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篆小计
本帖最后由 原谷山人 于 2010-10-12 11:25 编辑近来临习兰亭序时想把上面流传有序的印全临刻一下,原由去购买了几块这种形制的石头就临刻了“神品”,某日看八大山人的印很喜欢“何负”两字,用白石先生单刀技法,想起了刚去世不久的一位有良心的画家吴冠中先生的“我负丹青”之说,心想我们何负之有?希望他老人家在天堂不再纠结, 想想八大山人“国破家亡”都这么超脱的说出了“何负”,还是那句话别把自己当回事,也别把自己不当回事,因为何国平先生《安静的位置》上有句话我一直记得: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 山人的“白云自娱”也很有意境,在城市里蓝天少见了,看云卷云舒的机会一年没几次,刻一下,对边栏的处理有了些想法, 山人还有个“怀古堂”,刚好中秋,想起“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句,也是有“堂”字上半部和“赏”一样的引导遂刊,书房窗外中秋夜雨朦胧,仅可意象于印了,写了几稿,翻转纸张,抹黑印面奏刀立就未改,看来我对汉謬印基本有些小技了;黄牧甫的“翕怀”中有我名字亦一直想翻刻,但刻的时候感觉其"怀"似乎篆法有缺损,为了保全字我就似临非临的做了一些改动,可“翕”字依然没达到黄的妥帖,还有“怀”的灵动也缺失。
中秋、国庆假期也过了才发印上来,希望来者同行批评哂正! 想法。做法都不错。向你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