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懒散人 发表于 2010-12-5 20:01

,,,,,,,

本帖最后由 江淮懒散人 于 2010-12-15 00:42 编辑

书坛“附的疯”现象
          刘传奇
   昨日参加一个饭局,感慨良深!席间有一个新近升迁爆发者,侃侃然竟然有“包容宇内”之迹象,可席间依然有数人仰之而息其鼻息,然后则频频举杯而敬之。我心下忖之,此人虽暴发然而极端坚吝,此数人可得其惠者又能有多少呢?我忽想起鲁迅先生好像记述过阿Q先生好像也有类似行迹:阿Q很以与赵老太爷讲过话为荣,因为赵老太爷曾今很不客气要阿Q滚。于是我就对此数人很“理解”了。
   对于此等人为了攀附腾达者那种丑态简直到了发疯的地步,我给他起个专有名词就叫“附的疯”。
   由这个“附的疯”现象,我又想起了大学者钱钟书先生。钱先生一生嗜学,可从来不去专门拜访名家甚或大家。有人说钱先生自己已经是大家了,干嘛还去拜访呢?那我试问诸君,钱先生从来都是大家吗?我想那也是他老人家,一步一个脚印在书本中思忖得来的。于是又有人说对于从事艺术的人来说就不是这样了,尤其是书法。那我又要问了,××他老人家拜过谁为师?我只听说他老人家在解放后在北京借过怀素的帖子写过,但后来如期归还了。还有人会说古人求师习书例子太多,你难道没听说吗?那我说古人占有的资料实在太少,而现在应该说是应有尽有啊。定有人又说了,人家是天才,而我们是平庸者所以必须借圣人的肩膀站站才能看的高看的远。那我说了,圣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善学善思,而我们很多学书法的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只学不思。在别人的脚印里都快淹死了还很不自知!
   但是对于书坛“附的疯”现象假如我们再深入考察之,也并不是只为求学这么简单。“附的疯”者多数其实并不是为了学问攀附的快要发疯,假如为了学问攀附的快要发疯,我们其实还要大加赞赏。他们“附的疯”,多数是为了名而疯,为了利而疯。我想是“居高利自管,只是借名声。”
   又人说了谁愿意玷己名而让别人获利呢?诸君不知此种情况多数采取的是平等互利的原则。又有人说了,某大师不是那样的人,我说了,你的话一点不假,可他那儿子?诸君不明白吗?
我发现书坛“附的疯”现象如今是愈演愈烈,这种现象的后果就是让书法家失去了独立的文化人格,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让书法作品价值上升到人性的高境界大打了折扣。我想真正的书法家要注意那些不要脸的“附的疯”,让此种病毒远离自己,让自己凭借真学问真艺术彰显于世。
   恳望网友提出高见!(敬请不要对号入座)
      2010年12月5日17:38于散花书轩

江湖布衣 发表于 2010-12-12 19:59

em1em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