时已毁,明嘉靖间重刻石。宋刻本字有漫漶,但书体远在明刻本之上。今拓明刻本分四张拓,前三张七行,末张五行,行二十字。此碑书于欧阳修逝世后近二十年,无一笔松懈,无一字不缜密。在笔画的披拂之间既得其遒劲,又显示洒脱之美,其捺与撇往往十分舒展,如举手投足之自如萧散。笔笔用力,沉着宽厚,显出雄强;而又巧寓对比,错综变化,显示灵逸。比如“醉”字的“酉”旁共有四竖画,先用一分,继用二分,最末用三分笔。“提携”两字均为左右结构,又上下相联,苏轼却将下一“携”字改为上下结构,使“宁”旁置于“乃”字上。赵孟頫《松雪斋》云:“余观此帖潇洒纵横,虽肥而无墨猪之状,外柔内刚,真所谓绵里裹铁也。”王世贞评:“苏书《醉翁亭记》,结法遒美,气韵生动,极有旭素屋漏痕意。”李长善认为:“文忠早师颜鲁公,大书《醉翁亭》、《袁州学记》,不改鲁公家法。”可谓知言。苏轼正书碑刻较著名的尚有《司马光碑》、《赵清献公碑》、《浴日亭记》等,不一一介绍。
    从苏轼的正书碑刻,可知他的书艺功力即自正书始。苏轼《论书》云:“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他在(跋君谟〈书赋〉)中也强调了这一观点:“书法当自小楷出,岂未有能正书,而以行草称也。君谟年二十九,而楷法如此,知其本末矣。”他是按正书——行书——草书的传统路子循序渐进的。从正书中先继承传统,然后脱出古人畦径,别开生面。

天地之心 发表于 2010-12-10 17:26

em1em1

沛翁 发表于 2010-12-10 19:29

领教了

黄晓丹 发表于 2010-12-16 11:51

em1em1em1

兰竹轩主 发表于 2011-10-23 12:27

学习一下!

苏州罗侠 发表于 2012-6-10 13:17

回复 5# 兰竹轩主


    学习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气势磅礴的醉翁亭记碑 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