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利书法
发表于 2010-7-2 15:40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但花不能成为艺术,而盆景之所以成为艺术,就在于它的独特性和单一性。书法亦是如此。即使你临法帖临得形肖神似,也只能是对他人的重复。艺术倘若千人一面,就是“优孟衣冠”,不足为取。书法的妙,不在于形的完美。恰恰相反,那些法帖往往也是有瑕疵的。这正好体现书法创作的真。书法的优劣,很多时候取决于书法线条的品格,取决于创作者是否最大可能的展示自己的精神高度。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境界的显现,绝不是客观地机械地描摹,而以“心匠自得为高”。显然,风格是拒绝雷同的,它源于独创,而独创的前提离不开巧取百家之长集于一身。王羲之、米芾、王铎、祝枝山、郑板桥,无一能例外。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便是很好的忠告。
宗白华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对“意境”进行了这样的概括,他认为: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而艺术境界主于美。这美,我想是一种病态美。基于此,我想大胆地说,风格是一种病。试看李煜是这样说颜书的——“有楷法而无佳处,正如叉手并脚田舍汉”,他是真的把颜书当成名符其实的病了。但从某种方面说,风格的确是一种病,它有多种解读。但我们喜欢得这种富贵病!
而形成这种富贵病,我想至少必须具备这几个条件:
第一,高超的技法是形成风格的前提条件。知识是学来的,功夫是练出来的,境界是修出来的,智慧是悟出来的。没有高超的技法,风格将成为真正的病态。由于“用笔千年不易”,造成了笔法和技法的可学性。但一直沉溺于此,推崇“用笔为上”,未免太狭隘。单一的书法技术,或许可以成为书法个体户,但是永远不会成为东方文化的代表。王岳川先生如是说。但这并不表明我们反对临帖,相反我们支持临帖。王铎晚年已进“人书俱老”之境,仍然坚持“一日临帖,一日创作”,这种“活到老,临到老”的现象在书法史上随处可见。但他们临帖除了练功之外,我想,最重要的是在寻找一种对话——与伟大的心灵进行一场思想的磨合,他们要的是“通会”。因而,他们不是死临帖,不是游走于书写技能的浅层次上。这是他们不成为书匠的重要原因。米芾和郑板桥如果没有自己的“体”,我想他们会干脆死掉算了。
第二,渊博的学识尤其是代表东方文化的文史哲是风格形成的土壤,或说是必要条件。可以说,高超的技法和渊博的学识是“博取约收”或“一专多能”的最好体现。虞卫毅先生说,“博”是书家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但这一点目前还是没有被书家们所重视,他们或许有意识到,但没落实,不能不说是一种大遗憾。王岳川先生说,中国人不轻言“道”,他们把道看成是极高的本体,“法”是技近乎“道”,“法”是超越技法而近乎于“大道”。中国张扬的道是“大道”,这就意味着书法不仅仅是技法,不仅仅是技术,而要求书法进入文化,抵达文化背后的精神,通过精神层面进入哲学层面的“道”。诚哉斯言!技进乎道,技道两进,才是正确的。我们不能找借口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应该聪明的知道我们不可能活在书法的真空世界里,我们还要呼吸各种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精神元素。
程利书法
发表于 2010-7-2 15:40
第三,独特的审美观是风格形成的决定性条件,也因此造就了风格的千差万别。例如,罗丹认定“动”是宇宙的真相,惟有“动象”可以表示生命,表示精神,表示那自然背后所深藏的不可思议的东西。这是罗丹的世界观,这是罗丹的艺术观。而这决定了罗丹苍劲而古拙的风格。再比如,苏轼曾提出“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审美理想,他认为以藏筋力于圆劲浑厚之中的作品为优,而以锋芒毕露、棱角外显的作品为劣。而苏轼的书法创作便非常鲜明地体现了他的美学主张,形成了圆劲有韵、肉丰骨劲的美学风格。寻找风格的突破口,必定是艰辛的。千百年来,无数书家为此而殚精竭虑,但有时得来全不费功夫。他们有意为之,得之却在一念之间,让人尽享“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快感。也因此留下了许多美谈。王羲之对鹅情有独钟,并从中得到启发。他认为鹅游于水,前后左右灵活自如,体态优美,可以作为书法用笔上的借鉴。这是法于自然。另外,法于古人也可以通向风格的突破口。我们说以古为新便是这个道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在临法帖时总是会有意或无意地寻找自己喜欢的风格来临,久而久之,功力日深,独特的书法线条意识便聚沙成塔,这应该是风格形成的最简单方法吧。因为它是人力可为啊。
第四,良好的心态是风格形成的催化剂。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也强调:“游心于淡,合气于淡,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道家教人顺应自然,以淡泊宁静的心态去面对人生。正因如此,道家树立了智慧的高峰。其实古人学书大多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也便能心无旁骛以至佳境。蔡邕说“欲书先善怀抱”,欧阳修则有“学书为乐”之说,苏轼在其《墨玉堂记》说“无所役其心智,则以书自娱”……真是千古名言啊!可现在很多书家以及书法爱好者却不以此为鉴,奉行名利至上,真如启功先生说的真“较上劲了”。他们剑走偏锋,浮躁不堪,尽跳梁小丑之能事,极阿谀奉承之高招,无疑是狼爱上了羊。他们所创的风格不是一种美,不是我赞之的病态美,而是一种宣泄,或者说精神粪便!他们忘了书法创作的最高目标是要做到“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孙过庭语)。有了上帝便有了魔鬼,有了儒家便有了奴家,而今日之书法远离了儒家,却没有抛掉奴性,反丧失了人性。是谁摸了当代书法的乳房?是这么一小撮人物。呜呼哀哉!
第五,有悟性又能得机缘,是风格形成的最终因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文学的灵感。它实在难以说清,真是“道可道,非常道”。我们设若把前面三个因素比作是百分之九十九汗水,那么这个因素就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它看似无关紧要,可没这种东西,花是结不了果的。你只有悟道了,然后朝这个方向一直走去,直到完善,风格才最终形成了。
古人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善五学问。倘我们从书法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也是行得通的,改为一天赋二机遇三人脉四精勤五学问,缺一不可。要成为经典书法大家,谈何容易呀!可时下,一些人一出名便自称或被称是什么书什么体了,俨然一副大家气象。也难怪,他们把那种所谓的风格无节制地膨胀为一种高度了,结果得出这样的逻辑:有风格就是大家,我有风格所以我是大家。
程利书法
发表于 2010-7-2 15:43
吴冠中曾说,艺术分两类,一个是小写,悦人耳目,另一个是大写,动人心魄。他还说,水管里流的都是水,血管里流的都是血。
好的艺术品都是用的真情,即使去掉先生头顶之上的各种光环,我依然认为,他的书法作品是符合生命的创造性、耐读性以及自然美的。
程利书法
发表于 2010-7-2 15:44
论船公先生所著全编,三百余卷之多。经使子集,蔚一代奇观。
承其后者,勿徒争门户异同,汉详名物。宋主义理,各在师承。
总不外古大儒根底实学。修节超,交相自立,以毋负老尚书,
创建初心。四时佳境,登斯堂也。尚共矢晨昏绳敏,出建功勋。
程利书法
发表于 2010-7-2 15:45
艺术不能不植根传统,但应以抒发自我、有所创造为旨归,书法也不例外。
从这一点上来说,先生是成功的。
渝人帮发帖机
发表于 2010-7-5 21:43
作为一个伪球迷~~顶你一个~~因为德国的胜出~阿根廷的出局~给我这个压冷门的外行带了财富~剩下的比赛越来越难压了~~
苏斌
发表于 2010-7-6 15:47
很好!!!
戴思凡
发表于 2011-4-2 10:15
很多书画家的通病就是,老觉得艺术是无价的。在此我奉劝一句忠言---可别这么想了!艺术有价,这个世界上啥都有价,包括爱情!你要说你那艺术无价,上帝听见都会笑出声来。
很多收藏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的作品有人掏钱买,那是对你劳动的认可和尊重!”不信,你拿张字画去市场换萝卜,你看人家要不?
大鹏堂
发表于 2011-5-1 13:46
长海拍浪说不尽,何如纸上起墨潮。
大鹏堂
发表于 2011-5-1 14:34
房地产经济的泡沫导致很多地方的楼盘价格高居不下,文艺作品的泡沫文化导致多数作品缺乏内涵,那么书画市场的泡沫可能会直接导致虚高的价格。这是我们所必须面临的问题,书画市场异常繁荣,有人说是物质文化的充足及市场经济的大开放导致精神文化的需求激增,书画作为文化的精神支柱,必定产生了书画市场的繁荣。难道这种繁荣的景象不会存在泡沫文化吗?这值得人们深思。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名人效应”,所谓的“名人”有两层含义,一是“书画名人”,一是“名人书画”,书画名人的作品高居市场前沿这无可厚非,毕竟其艺术作品得到了鉴赏家的赏识及经受了市场的考验,其价格一路飙升有情可原,那么名人书画的价格也高居不下,是不是就是“泡沫文化”作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