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上 发表于 2010-11-23 13:26
em1em1em1王品墨 发表于 2010-11-23 23:35
em1em1吴邦志 发表于 2010-12-2 16:46
南通当代书法名家精品选·丘石卷后记说实话,我不善书。我出生在农村,从小也无涂涂画画、唱唱跳跳的雅好,更谈不上有所谓的“艺术细胞”。为了生计,初中毕业后即考上南通师范学校,而师范学校又偏偏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格外看重。学校成立了好多艺术兴趣小组,让每个学生去选择。我自量唱歌、跳舞、器乐肯定不行,至于写字,无论是钢笔字、粉笔字还是毛笔字更是糟糕,就想报个美术兴趣小组学学吧,没想到也遭到了回绝。此事对当时的我打击很大,自己暗下决心,欲找一门一般人搞不起来、搞不懂的艺术学到手,给别人看看,于是就选择了篆刻。此招果然奏效,半年后,大约是1982年9月,我的处女作即在当时的《南通市报》上发表,大展了志气。那年,我16岁。之后,在戚豫章先生的发蒙下,尤其在1986年被韩天衡先生纳于门下后,才知晓篆刻一道,要深入下去,当以书法为基础,正所谓“印从书出”的道理。看来,练字这一关是绕不过去了,于是,便开始硬着头皮学书法。我自认为自己的笔性不行,对于书法一直缺乏自信,总是羞于拿出手。大约在1985年前后,我中师毕业回金沙工作后,常到当时的南通画店买文房工具材料,有一次鼓足勇气踏上阁楼请画店经理点评我写的字,没想到秦能先生竟说我写字有悟性,鼓励我多练,这一下子激发出了我练书法的信心。(现在回过头来看,这鼓励和信心太重要了!)因为是为篆刻创作而学书法,当然得以篆书为第一要务。首先是学小篆,着重于认识篆法,锤炼线条控制能力。之后,为探索篆刻风格的创新实验,在1990年前后,先后写了几年的甲骨文和金文,尽管当时也小有成绩,但总感觉到路子太窄,便渐渐放下了。其后,对晋汉碑刻产生共鸣,尤好《好太王碑》的稚拙,并掺入砖文意味,逐渐感觉到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东西,终于在篆刻风格塑造上取得了效果。2000年前后,我似乎开始明白孙过庭《书谱》中“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的道理,遂又重新回到了对小篆的研习上来,同时开始了行草书的临习和训练。之后,我一直专注于这两条主线,并留意对魏晋书法气息的把握,而对流行很甚的钟鼎金文、楚简、铁线篆等均予以回避,敬而远之。 坦率地讲,我才渐晓书法。我的篆书从秦汉刻石入手,现在看来那种学习方法很慢。刚开始不知道怎样下手,只是依样画葫芦,很工艺化地描出来。后来接触到清人的篆书,在用笔上受到很大启发。写篆书是一笔一笔地写,而不是一笔一笔地描。写篆书讲究微妙之间的顿挫变化,而不是像李斯小篆那样两头平直地去写。小篆分两种流派,一种讲究“不激不厉,风规自远”,以李阳冰为代表;另一种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计白当黑”,以邓石如为代表。邓石如影响了他以后很多写小篆的书家。我的小篆在审美上受邓石如的影响较大,但我并没有直接学他,而是更多地临习吴让之、吴昌硕、赵之谦的作品,体会他们各自的笔法特点。四五年前,我忽然发现清人小篆的渊源实则在汉代篆书,于是转头取法乎上,在《袁安袁敞碑》中学到圆润,从《天发神碑》中学到变化,从《三公山碑》中悟到篆隶相融的天趣,从汉镜铭中体验到了结体自由的快感。经过长期反复的临习和创作,初步形成了自己现在的篆书面貌。在行草方面,起先因考虑要为印屏题签和篆书作品写释文、落款,应当写得规正些,即从王右军的《兰亭序》和《怀仁集圣教序》入手,但总找不到感觉,写得别扭。之后临习了几年米芾和王铎的墨迹,渐渐觉得开始顺手了,遂又重新回到二王的手札名帖中来,再重点临《十七帖》和孙过庭的《书谱》。两年前,偶然发现张瑞图硬朗的书风很契合我的性格,于是开始适当地汲取他的笔法语言来逐步丰富我的行草线条,以期增加些质感和力度,总体感觉写得还算轻松。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苏轼语)对于今后的书法创作,我欲追求一种平实大度的静态,以静中寓动的方式来创造书法线条的生命力;着力追求书印一体的风格语言,以书印相融的方式来诠释中国传统文人书画的深刻内涵。我深知,这需要书法家具备诗、书、画、印的综合素养,需要追求技法的完美,更需要追求艺术境界的放松。技法完美将是伴随书法家终生的一个追求,而境界则将是随着艺术家读书、阅历、修养的不断积累而逐渐升华的。要达到这样的境界着实是很难的,但我乐此不疲。丰子恺曾说:“我们研究艺术有素之后,心灵所受到的影响,换言之,就是体悟得了艺术的精神,而表现此精神于一切思想行为之中。这时候不需要艺术品,因为整个人生已变成艺术品了。”因此,这些年我的目标一直未变,而且一直在为之努力着。吴邦志 发表于 2010-12-2 16:48
南通当代书法名家精品选·沈元成卷后记 老来钟情书画戏,健笔凌云自奋蹄。 翰墨天地夕照明,文化养生渡期颐。 我,一个离休老人,风雨阴晴几十年。在岗时虽有书画爱好,但无暇顾及,又恐“不务正业”,直至退岗后有了时间,才进入老年大学拜师学艺。书画、诗词、摄影,一晃五年,受益匪浅。仍自感不足,又北上京都,南下杭城,中去常熟,寻师问道,得名师赐教,高人指点,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加上自我努力,既学书法理论,又重书写实践,两翼并进,互为交融,积以时日,渐入佳境。我的体会:一是多读书、多悟道,加强书内、书外修养之功,提高审美观察力、思辨力,进行“旧城改造”,即改变书写旧习惯,与流俗决裂,用先进理论指导创作。二是临帖要专一和广取结合,以储存丰富的艺术营养,保持旺盛的创作能力。我主攻行草,兼学篆隶、甲骨,尤重章草,力追古朴、老辣、清新、凝重之艺术风格。移古人神理,成自家气象。三是笔墨当随时代,植根传统,入古出新,尊重传统不教条,潜心通变不妄为,在理解中思考,在实践中渐进。就我个人而言,书法创作讲求形神兼备,书写内容、章法布局、用笔和墨色变化、落款钤印这几方面相互协调,求整体和谐,尤重形式构成,有新鲜感、可看性。最后,心态要好,老年不老,书艺长春,以平常心写平常字,不求名、不求利、不追风,文人雅事,陶冶情操,既讲功力,又讲情性,功性结合,相融相谐,不断向新的高度迈进。 古人云: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当今老年书坛百花齐放,欣欣向荣,好似激情燃烧的晚霞,普照中华大地,将是一个长盛不衰、永不凋谢的辉煌事业。衷心感谢我市书协丘石主席等几位领导,帮我推出个人书法专集,这既是对我的鼓励,更是对我市老年书法群体的肯定。我怀着学习汇报与拜师求索之心,抛砖引玉,恳请书友同道,不吝赐教,为弘扬祖国书艺瑰宝,携手并进,再创新高。吴邦志 发表于 2010-12-2 16:51
南通当代书法名家精品选·严正卷后记 余自小喜写字,每每碰到张挂的好书法,必驻足默想,钦慕不已,心有波澜。稍长,学校的大字报、黑板报之类,常由余操笔书录之。记得临近中学毕业时,南通中学“文革”后首次举行书法大赛,余作品被摆在橱窗显要位置,赫然在目,获奖一本小书,扉页印有“奖”字,并盖有学校大红圆章,至今珍藏,舍不得弃之。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均设有毛笔字的刊头题字栏目,风靡一时,期期不同,众人跃跃欲试。余那时热情空前高涨,不停顿地书写、投稿,短短几年,有三百余幅稚拙之作被侥幸录用,内心既有姓名被印成铅字之喜悦,又有8元、10元、15元不等薄酬进账贴补家用之窃喜。后回想,那是被蝇头小利裹足,迈不开大步。 时至年过半百之后,回过头看看,余喜书法,但书法不喜余,终入不了堂奥,囿于“书”而未真正得“法”,作品远不如年轻时来得纯净、静美。时至今日,浪得浮名虚名,充其量,余只是个真正的业余书法爱好者而已,很是惭愧、羞怍! 此次要编选个人作品集,余只能拣选十几年或几十年的旧作,题字占据位置尤重,因缘旧作勾起余年轻时的美好回忆,敝帚自珍。于己,作为余青年时学习书法写字的一个小结;于人,可能污了他人眼目。如他人误入歧途,定是余的罪过。众人可随翻随丢,置于一旁。 是为记。
姚兴武 发表于 2011-1-26 14:29
em1em1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