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行者
发表于 2010-10-13 19:23
江东行者 发表于 2010-10-13 19:23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http://www.sf108.com/bbs/attachments/attachments_2006/day_101012/20101012_e8ac48a2c22f419edda0uyxEQg7xxZjL.jpg
江东行者
发表于 2010-10-13 19:24
江东行者 发表于 2010-10-13 19:23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http://www.sf108.com/bbs/attachments/attachments_2006/day_101013/20101013_49734f59e64fea19dc2b3JtFg3naSgGh.jpg
圣羽轩
发表于 2010-10-13 23:20
气象万千
em1
陈学高
发表于 2010-10-14 17:52
好功夫 学习了
江东行者
发表于 2010-10-15 18:44
本帖最后由 江东行者 于 2010-10-15 18:55 编辑
明 夫 自 述
我祖籍清水,生于古梅陵,属马……
在二十余载业余学书旅程中,我信马由缰:自己读书,自己体悟,自己尝试创作,从无知和盲目中渐醒。如果说学有小进,不过是对得起那份信心和务实求知而已。
求知必资于学养,上下求得真知。我所理解的真知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心,二是手。以心体道自为主张,得心法居上,不以俗见为定见,更以心法统帅手法;既重技法也轻技法;重技法是为了强调艺术表现,;轻技法则是认定技法不属于手段,必须服从于艺术效果,以此求诸心手两忘,贴近于道。要知道,书法篆刻以高、大、深为韵致、为情尚、为士风、为雅则。
苏东坡认为,生在“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故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顺,顺而后能和,和而后能得”。我笃信得道多助,这一点不用置疑。
前贤有云:“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书法篆刻作为我的业余艺术爱好与追求,无疑可视为精神寄托。我学艺学得很刻苦,也很倾情,这是我的个性,诸事不肯苟且,玩也玩得很拘执。平昔学书刻印,多属自娱自乐,不邀世宠,不攀奢望,敝帚自珍,自我陶醉。在许多个日子里,几枝秃笔,数把钝刀与我相伴,使我领略到了纸与笔、刀与石所交织的世界,舞动的笔墨、崩裂的石屑把我带进了自由的天地。大巧若拙,大象无形,大趣无味,是我神往和守望的天空。
人生有境,岁月悠然。我知道,学艺的路漫长而艰辛,只有以“山不厌高”,“水唯善下”的求学精神,才能蓄积待发,自信、自由地驰骋着精神的无限与生命的超越,得以收获。只有以平和的心态,用艺术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性情,才能寻找到“心灵绿洲”,感受到“无上清凉”。
江东行者
发表于 2010-10-15 18:45
本帖最后由 江东行者 于 2010-10-15 18:56 编辑
砚边随笔
■ 印章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只要是中国人,就懂得印章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艺术品。虽然成年人几乎人人都有印章,但是,既使最优秀最成功的人士,也未必拥有一方具有艺术价值的印章。事实上,就连艺术界的名流,也并非都有由艺术家刻的印章。有的书画家每平方尺画价上万,但是所用印章却是俗手之作,这当然不是能力与条件限制,而是书画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造成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原因,是由于建国后历经文化劫难,中国的知识分子、官员、企业家以及其他社会精英在文化上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过去作为文化必需品的“文房四宝”被抛到了一边,人们不再懂得这个道理:由名家高手创作的印章,是成功人士所不可或缺的财富。
相比于其他的消费,诸如服装、餐饮等,目前中国的印章市场其实是远远低于其应有的价位水平的。既使从投资角度出发,印章也是最有升值空间的收藏对象之一。
■丰子恺先生说:夫书画同源,而书实深于画,金石又实深于书,盖经营于方寸之内,而赏鉴于毫发之细,审其疏密,辨其妍媸,非有精微之艺术修养,不足与语也。可谓,不懂绘事,有碍章法,不悉书道,便失笔意,胸无文采,印文便俗。篆刻虽是小道,却要有广博的学养和精湛的技能,道不深者难以深究也。
■当今时代,篆刻难,难有三处,其一难表现,较绘画、书法在手法上表现空间小,难招揽大众;其二难入市,虽属高雅艺术,然阳春白雪,大众欣赏者甚少,欲购者更是不多;其三难淡泊,在当下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诱惑多、拜金多,加之功利萦绕,许多人难有平常心。我们应知道,在时间的长河中,只有潜心作业,提高品味,增进学养,丰富阅历,才能达到“日日进取日日乐”的境界。篆刻是门艺术,难也在所难免,难也在情理之中。吴作人先生说:中国画的味之素是淡。这也道出了篆刻的“难处”也就是“淡”。
■在学习篆刻上,我作了两种融合和理解:一是秦汉印风相融,保持浑穆沉稳的大汉气息的基础上,较深入地对先秦印风的学习领悟;二是临创相融,把经典的且是静态的秦汉印作为互动对相,用主观的意识去观察思考,使古人神密的精神符号与自身的积极思考产生火花,以此为依托追寻到自己的精神符号。经过长期的学习,我在不断的读、临、创、悟中苦苦求索,摸索到一点具有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如意临空划,临创结合,刀法节奏训练等。从中领悟到了篆刻的妙谛,感受到了至境的快乐。
■篆刻艺术是技艺层面和精神层面两个语境的产物。形式法则为“艺”,而抽象的精神为“道”。技艺只有到了手随心动,心手双畅才能表达出精神最内蕴神秘的符号。由于篆刻是从局部到整体一次性运作过程,所以用刀的精微,章法的张力及精神上的清畅俯仰,每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诸多因素的高度融合贯通,才能铸就优秀的作品。艺术有着对人的心性、情操、修养的磨砺与升华的作用,正因如此,篆刻艺术创作贵在朝气,有朝气,便有正气,即可远离浮躁与急功近利,脱离俗气,使印风散发蓬勃活力。
■我不主张所谓的创新。因为创新需要基础,没有深厚的学识基础,谈创新是无稽之谈。我想每个人都有个性,个性是掩饰不了的,更不是刻意打扮出来的。个性是一个人学识的象征,品性的代言。篆刻初则有法、终则无法;初则有技、终则无情;初则开卷、终则开心。只有以平和的心态,用篆刻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性情,才能寻找到“心灵绿洲”,感受到“无上清凉”。
■简单意义上的创新,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大多数有好奇心的青年人,都会有强烈的创新冲动和大胆的创新尝试。但他的创新最终有没有意义,则取决于他为这种创新所作的铺垫是否有足够的支撑力。注重这种支撑力的积蓄,应该是成功的先决条件。而最终能不能成功地超越前贤,开创新面,还要取决于各人的天赋,这又不是人力所能强求的。
江东行者
发表于 2010-10-15 18:46
本帖最后由 江东行者 于 2010-10-15 18:56 编辑
篆刻上,我作了两种融合和理解:一是秦汉印风相融,保持浑穆沉稳的大汉气息的基础上,较深入地对先秦印风的学习领悟;二是临创相融,把经典的且是静态的秦汉印作为互动对相,用主观的意识去观察思考,使古人神密的精神符号与自身的积极思考产生火花,以此为依托追寻到自己的精神符号。经过长期的学习,我在不断的读、临、创、悟中苦苦求索,摸索到一点具有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如意临空划,临创结合,刀法节奏训练等。从中领悟到了篆刻的妙谛,感受到了至境的快乐。
■篆刻艺术是技艺层面和精神层面两个语境的产物。形式法则为“艺”,而抽象的精神为“道”。技艺只有到了手随心动,心手双畅才能表达出精神最内蕴神秘的符号。由于篆刻是从局部到整体一次性运作过程,所以用刀的精微,章法的张力及精神上的清畅俯仰,每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诸多因素的高度融合贯通,才能铸就优秀的作品。艺术有着对人的心性、情操、修养的磨砺与升华的作用,正因如此,篆刻艺术创作贵在朝气,有朝气,便有正气,即可远离浮躁与急功近利,脱离俗气,使印风散发蓬勃活力。
■我不主张所谓的创新。因为创新需要基础,没有深厚的学识基础,谈创新是无稽之谈。我想每个人都有个性,个性是掩饰不了的,更不是刻意打扮出来的。个性是一个人学识的象征,品性的代言。篆刻初则有法、终则无法;初则有技、终则无情;初则开卷、终则开心。只有以平和的心态,用篆刻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性情,才能寻找到“心灵绿洲”,感受到“无上清凉”。
■简单意义上的创新,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大多数有好奇心的青年人,都会有强烈的创新冲动和大胆的创新尝试。但他的创新最终有没有意义,则取决于他为这种创新所作的铺垫是否有足够的支撑力。注重这种支撑力的积蓄,应该是成功的先决条件。而最终能不能成功地超越前贤,开创新面,还要取决于各人的天赋,这又不是人力所能强求的。
■“涧深松老忘荣谢,天阔云闲任卷舒”。在漫漫的学艺历程中我始终践行着一个心中的目标:恬淡平和,恒学灵悟、独思善行。
■不得不承认,我们生活在一个容易让人激动的世代。在各行业布局阶段,艰辛创业与广阔前景交织在极度张力中,有人败下阵来,有人愤世嫉俗,有人勇敢前行。末来总是属于那些不断思辩面对各种难题并寻求出路的人,属于满怀盼望把快步发展中经历的一切紊乱渐次归入正常次序的人,属于凡事包容、凡事盼望、凡事相信、凡事忍耐的人。
■人生在世要有三个基点:一是要有追求,有追求才有会有奋斗;二是要懂得谦虚,懂谦虚才能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三是要知感恩,知感恩就知道知恩图报之美德。
江东行者
发表于 2010-10-15 18:52
本帖最后由 江东行者 于 2010-10-15 18:57 编辑
■人生在世要有三个基点:一是要有追求,有追求才有会有奋斗;二是要懂得谦虚,懂谦虚才能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三是要知感恩,知感恩就知道知恩图报之美德。
■人生有境,岁月悠然。孔子在《论语》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从艺之道,更是人生至乐的三大台阶。能知已是一乐,能喜好更是快乐,而能乐于艺,便是至境了。沉浸能酿造一种快乐,这种快乐能伴你超然走过岁月,定格你的人生。
■庄子说:技近乎道。以传统为基础,不为时风而左右,走经典之路,才能使学书之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自信,才能自由地驰骋着精神的无限与生命的超越,才能体现大自在的快乐。只有以“山不厌高”,“水唯善下”的精神学习、探索、积累,才能蓄积待发,得以收获。
■在许多个日子里,几枝秃笔,数把钝刀与我相伴,使我领略到了纸与笔、刀与石所交织的世界,舞动的笔墨、崩裂的石屑把我带进了自由的天地。大巧若拙,大象无形,大趣无味,是我神往和守望的天空。
■虚与实是充分体现和成就篆刻作品的关键,一方好的篆刻作品,除了篆法、章法、刀法其三要素外,还应有不俗的边款来衬托,方能显现和提生篆刻作品的艺术品味。
■篆刻作品中的文字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应该是相互关联、互为依存、结为整体的,其篆法要合乎造字规律,切勿生造字。要在内容的抽象意境中,用字法、章法、刀法取势安排,而后才能达到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和谐的艺术境界,取得艺术创作的新气息。
■一方成功的篆刻作品,不仅需要作者有扎实的笔墨、治印功夫,既所谓“能”,而且不必须具备不俗离群的构想,即所谓“透”,总的来说也就是“综合修养”,这里包括文字文学修养、精神气质修炼等。要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要处处留意生活中可以入印的素材,怕是一草一木、一石一山都会给艺术创作增添新的气息。只有“综合修养”过关了,才能与“能品、妙品”靠近,才能攀登“逸品、神品”之颠。
■学须静也,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俗语说:只有欺人者才自欺,自欺者也才欺人。所善的是,自改革开放形成书法“热”热到现在,炼就了许多人的火眼金睛。人们对于书法中的美与丑,真与假的判断水平日趋提高。假的就是假的、丑的就是丑的,任你再自吹自擂,自我标榜,也无法掩入人们的耳目。
■对于古人,我们不得不心存敬畏。但事实上,每个从事于文艺创作的人,又总是在想着要超越前人。与其说这是一种时代责任感,不如说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这个时代优越就在于让人们充分认识了这种本能,并且上升为一种理性的自觉,从而产生了超越古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潮流。我们这个时代的弱点,则在于人们让这种本能过分地膨胀了,由自负而迷恋,以至乱了分寸,反而损害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书法作为一个人的艺术爱好与追求,无疑可视为精神寄托。前贤有云:“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周济语),“能入,故有深情,能出,故有高致”(王国维语)。我们说,艺术讲“继承”和“创新”。可见,从严格意义上说,由于艺术存在的价值是在于创新,但越是卓绝的“创新”在本质上又正得力于对“传统“的继承。所以,如何正视并确立以创新为目的,继承为手段的见地,并有效地把握好能“入”能“出”,是一项重要课题。诚然,“入”是为了“出”,要想入能入得“深”,出又出得“新”,就要有真追求真寄托的学书精神。
■毕加索说:“如果我生为中国人,我会作书法家,而不是画家。”一个外国人对中国书法艺术有如此虔诚之心,令我感慨,作为一名中国人应以学书为荣。
■孔子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特点也反映在人的素质之中。因此他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则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面貌,它没有像山那样固定、执着的形象,它柔和而又锋利,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难于追随,深不可测,不可逾越。聪明人和水一样随机应变,常常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而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随遇而安,寻求另外的发展,所以,他们总是活跃的、乐观的。仁爱之人则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智、仁、勇是儒家人格的最高理想。勇是智和仁的结果。像山一样坚忍不拔,像水一样勇往直前,这就是一个崇高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长寿的人。我从童年直到现在,始终爱山、爱水,以山和水为自己人生的楷模,我想这也是许多中国人的最高追求。
■丰子恺在论及李叔同出家因由时,曾说人的生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能够像弘一大师那样走进灵魂生活层次的艺术家屈指可数,不可能每个人都达到弘一大师的那种境界,用书法弘扬律宗佛学,“字既是法”。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人生哲学》一文中对人生的境界也有类似的说法。对于书法的追求我们也应当“取法乎上”。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对艺术的追求不能仅仅停留在“走市场”这一低层次上,要摆脱“心为形役”的境地,。这才是一名篆刻家真正难能可贵的。
■境界,是书法家心胸人品高低的体现。书品有高低,非大胸襟形不成大手笔,当然也出不了大境界。大境界是站在认识论的高度上看技法,认识论决定着方法论。眼高手自然会高,手眼关乎人品,而人品是个综合问题,这其中包括心胸、境界、眼力。所以,古人列出“人品高、气韵高、笔墨致”逻辑关系。
■中国书法是书法家人格的写照,与书家的格致气度互为表里。欧阳龙有诗“无意去留沙渚雁,不惊宠辱海边礁”,“声远犹堪惊海岳,拔除万累云间翔”。由诗便可知,澄明的心境如沙渚之雁不计去留,如海边礁石宠辱不觉。人毕竟也有“累”时,只要有“拔除万累云间翔”的境界,才能意远心高。
■篆刻创作贵在“不求与古人同而不得不同,不求与古人异而不得不异”。篆刻的酸甜苦辣只有篆刻者才知道,别人体会不到这一点。现在,真正的篆刻家在为篆刻承担责任,而糟蹋篆刻的人却在尽情的享受篆刻,这种说法可能稍微过了点,但事实就是这样。大家可以留心一下社会上一些说法,有人说篆刻是艺术,有人说篆刻是刻字,有人说篆刻是学问,有人说篆刻是商品,有人说篆刻是命,有人说篆刻是玩,被掠为书画艺术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命运等等,听到这些话,感受难于言表,的确有说不出的味道,是对篆刻艺术的责任,还是亵渎或恶搞?应该说恶搞是对我们国家软势力的一种伤害。从中也可以看出这里面隐藏着一种为篆刻的愤恨,为篆刻对篆刻的破坏是很大的,它打着篆刻的旗号却障碍着篆刻的发展;还有的篆刻理论问题,它享有篆刻的说话权,而不为篆刻呐喊。
■感通,就是悟,是明白。不通,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通了,看山不是山,是威严,是,崇高;看水不是水,是力量,是坚强。但最终又回来了,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但这时候的山和水和以前的内涵已经不一样了,这就是正所谓的“后乃通会”。
■美国现代美学家苏珊.郎格曾对“生命的形式”提出过四大要素,一是强调变化。二是指出结构的互为联欢与依存。三是运动的节奏性。四是辩证统一。因此,形,在书法篆刻中的重要作用。
■善于动用章法者赋予“白”以艺术语言的表达权,敢对“黑”说不。空白的无序和形状、面积的错乱,必然导致人们视觉对线对形的指责或唾弃,从而对实现黑白和谐增加新了的门坎,开劈了新的渠道。古人也重视“白”的问题。老子有“知其白,守其黑”,不能不说其论具有战略眼光,因为他把“白”的地位排列在“黑”之前。可见,不尊重“白”的个性的章法是断章缺意的,创作中重“黑”轻“白”,顾此失彼,会造成创作效果靠撞,而不是靠创。沈鹏说过,欣赏和评品一幅书法作品的优劣、高低,着眼于“无黑处”是个极大的进步。可是,“于无黑处”之处何在?在虚、在无、在白,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即虚实结会。
■篆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形式,表现在方寸之地,经历了秦汉、明清双重高峰发展至今,散发着大干气象。在古代印章完全是实用,只有到了元代才出现文人篆刻,清代以前的篆刻家主要是“印中求印”,丢掉了艺术品味,观念上主要是印宗秦汉,模仿秦汉的面貌,从邓石如开始就基本上不满足秦汉,而大胆的提出“印外求印”,经过大量实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清朝大家,故此篆刻史上才出现了第二个高峰。由此可见,艺术创作首先要建立艺术观念,追求心灵自由的放达,求变、求新。其次要有灵性,灵性与生俱来,而灵感需从传统中来。再是每一方印章就是一个世界,因此,不论从篆法、章法、刀法上要充分的体现整体的态势美,追求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充分调动智慧才能,追求金石的大美、大趣、大味、大雅。
■美国现代美学家苏珊.郎格曾对“生命的形式”提出四大要素:首先强调变化。其次指出结构的互为联系与依存。第三是运动的节奏。第四是辩证统一。
■林语堂,“一切艺术的问题都是气韵的问题”。袁三俊说,篆刻之天趣在风神趺宕、姿致鲜举,有不期然而然之妙。艺术创作是***的产物。一件成功的篆刻作品应该是自己的性格、情感以及各种修养一起从胸中、腕底奔向石上的总和。
■清代杨守敬《学书迩言》:学书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准,不落尘俗;二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因此,艺术家是否在本质上够得上“艺术”,是一个人优劣高低的根本所在。
■美国美学家布洛克说,一件优秀的艺术品具有优美的形式,是指它具备一种广泛的有机特征,其中包含每件可以感觉到的东西。这主要指它的线条、造型、色彩等。
■人和人的档次和境界有时就差一口气,而这口气不到危难时还真的看不出来。故有人说,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穷通看指甲。诚然,人的生命状态的构建与发射是极其复杂的,只有树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坚进”精神,才能提高做人的档次。
■黄家庭坚主张,追求书法之“韵”提出“去俗”的最佳途径就是多读书,以使胸中有书干卷。宋陆游说,汝果要学诗,工夫在诗外。
■我们对于事物,脱了利害是非等类的拘缚,如实去观照玩味,这叫做艺术的态度。艺术生活和实际生活的分界,就在这态度的有无,艺术和现实的区别,也就在这上面。从现实得来的感觉和感受,从艺术得来的感觉是美感。
■韩美林说,艺术上要达到一个高度,我们必须提倡“为伊憔悴”的牺牲精神,把“我”字忘掉才是。美,尤其是形式美,在创作中又应该把它放在头里,在赋予它们充分的典型性格中,不要忘记形式上充其量的完美。我们看到很多艺术大师手下创造的典型,使人久久不能忘记,这是他们熟练地运用形式和典型形象和谐统一的结果,在他们手下丑的可以变美,美的又可以变丑,冷的以暖表现,实的用虚的构成-------只要艺术效果好,形象充实,么在形式上、技法上、制作上完全可以“不择手段”。饿了的时候,粗食淡饭都可狼吞虎咽,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永远感到透心的“饥饿”才是!
■静观人世,真善美与假恶丑都是人类固有的正常情态,所以客观对待任何人和事,才是平常心,也才是做人最基本的壮态。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顺利,一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也会有各种各样后悔的事情,要有平常心,方能化解,方能泰然处之,否则你难免会扭曲自己。
■读书才能知人生之难、识天地之大,有自知之明,才能绝权欲、弃浮华、洒脱达观、独善其身。坡公日: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到了一定阶段,其实是他的性格和修养使其作品产生了某种个人色彩,使作品人格化了。艺术是个内在而自足的事情是个既幽深玄远又日用平常的事情。艺术家要有永远自由的灵魂。
■孙伯翔说:“无论干什么,我认为勤奋是天赋的一种表现,也是抱负的一种表现。但光下苦功夫也不行,前人说得好:“写到生时是熟时”,确实如此,你必须要思考才能做到。在书法方面,我下过一番苦功夫,这是因为自己喜欢,能够自得其乐。”
!--------“书法之道实际上是个寂寞之道,希望大家不要为名利所左右,踏踏实实地把前人的优秀东西传承下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也就是说,只有把学习当作乐趣,迷上了学习,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成效。正因为把学习当作乐趣,才能学得进,学得好,成为博学多识的人,所以孔子认为要想使学生学好,首先要让学生“乐学”。但孔子并不停留在“乐学”上,他认为学生的成败与立志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学习必须有恒,必须立志于学,才能使学习坚持下去,因为学习毕竟不是游戏,而是一种需要十分努力的劳动,所以他说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我欲仁,斯仁至矣。” 意思是学习有了要求,才能学到知识,他认为学习“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意思是你立志下了决心,就能前进。否则就会功亏一篑,一事无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意思是学习不凭空揣测,不全盘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孔子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意思是自已有能力,却向比我能力差的人去请教,自己知识丰富却向比我知识差的人去求教,有学问却像没有学问,有知识却像没有知识。这种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是十分可贵的。
孔子主张:“君子不器。” 意思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一般,只有一种用途。而应该多才多艺,能够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这才能成为治国的人才。孔子主张“每事问” ,不懂就问,他确实做到了虚心向一切人学习,因此他才可能成为当时博学多识的大学者,被人尊称为“圣人”。他的这种学习精神,今天也是值得提倡的。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他认为实事求是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老子一生都信奉着: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人。即《老子》书中的“言者不如知者默”。
[ 本帖最后由 江东行者 于 2010-10-13 10:14 编辑 ]
江东行者
发表于 2010-10-15 18:59
本帖最后由 江东行者 于 2010-10-15 19:03 编辑
安 和 精 舍 夜 话■ 徐 明 发
■当代篆刻艺术已成为独具东方魅力耸立在艺术之林,并日趋显现出它独有的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它不在是文人雅士的玩物,正逐渐走进百姓生活,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作为印人,只有不辱使命,锐意进取,追求精品,以艺术价值取胜,才能对得起这个时代,对得起人民大众。
■篆刻艺术是技艺层面和精神层面两个语境的产物。形式法则为“艺”,而抽象的精神为“道”。技艺只有到了手随心动,心手双畅才能表达出精神最内蕴神秘的符号。由于篆刻是从局部到整体一次性运作过程,所以用篆的准确,用刀的精微,章法的巧妙和张力及精神上的清畅,每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诸多因素的高度融合贯通,达到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才能铸就优秀的作品。艺术有着对人的心性、情操、修养的磨砺与升华的作用,正因如此,篆刻艺术创作贵在朝气,有朝气,便有正气,即可远离浮躁与急功近利,脱离俗气,使印风散发蓬勃活力。
■由于艺术存在的价值是在于出新,但越是卓绝的“出新”在本质上又正得力于对“传统“的继承。所以,如何正视并确立以出新为目的,继承为手段的见地,并有效地把握好能“入”能“出”,是一项重要课题。诚然,“入”是为了“出”,要想入能入得“深”,出又出得“新”,就要有真追求、真寄托的学书精神。
■我想每个人都有个性,个性是掩饰不了的,更不是刻意打扮出来的。个性是一个人学识的象征,品性的代言。
■艺术创作需要辩证思想的支撑,有时,需要我们换位思考,反向思考,逆向思维。
■篆刻作品中的文字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应该是相互关联、互为依存、结为整体的,其篆法要合乎造字规律,切勿生造字。要在内容的抽象意境中,用字法、章法、刀法取势安排,而后才能达到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和谐的艺术境界,取得艺术创作的新气息。
■一方成功的篆刻作品,不仅需要作者有扎实的笔墨、治印功夫,既所谓“能”,而且必须具备不俗离群的构想,即所谓“透”,总的来说也就是“综合修养”,这里包括文字文学修养、精神气质修炼等。要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要处处留意生活中可以入印的素材,那怕是一草一木、一石一山都会给艺术创作增添新的气息。
■篆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形式,表现在方寸之地,经历了秦汉、明清双重高峰发展至今,散发着大干气象。由此可见,艺术创作首先要建立艺术观念,追求心灵自由的放达,求变、求新。其次要有灵性,灵性与生俱来,而灵感需从传统中来。再是每一方印章就是一个世界,因此,不论从篆法、章法、刀法上要充分的体现整体的态势美,追求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充分调动智慧才能,追求金石的大美、大趣、大味、大雅。
■我认为,内容和形式的和谐高度统一是判断篆刻作品水准高低的重要依据。古今有很多经典佳作,如清末吴昌硕所刻“泰山残石楼”,其用篆高古,章法巧妙,大胆残缺,形成苍茫古朴的艺术风格,这一古一残,把泰山残石的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达到形神兼备。清代邓石如所作“江流有声断岸千尺”朱文印,其线条圆转流畅,似江流有声,其章法不论字的笔画多少各占一定空间,得“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之妙,并且字与边粗细基本一致,使线条统一在一个基调之中,尤其是大胆破损左边栏,使其有“断岸千尺”之感,达到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当代篆刻家钱君陶所刻“娄山关”,把隋唐时期九叠文纳入印章创作,那盘曲折叠,刚强有力的线条,使人们油然而产生联想。联想到娄山关的宛延盘绕,雄关漫道的干里关山,其表现手法出人意外,取得神奇的效果,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
江东行者
发表于 2010-10-15 19:00
本帖最后由 江东行者 于 2010-10-15 19:01 编辑
■秦印的魅力在其承上启下的过渡中的“不完善”性,它既不似先秦各国印章文字的奇诡和不可捉摸,也不似汉印文字那要曲屈均满的刻意安排。虽然又有界格的存在,但在方寸之间,其线条是那样的舒展自如,章法的布局是那样空灵与从容,给人以完全的不经意感,具有原初的朴拙野逸之美,是动与静完美组合的楷范。无论是从印章史的角度,还是篆刻艺术的角度来讲,秦印是一座宝库,是一座高耸的里程碑。
■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天机云锦,供后人剪裁使用。因此,在创作中,我们要增强融会贯通而出新的意识,但又不必刻意求之而追求所谓的创新,只要积累丰厚,创作中就会生发出许多巧思妙构来。
■篆刻的审美品质首先要“古”,再高的创新也要含有“古”的审美“因子”,否则便是误入歧途。艺术的“古”并非等于“旧”,因为在传统艺术中,“古”与“新”不但不对立,反而互为相通。
■托尔斯泰说,艺术的好与否要用感染力来鉴别。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在艺术创作中,只有心灵悸动,用情感、感受、思考抒发“我”的内在真实,追求审美志趣、情感个性、气质风度,往往是决定艺术的品格。要知道,艺术创作就是对真实人性的寻觅与反省。“真”是魅力产生的根源。唯“真”最大、最高、最深。从创作的角度说,艺术创造就是真实感觉召来的迷醉,置身此境界,即是不知有我、不知有物的忘我的迷幻境界。有了这种境界,所产生的作品是自我感动的写真,也会令观赏者激动不已。
■边款是篆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印文的补充,也是诗词、短文,记录着作者的思想、感悟,散布的是作者的情怀和志趣。好的边款就是一篇精美的小品文。
■篆刻,无疑是最适合玩味与赏心,且最能体现文人情怀的一种形式。因为,篆刻作品小得方寸之间,故小而更见精神,见功夫,见才情,它浓缩是审美信息,沉密的是书意神采,展现的是奇崛瑰丽。诚然,作为篆刻家要实现精致、拙见,创作出好的作品来,务必求得三要:一要小中见大。篆刻家应不受印章的大小而困惑。小中见大,来之于篆刻家的取法历练和风格审美的厚积薄发,要在印中蕴藏天然大气;二要小中见精。精到当是本色,“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唯有功夫、才情相得益彰者,方得精到精彩精熟精妙。篆刻因为情感色彩的注入,字里行间生出万于华彩气息,得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三要小中见奇。文似看山不喜平。倘若‘平蔚氤氲,气定神闲“,乃称其精,则”奇绝险远,落落不俗“,始见其奇。
■“个性”这个词是一种带有中性意味的表述。在艺术创作中,唯有彰显美的个性才能体现出其恒久的价值和魅力。
■风格的形成要正确处理传统与出新的关系,风格的形成需要出新,但同样要重视传统。正如李可染先生说:“要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诚然,追求风格必须要树立一种主动、能动的篆刻创作的风格意识,努力发现自我、确立自我和展现自我。因为,风格是对人格精神的抽象,更是一种对自我的探索。
■篆刻艺术的发展与其他艺术们类相比有其特殊性,以时序论有着两个特点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古代实用印章,相对划线在唐以前,包括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其篆刻艺术是伴随着实用印章制作而存在的,是篆刻艺术的非自觉阶段,但这一时期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丰富的、极具艺术魅力的篆刻艺术作品。第二阶段是文人介入刻印开始主动地追求篆刻艺术,时间基本在宋以后,明、清流派印一直到近现代篆刻创作都属于这个阶段,其时间越接近当代,篆刻艺术的独立性越强,相对地解脱实用印章的性质,成为一种凭借印面方寸以篆书为基本素材的独立的艺术门类。
■篆刻是中华的一门民族传统艺术,有三千年的长久历史,虽天地仅如枣栗,但小中见大,且要兼有古文字、镌刻、书法乃至文学等诸方面的功力,方能称善。它是以印材为载体,以汉字中的篆书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字法、刀法、章法为创作要素表现意象美得造型艺术。“篆刻”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篆刻”是古代流传的玺印和文人篆刻的统称;狭义的“篆刻”是相对实用的印章而言,特指文人创作以表现艺术情趣和审美理想为主旨的艺术。
■篆刻创作的最高追求,是通过线条的艺术性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作者内在情感的释放,在创作中,通过娴熟的刀法技巧和抽象的线条布局表现出来的,将其情感内涵的线条艺术传达给人们。情感的表达在创作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作者应较准确的表现出创作情感,一是要对创作内容的理解;二是要加强印外功的修养;三是要注意创作形式的合理性;四是要注重篆刻语言的独特性;五是要追求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坚持也是一种快乐。
■我们说传统的精神,就是传统中哪些能带给我们某种营养的东西,而不是历史尘封的某些外壳。只有找到传统中沉淀的艺术规律,才能从中获取营养,这就是所谓“格物致知”。而营养往往表现为形而上的东西,这就是书法本源中的灵魂,也就是我们说的传统精神。我们笔端流淌的都是传统法帖中充满生命的线,这便是艺术灵魂的显现,它富于变幻,具有无穷变化的玄机妙理,是我们应掌握的传统精神实质。书法历来与传统相伴,。我们书家在学习传统中进行创作时不要有压抑自己的情感,要率性而书、随意而书,只有这样才能生发出某些现实主义的气质,其作品也一定会表现出传统精神,一定会“古味”十足。
■“印人”首先要做哲人,否则很难最终创作出高品位的作品。
■篆刻不只是“刻”的艺术,更是留的艺术……留白的艺术,特别是在古玺印章中,留白的分布、留白的形态、留白的面积,都是印面文字赖以激活生命的关键。如“日庚都萃车马”一印哪中心留白,就充满着浪漫而古朴的气息。
■中国古人常说,由道生理、由理生法,在这三个台阶中“道”居于最高的层次,但也是最为虚无飘渺的层面;而法的层面虽为具体,但往往对应着某些必然的死结,即人们常说的“立一法既是立一杀机”,就是说一旦选择既意味着失去另一个选择的机会,前人立法后人承法,为法所拘者无异于为法所杀,这是英杰史上最残酷的事情。因而,从一个通变权衡的角度来看,唯有从“理”的角度入手方可两避其害、两得其利。由理贯法,一法可生万法,万法变化而不逾规矩,是大手段的表演;由理溯道,我心既是主宰,审美的判断、心性的判断可以在大道流行中获得大境界。
■篆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形式,表现在方寸之地,经历了秦汉、明清双重高峰发展至今,散发着大干气象。在古代印章完全是实用,只有到了元代才出现文人篆刻,清代以前的篆刻家主要是“印中求印”,丢掉了艺术品味,观念上主要是印宗秦汉,模仿秦汉的面貌,从邓石如开始就基本上不满足秦汉,而大胆的提出“印外求印”,经过大量实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清朝大家,故此篆刻史上才出现了第二个高峰。由此可见,艺术创作首先要建立艺术观念,追求心灵自由的放达,求变、求新。其次要有灵性,灵性与生俱来,而灵感需从传统中来。再是每一方印章就是一个世界,因此,不论从篆法、章法、刀法上要充分的体现整体的态势美,追求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充分调动智慧才能,追求金石的大美、大趣、大味、大雅。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