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川文化书法之宣言:回归经典 守正创新
王岳川文化书法之宣言:回归经典 守正创新来源:《艺术》杂志 陈建明
动与静的画外音
慕名而访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王岳川教授。
走进他的家,环视气幽如兰的居室,我俨然发现一幅动亦静、静亦动、以时代元素抒情古典东方的画:几尊慈喜的佛像,祥云生辉。书柜壁垒森严,经典的、精装的书籍,如兵马俑队列整齐,仪表有威。酒红色丝绒布覆盖着钢琴,若有清泉石上流的水声激活琴键。
大书桌前的一面白墙,挂的是王教授写的书法,临写的是王铎狂草和王维的《山居秋暝》草书。明明是笔墨交锋、横折竖勾切割出的静止,但又似逶迤起势、飞白流星的黑白棋语。听得出二胡《月夜》的清幽雅逸,听得出寒月松风的细语婆娑,看得见采莲女羞涩的一笑。我正遐想,王教授已端茶近了跟前。
在我坐的沙发前,是启功先生题赠的“云霞词彩珪璋度,川岳精神松桂身”的一幅书法。这应是启功老先生送给王岳川教授的一幅“白描”吧,当我的眼光迎向王教授那丰满宽阔的前额、深如潭水、折射亮光的双眼时,突然感到,这不仅仅是位羽扇冠巾的文人、更是一位天风海雨逼人的大将! 家风文脉的和煦
1955年秋天,四川山青水秀的安岳,一户书香人家出身的一个普通孩子,名字涵山盖水,日后在中国文化史册上多了一位王岳川。
岳川先生说,家风和煦,受益一生。他此生受影响最深的是外公。外公是老中医,毛笔字写得很好。岳川在五岁时,外公便严厉要求他每天练毛笔字和背诗,风雨无阻地坚持。他幼小的心灵从此烙印上“黄荆棍下出好人”,“家有良田万亩,不如薄技在身”的家训。外公说的“写字,心正则笔正”和“一定要走正路”的良训也传给了岳川,一直陪伴他半个世纪,直至永远。
亲情,其实是细节的叠合。岳川记忆中的母亲是一把永远清凉的蒲扇。四川夏夜酷热难眠,母亲手中那把蒲扇不知疲倦地摇来清凉的风,有母亲对孩子的融融爱意。常在睡醒后还看见母亲已闭眼睡着了,但手中的蒲扇仍然在摇呵摇。小岳川就想,长大一定要给母亲摇蒲扇,一定要孝敬母亲。事隔半个世纪,那浸润母爱的清风,还常在岳川先生灯光彻夜的窗前叮咛。
岳川对父爱的启蒙是五个牛舌饼的小糕点。有次父亲带他上街,他被小摊上那馋人的糯米饼粘住了脚。父亲便买了五个牛舌饼,守着小岳川很满足、很香甜地吃完。他从父亲湿润的眼睛看出父亲的爱,只是父亲工作太忙了,常常离开家门远行。那“比家更重要的”潜意识在小岳川心中萌芽,并影响他一生。现在,岳川在海内海外飞旋式的工作状态中,总还是尽可能回家孝敬伺候年迈的父母亲。因为在他看来,家国不可分,一个孝敬父母的人才能够最大限度度地忠诚于国家。 座右铭是“嫉恶如仇,惜时如金”
有关立志,王岳川这样认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说,乾隆年间有“立志”的一条学规,说得的是“心之所之谓之志。志,气之帅也。志在南辕者必不肯北辙,则立志要也。历观古圣先贤,未有不先立志者。”。
1982年2月4日,立春,是个吉祥日子。这一天,大学毕业、登上北京列车的王岳川立下了座右铭:“嫉恶如仇,惜时如金”。嫉恶如仇,坚持真理、履行原则,是他为人的准则;不姑息他人的和自己的错误,“做事业,不做是非”;惜时如金,在他身上体现极致,他说,时间是文化人唯一的财富,在我的心目中,每一分钟,都是金不换的。岳川先生绝不容忍自己浪费一分一秒,也不愿意别人浪费他的时间。北京生活的二十八载风雪雨霜的晨昏,只见他窗前不眠的灯光和新思维新著述不断面世。一个人坚守自己的诺言,每天从未在凌晨两点前入睡,每天定量的一砚池墨没写干不能休息,写完字的毛笔不洗得干净如初不能释怀。
对于幸福与甘苦,如同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人的理解不一。书法之于王岳川,已融入生命,书法的轨迹如同日出东方不能更变。他在书法中完成与天地自然、与老庄孔孟、与东方西方古今的对话,他在那“墨海中立定精神,笔峰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的无比欣喜中沉醉忘归。
天降大任于斯人。王岳川之于北大,赋予北大新的文化意义是“回归经典、守正创新”的“文化长征”。他任北大书法研究所所长以来,更感到对国家、对历史肩负的重大文化责任。他是一直戴着经典范式的“镣铐”在走每一步。这经典苛严的“镣铐”,是扬文化的正气、立书法经典品质的刚性规定。他崇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激悠久历史留给人类比黄金更珍贵的遗产。他除了临习“三王”(王羲之、王献之、王铎)以外,对唐代孙过庭的《书谱》深有钻研。《书谱》是一部继往开来系统的书法美学著作,同时也是一幅气贯长虹的学术原创,他每天临习不辍,在与他们笔墨魂灵之对话中总结出“三王一孙”的临习理念。自宋元以来,书法绘画、特别是文人画,由文人介入者日益成为主流,书画的理论家常由创作家一身而兼任。而今天,人到中年的王岳川,已集书法家与理论家于一身。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文化精神,与心忧书法、敢为拨正的中国文人守正创新的精神,集合在王岳川身上。他思索已久的问题是,自古以来,琴有琴谱,剑有剑谱,为什么当代书法就可以蔑视“法”呢?他很痛心书法市场不守章法、急功近利、我行我素等不正之风。他认为文化书法必需纠正时尚书法的诸多主义:书法唯技术主义、书法唯美术主义、书法唯***义、书法唯视觉主义、书法唯本能主义、书法媚外主义、书法消费主义、书法拜金主义、书法部落主义、书法市场主义。
人类已经进入到了东西方文化真诚对话与互动的时代,中国的现代性应该向整个人类体现“东方智慧”。当中国科技领域进入现代化,文化领域更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体现不断创新的东方魅力和文化良知。岳川先生的鸿鹄志,北大不仅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北大书法研究所,要创立能与世界对话、代表国家形象的有法可依的“文化书法”。北大应该肩负起让世界重新认识新世纪中国精神,使“西方文化中国化”的同时,也使“中国文化精神世界化”,东西方共同构****类文化精神,中国文化书法义无反顾担当起使者的重任。 文化书法之使命与未来
在季羡林与王岳川的《东方思想应该世界化》的长篇对话中,对“玄奘精神”表述其下:舍身求法不断前行的献身精神;不计得失百折不挠的探险精神;孜孜不倦执着求知的吐纳精神;心归大唐一心向东的爱国精神。
在那起起伏伏的历史文化山脉,千年前的玄奘精神传承给了当今跋涉在东西方文化苦旅上使者的王岳川。他认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文化的传承力,绝非小事,书法将汉字美化、雅化,使得汉字从那种简单传达意思的记载语言的工具,变成一门玄妙的艺术,是东方艺术奇观,谁不为之动容?
在王岳川先生看来,书法的底层是技法、中层是精神,高层是境界、代表国家形象。书法与文学有着紧密的关系。大凡历代的君主、大文豪都是书法大家。他很欣赏苏东坡、禁用词语、启功。
王岳川先生认为书法的内容往往是经史子集的妙语箴言,书法的形式一端连着文化,一端连着技法。书法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使其没有任何一幅书法是恶语粗俗、有污眼目的,书法的内容多是抒情应景、赏心悦目、哲思启悟的。而他正是本着对书法高于生命的本然挚爱,秉持“做事业,不做是非”的坚定信念,不负季羡林先生对他的教导和期望,毕尽一生精力做好“中国书法世界化”这件大事,并努力做到“止于至善”。
季羡林先生曾与王岳川先生在交流东方思想应该世界化问题时还提到:“弘扬中国文化,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弘扬我们书法。全世界文字可以成为审美的艺术——书法艺术。只有中国,别的国家没有专门的书法艺术。
有了高的文化地基,王岳川教授对国际化视野中的当代中国书法流派有了深刻的认识,他认为,近三十年来,中国书法复兴运动的审美特征表现为:一、书法观念复兴,每个人通过不同的书法观念和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二、书法作为国粹是一门表现国家文化身份的艺术文化;三、书法具有新时期当代国际交往的属性。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与韩国、中国与日本、中国与西方有了书法团体的互相交流访问和展出,包括青少年书法、女性书法、学者书法、名人书法的多国互动,迎来了书法发展的新局面。但是在全盘西化浪潮中,国内书坛也流行过名目繁多的流派,如现代派、后现代派、书法行为派、墨象派、流行书风、新古典主义、书法主义、学院派、新文人书法、艺术书法等。而王教授在众多流派中,异军突起提出“文化书法”。坚持认为文化书法体现了一种守正创新精神和一种大文化姿态,其纲领是:“走近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表面上文化书法是创化复兴经典书法话语,实际这种经典复归恰恰是带有**性的更高提升。文化书法所表达的是中国人那种灵性的内在深层存在的书法美好精神。
作为学者、教授、博导的王岳川,他认为“文化书法”第一步就是倡导发现“魏晋书法风骨”,使之成为今日体书法的精神资源和文化基地。在他看来,中国书法目前处于“书法战国”时代,受西方后现代影响的一些书法有衰败之象。一些行为艺术、一些非汉字的抄袭洋人的恶劣书法,刁钻古怪、鼠目寸光、雕虫小技、拜金主义、崇洋媚外,违背中国书法的传统和谐风格,露出“怪力乱神”的弊端。新世纪书法的文化阵营,应从书法的散兵游勇到书法特种部队的发展,书法必须有自己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品格。
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创立的“文化书法”的宗旨“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与国际大舞台接轨的,重在培养一代代表国家形象的书法高端人才。北大书法研究所成立后,影响到全国综合大学的办学理念,现在在全国的大学中已经有30多所大学成立了书法研究所,以后会逐年增多。
岳川先生说,中国书法的世界化重量北大首当其冲。在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达。芬奇、莎士比亚、托尔夸托 。塔索和古腾堡等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名字,至今如雷贯耳,是因为他们引领了当代的科学、**和**领域思想的变革。北大,有责任有义务肩起中国与世界的瞩望。
岳川先生在他“书法文化”与“文化书法”的战略蓝图上,标新立异了“六个强调”:
强调“文化书法”是区别于美院系统和师范系统的北京大学的特色,文化书法是综合大学书法教育的纲领;
强调“文化书法”与“书法文化”的紧密关系和中西文化整合的创新;
强调“文化书法”与传统的连接和对未来的拓展;
强调“文化书法”对当今书法出现的问题有加以反思的要求“文化书法必得要纠正时尚书法的‘十个主义’;
强调“文化书法”关系到中国形象,不能全盘西化,而是要不断拓展成为世界性的艺术;
强调在大国崛起而国家强调“文化软实力”的时刻,应该进一步坚持书法文化创新而推出“文化书法”。
王教授也欣慰地看到,国家和政府已经意识到,中国文化需要升华正气,注重文化的精品意识,需要文化的排头兵,那些文化的懦夫、文化五音不全的,是很难站住文化舞台的。他坚持文化书法旨在纠正时尚书法的诸多弊端,强调回归到书法本身温润的人格内涵、恢弘的意义表达、美妙的诗意展现、广博的人类情怀。
王教授认为,书法的最高地位,应该是代表国家形象的。书法中书体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甲骨文,是记载史实最早的文字。青铜器的铭文,是商朝**、文化、经济的主要载体。而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东坡的《寒食帖》,是行书的最高峰。中国古代的文字是圣洁的,文字是通神的,而现代**却出现不清洁的文字。
王教授现在的主要精力用在书法创作、书法理论建设和书法人才培养中。在进行文化书法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同时,努力与历代书法家对话,出入汉晋唐诸帖,深入体悟“三王”和颜书,强调汉唐气象。他苛求自己博涉诸家,努力捕获古人笔意,尝试融古人意、今人心。他之书法流淌出在传统的传承和升华出新的中国文化精神,昭显出当代学者、艺术家的锋芒和深邃。
王教授眼中的书法作品应是书法家“心手达情,书不妄想”的结晶,使欣赏者能够从墨迹线条的变化中充分领悟书家内在的思想感情,从书法作品丰富的精神内涵中把握书意,感觉到一种激动鼓舞的力量。“言必行,行必果”。王岳川在深研书法理论的同时苦练狂草,他认为狂草是中国书法中强烈的自我表情性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中国书法大气盘旋的最高峰,草书起承与转合,线条与气势,天风海涛,震撼人心。他坚信自己的后半生必定全心致力于超越性的草书,苛求自己努力臻达最高境界——在他书写狂草的过程中,宇宙万物皆空,而宇宙万物已同化了“王岳川”的身体,他的血液,他的灵魂,他的呼吸,已为墨为笔为纸,为线条的百将出征,为锋芒的千剑万刃、为星月清辉、为遗响白云、为巴山蜀水、为古木奇逸、为海棠烟霞、为海涛啸、为百鸟鸣、为禅音渺、为道言真、为大美之美、为大爱之爱,无言。
在谈到书法之未来,王教授说:世界正在聆听中国的声音:回归经典,守正创新。2010年8月14日,在北大百年讲堂美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评论家、**活动家乔姆斯基说的“我们不应该想着爬上所有的山,而是应该关注可以看到的山峰”这句话在王教授的心里引起了共振。他在经过十几年的海内外以书法为主的文化交流、巡讲、电视讲座等多种形式与东西方文化的对话中,关注到了世界现在可以看到中国的“山峰 ”是“文化”,正是这“中国山峰上的文化”——中国文化书法,让世界对中国重新审视,重新审美,而文化输出的重要环节是东方书法的世界化。
王教授对他“文化书法世界化”理论坚信不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求证、创新。他有信心看到,在北大文化书法的引领下,中国书法世界化之花会在世界不同国家绽放。艺术反映**,文化书法昭显国家软实力,文化大中国也将会在引领世界的科学、**、文化艺术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天道酬勤
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先生所言:“在进行前沿学术思考和研究对话中,王岳川教授在书法理论和书法创作领域也倾注了大量精力,并为当代中国文化书法的倡导者和书法文化发展的推进者”。
岳川先生身体力行,苦其心志,竭尽精、气、神。他的学者书法、他的学术著作、他授课的讲堂、他国内外巡讲的东西方讲坛、他在电视与报刊的访谈、他的声音,他的***,他的足迹,无不有世纪风云的迹象涌动,无不散发出中国文化精神与西方文化融合的大气豪逸。
已经是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级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的王岳川先生,近年来一直倡导、大力向海外输出传播中国文化,以避免文化冲突升级而导致文化战争,并在国内书法界和国际书法文化领域寻求双重对话,他创立的“文化书法”,意味着中国书法不仅有了自己的跨文化国际眼光,而且有了文化价值担当的书法身份立场和问题意识。
时间,最公正、最平等的给予世上的每个人。但时间在每个人身上折射出来的能量、价值,却无法用计量工具来衡量。自王岳川学生时代1980年获“四川省大学生书法大赛”一等奖、1981年获全国大学生书法大展优秀奖,开始在书法界小荷新露的时候,到1994年至今长期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华文明之光》文化栏目《王羲之》、《唐代书法》、《宋元绘画》、《印文化与文人印》的专家级撰稿人及主讲教授,时间累计的长度不知能绕地球几周?人到中年、如日中天的王教授,个子约一米七,如果用著作等身来说,他的著作、他编撰的著作,不知有多少个他的身高了。
他撰写的有关中国文化艺术研究的著作新见迭出——《发现东方》、《文化战略》、《中国镜像》、《后东方主义》、《目击道存》、《中国文艺美学研究》、《本体反思与文化批评》、《全球化与中国》、《大学中庸讲演录》、《文艺美学讲演录》、《发现东方:中国文化身份研究》、《文化输出:王岳川访谈录》、《后东方主义与中国文化复兴》、《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化随笔丛书》(六十卷),《中国书法文化大观》、《中国书法文化大观》、《书法美学》、《书法文化精神》、《书法身份》、《中外名家书法演讲演录》、《书法文化十五讲》、《中国思想精神史论》(四卷本)。
他撰著的有关西方文论和美学研究著作发人深省——《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文艺现象学》、《艺术本体论》、《文艺学美学方**》、《后殖民与新历史主义文论》、《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二十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丛书》(九卷本)、《现代殖***义在中国》、《王岳川文集》(四卷本)、《中国后现代话语》、《西方艺术精神》、《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
注视王岳川的追光灯跟踪到了21世纪。
时间无言,但王岳川用时间书写的大美大爱却如东方民乐、西方交响,回旋悠扬。每年要到国外和国内各地演讲100多场,差不多三四天飞一次,他的朋友、**遍天下。
1998—2000年,他在日本金泽大学教文学与书法课程;
2001年,他参加“中美书法教育观摩展”;
2002年,岳川先生忙碌且快乐着:3月,他在中国美术馆参加《北京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展》;9月,由澳门基金会支持、澳门科教文中心主办了《王岳川书法展》,并在澳门出版《王岳川书法集》;
2003年,岳川先生弘扬书法的旗帜在北大这座山峰上安营扎寨:4月,他到韩国参加书法国际会议并做大会演讲;6月,他参加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系研讨会;11月8日,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成立,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北大副校长吴志摩等200多人出席,王岳川任书法研究所领导主持召开书法学术讨论会;
2004年,他到日本大东大学举办“国际书法展和大学书法教学交流”;
2005年,他到韩国汉城参加“国际书法家协会成立大会和作品展大会”,并当选为国际书协副主席:
2006年的一年当中,岳川先生除了正常的教学以外,22次的国内外文化交流与演讲,他的时间表几乎精确到分分秒秒的计算:2006年的5月11日,以王岳川为代表团团长的一行五人赴韩国参加“中韩书法展”;
2006年12月9日,澳门,《澳门日报》、《华侨报》等媒体聚焦“东方价值与文化创新”的讲坛;
2007年,他举办“中日韩三国书法展”;
2008年7月,他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举办“国际书法展”;同年11月到韩国举办“中韩名家书法展”;
2009年,26次的学术活动、演讲等文化交流活动,中国大部分山山水水已亲切、熟悉了王岳川;
2010年—2011年,“王岳川”的关键词与“中国文化世界化”链接。行走在文化交流、书法活动、学术著作立交桥上的又一次提速;
2010年4月,应邀请赴美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中国文化和艺术精神”的学术讲演,让“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书法”、“王岳川”等关键词被美国华盛顿、纽约、哥伦比亚、亚特兰大、圣路易斯、卡拉妈祖、明尼苏达、芝加哥、丹佛、旧金山等美国十几所大学所赏阅,引起了美国各大学的文化关注和热烈反响,美国媒体跟踪多篇报道。
9月9日,由中华传统文化保护基金会主办《王岳川书法作品展》;
10月15日,他将赴法国、英国、意大利作巡回讲演并举办书法展;
11月5日,由浙江普陀山佛教文化节主办《王岳川书法作品展》;
12月,《王岳川书法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即将到来的2011年,岳川先生的“任更重、道更远”。
他不仅忙于奔走世界各地抒写“中国文化世界化”的宏伟巨篇,还将在书法理论和书法实践方面探寻更新、更高的险峰、举办更多的国际书法展。
数字可以记录时间,而王岳川的汗水重量何以称得? 家国山水与文化、书法的情结
还在上学时,笔者印象中的四川就高不可攀,因为李白那样的谪仙都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后来知道了四川山水与文化的海拔是那样的高。苏东坡是四川眉山人。“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据说,苏家占尽当地的人杰地灵,以至百年内草木不生。《寒食帖》与《楚颂帖》是苏东坡书法的两大代表作。东坡存诗2700首,词300余阙,文数千篇,1700多封书信。有这样奇花异草绚丽的文化,草木自然也失色啊。
王岳川先生已从蜀道走到了中国最高学府的书法殿堂,他比东坡先生有幸的是,不仅品享“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中国山水的诗意,更能周游世界、学习异域文化的精髓。王岳川与中国书法的相遇相守,路正道圆,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养育了岳川先生的家乡山水,美好依旧。他的“文化输出”的思想光辉,也为川河增色,地更灵、人更杰。
《王岳川书法集》开篇是辛已年初夏季羡林先生题赠的“极高明而道中庸”。岳川先生以尊贤季老的期望和勉励为开路旗旌,而在书法集的收山之作“大势至”,道出书者对中国文化天时、地利、人和气象的祈愿,苦其心志、必修正果的正大**。
《王岳川书法集》共录作品70幅,除了一幅《王勃<滕王阁序>》小楷、一幅《好凤人如意 春山月有光》篆书、一幅《心无物趣室有琴音》隶书以外,就是15幅行书与岳川先生爱不释手的52幅草书了。而他每一篇书法的内容都与经史、文学相关,可窥见心灵的寻求与境界的守望,可从书法以外的纸墨背后洞察求索其艰辛。
在笔者即将完稿的时候,看到了9月即将展出的《王岳川书法作品展》部分作品,为之震惊。这些作品不同于《王岳川书法集》作品的主要特点是贯穿了“大书法、大气象、大境界”三原则——几乎所有作品都呈现出书法家王岳川对大国崛起之“大文化崛起”的深刻洞见:一是作品尺度大(大部分都是高3米以上,有的甚至达到5米多高,而且多为四条屏、六条屏、八条屏),二是精神情怀大(所书之词皆为孔子、孟子、屈原、陶渊明、李白、苏东坡之语),三是美学境界大。不能单纯从形式与内容的完美来定义岳川先生的书法,我只有从中国历史的宝库、从民族文化的**、从时代精神与国家形象的高度,向这位立志国家、关注世界的擎举着中国传统文化旗帜,坚定无畏地扛向世界的“文化将军”致以真诚谢意和吉祥祝福。
王岳川先生文化书法之宣言“回归经典、守正创新”,已被越来越多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领域的志士所赏识,中国与国际链接的文化长河,必将出现群星灿烂的绚丽。
遥望四川,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从那里走出来的王岳川将“踏遍青山人未老”——走向世界。 王教授大名如雷贯耳,去年贵州都匀搞的书法长卷展作品集上第一次看到王教授的大作,说实话水平实在一般,而且还有错字。
这世道,大师太多了。作为文化人,这顶帽子该不该戴、能不能戴,须慎之又慎! 回复 7# 方存双
有同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