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笔墨当随时代”
什么是“时代精神”?
晋也好,唐也好,宋、元、明、清也好,我们一眼就能把代表书家的特点分出代来,为什么?这就是“时代”的烙印。
谁代表时代?不是曾经的某个时风,而是那个时代最后得道的代表书家,而没有得道的“书家”再多,也不可计数。未得道,就不足以论“精神”!
哪个时代的书家又是没有学习过前人的经典呢?都在学,但写出来的已经不是简单的重复了。是自己的理解,是运用自己所处的时代所赋予的理解力;是发挥,是在本时代中的经、阅历,并在现有的基础上的创新。
我们生长在这个时代中,我们被形形色色的书风包围着,如果没有对书法的深刻理解,如果没有对书法系列的宏观和系统的认识,很容易就被表面的形象所左右,当代的“繁华”更增加了分辨的难度。
引用一段我太太的话“我们无论多么喜欢晋人服装的飘逸感,多么喜欢唐人服装的贵族气,多么喜欢清人服饰的端丽,都不可以把这样的衣服穿上身走到大街上,别人只会觉得你不是演戏就是疯子。Louis Vuitton2010秋冬有一系列复古的裙子,借鉴了西方18、19世纪的女性的蓬蓬裙(乱世佳人中斯嘉丽式的),可终究也只是用现代的简约风去诠释,只让人回味到那个时代的气息而已。”
所有的艺术都与时代脉脉相关,无论是他的产生还是他的施用和受用。
王镛和鲍贤伦就是当代的两个将载入史册的代表书家。王是运用现代元素去还原某一种古人的意味,这种意味附带着某种存在着的形式;鲍则是在茫茫古迹中感悟到了与自己冥冥相通的叶脉,并寻求着用现代的形式去表达。王是带着“现代”而入,鲍是拽着“古代”而出。极具时代意义!
讲到底,时代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是说说改变就改变得了的,很多人标榜的“不随时代”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生活的本身脱离不了时代。
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长相一样,刻意的整容反而会碰上一样的“目的”,自我发挥的极致才是自己的风格,得道与否才可论其精神,不是所有的风格都可论其“精神”的。
“笔墨当随时代”是告诉人们,艺术来源于生活。主动地“随”是进取,被动的是不想随也不行。
是有这感觉,崔先生接着深入谈下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