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举办“颂杨震,促廉洁”海内外书画作品征集活动
陕西潼关“颂杨震,促廉洁”海内外书画作品征集启事
杨震,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省潼关县安乐乡水峪口村)人。长期从教,人称“关西夫子”。五十岁入仕途,官至太尉。他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途经山东昌邑(今巨野县)时,县令王密因感杨的举荐,晚上揣十斤黄金于驿馆拜见杨震。杨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何?”王说:“暮夜所遮,无人知晓。”杨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说无人知晓?”王密羞愧而退。后人因此称其为“四知先生”。杨震死后葬于潼关县高桥乡四知村东。
今年是杨震逝世1886周年。在全球杨氏宗亲会的鼎力支持下,潼关县委、县政府2009年在杨震墓址开工建设杨震公祠(廉政教育基地),并将其作为今年的重点项目之一。为配合杨震廉政教育基地建设,大力弘扬廉政文化,特举办本次征集活动。
一、支持单位
北京华夏清风书画艺术院、陕西清风书画协会、渭南市纪检监察学会
二、主办单位
中共陕西省潼关县委、潼关县人民政府
三、承办单位
中共陕西省潼关县纪委、潼关县文体事业局、潼关县书法美术协会
四、协办单位
中共潼关县委宣传部,潼关县财政局、矿产资源管理局、文物旅游局、广播电视局、杨震文化研究会
五、征稿要求
1、凡年满18周岁的海内外书画家及爱好者均可投稿;2、作品内容以历代颂扬杨震的诗文联句等为主,欢迎自撰内容,其他反映廉政建设的题材亦可(参考内容附后);3、作品以中国画、毛笔书法为主,风格不限,尺幅以八尺内竖式为宜,草、篆请附释文;4、应征作品需在背面右下角用铅笔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职务)、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号码等,并另附200字内的简介;5、每人限1—3件,无需装裱;6、诚邀书画名家题贺,惠赐墨宝;7、本次征集活动不收任何费用;8、入选作品的所有权及使用权归主办方所有,凡投稿作者均视为认同征稿启事的各项规定。
六、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10年9月3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七、投稿地址
来稿请寄送陕西省潼关县纪委,邮编:714300,
联系人:王琦,
联系电话:0913-3824000、13992337681 。
八、作品用途
本次征集作品经专家评审后,组织举办大型反腐倡廉书画展览;遴选部分作品在杨震廉政教育基地展厅长期悬挂;精选部分书法作品勒石刻碑,建立碑廊。
九、作者待遇
凡入选展览、碑廊作品的作者名单在相关媒体上公布,寄发参展(入选)证、收藏证书,并赠纪念品一份。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共陕西省潼关县纪委。
2010年5月 本帖最后由 min 于 2010-6-7 16:02 编辑
书写参考内容
一、联语
1、清白传家。
2、年高德邵。
3、廉垂四知。
4、四知遗风。
5、潼亭浩气,昌邑清风。
6、志除三惑,心慎四知。(《隋书·韦世康传》)
7、日勤三省,夜惕四知。(《贤文》)
8、文章报国,清白传家。
9、清白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10、四知传家永,三公世泽长。
11、一堂留正气,四知仰高风。
12、卞和三献玉,杨震四知金。
13、承传弘农祖德,恪守四知家风。
14、一门文武五进士,历代院台三翰林。
15、晋文退旅避三舍,杨震辞金畏四知。
16、盖世英雄推三相,清白传家守四知。
17、三献卞和尝泣玉,四知杨震固辞金。
18、心之清白同杨震,事不糊涂似吕端。
19、谦恭处世严三畏,清白传家守四知。
20、槐市遗风留善政,潼亭贻迹尚堪书。
21、槐市墨香逐逝水,牛谷弦韵付流莺。
22、四知遗训家声远,三相流芳世泽长。
23、四知金到虽麾去,已是人间入耳贜。
(清·赵翼《入耳赃》)
24、关西衍派,经纶盖世推三相;
弘农发祥,清白传家守四知。
25、秦岭逶迤,人杰地灵出名儒;
黄渭浪涛,物华天宝有良臣。
26、四世三台鼎,千秋两清节。
27、望云乐放雀,报李得衔环。
28、忠信交朋,曾参每日思三省;
清廉拒赂,杨震居官畏四知。
29、秉公执政,治世须凭三尺法;
律己惠民,为官牢记四知风。
30、眼里有余闲,登山临水觞咏;
身外无长物,布衣素食琴书。
31、温泉源远,三相家风传万代;
溪水长流,四知世泽垂千秋。
32、四知拒金,千古佳话成典故;
门生三千,桃李遍地多贤良。
33、执政为民,勿忘三省心常泰;
秉公办事,牢记四知品自高。
34、亲民爱民维民护民,十分怜民;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谁人不知。
35、潼亭浩气恒标史,东莱善政尚堪书。
36、家传三畏承先哲,世守四知启后贤。
37、一心为公三餐食素五更拒金天下震,
两袖拂清四知诲后九州美名久传扬。
38、善报恶报,速报迟报,终须有报;
天知地知,神知鬼知,何谓无知。
39、经纶传汉书,缵绪承禧,仰高曾声名北斗;
清白耀今昔,绍闻衣德,开奕叶步武云霄。
40、苍生父母也,曾尽孝乎,常须三省;
胥吏雇佣耳,能持廉否,莫忘四知。
41、杜少陵广厦虚怀,何如一厂蔽人,实惠独能留下里;杨伯起辞金雅量,尚待四知克已,真诚终觉逊先生。
42、希盛唐名贤之聚三眷,肯构肯堂千百世光辉俎豆;体吾家先正之铭四知,为兮为冶亿万年清白云礽。
43、杨震辞金午夜,仲山饮马投钱,启圣倾家助饷,光颜拒美陈情,历代廉荣堪景仰;
繁森沥胆藏区,裕禄呕心秉政,长霞镇恶安良,金
印领头创业,当今典范永流芳。
44、以廉弘志,前贤有报国情怀,在仲淹文章、于谦诗句;
因正立身,吾辈望为官风范,胜司城辞玉、杨震却金。
45、青天府尹,官铡民铡王侯亦铡,狗头龙首有何异,一贪即成腐;
四知太守,你知我知天神皆知,一钱千金无甚别,唯清才是廉。
二、诗词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杨震
宋·林同
尚自畏四知,於亲岂忍欺。
种蓝有助者,拔去不妨奇。
关西
唐·胡曾
杨震幽魂下北邙,关西踪迹遂荒凉。
四知美誉留人世,应与乾坤共久长。
杨 震
唐·周昙
为国推贤匪惠私,十金为报遽相危。
无言暗室何人见,咫尺斯须已四知。
无题
明·李汰
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贫。
莫言暮夜无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
咏杨震
岳檀
世人皆浊尔思清,品峻才高孕祸萌。
夜半却金神亦惧,天公不语愤难生。
辞金台
邑人 陈祖实
气爽天清别有春,辞金台上草蓁蓁。
野花尽解杨公意,挺立东风不著尘。
题四知台
提学副使 薛瑄
人间无处不天公,却笑黄金暮夜中。
千载四知台下路,至今犹自起清风。
无题
邑痒增广生 刘欲尹
旧踪荒茫草木深,四知台下动幽吟。
却金当夜知多少,博取芳名遍古今。
无题
邑痒廪生 翟次木
寻常看月亦徘徊,不似今宵霁色开。
应是杨公监皓魄,千秋重会却金台。
杨 震
赵孟俊
从来廉吏善持身,劝业励耕思福民。
拒贿戒贪傳逸事,世称杨震四知金。
咏杨震
孙皖樵
志洁行廉孰与同﹖为官清正仰高风。
四知拒贿惭贪吏,报国怜民百代崇。
清官赞
四知杨震故辞金,廉政高风播令名。
汉代有官清似水,不收一两白花银。
杨震却金说“四知”
门人馈赠夜阑时,太守推辞说“四知”。
“子我天神”安可骗?清白自好切无欺。
关中十首(其一)
明·张瀚
夫子关西杰,脱迹湖城隈。
四知心不负,三疏祸成胎。
谮言君未悟,大鸟空遗哀。
拜杨伯起墓道
清·王士祯
悠悠关内路,驱马桃林塞。
归鸟岳祠边,长河远天外。
大鸟下潼亭,落羽今犹在。
夕日荐频繁,愁心逐征斾。
吊杨伯起墓
明·张维新
洒酒松丘下,俨然见汉官。
黄金一土苴,白日此胸肝。
节峻华峰削,风清陇树寒。
尔名堪立懦,百代碣重刊。
致法制工作者·五律
宣信树
奉公怀赤胆,克己绝情私。
正气祛三惑,清风续四知。
安民维乐土,报国运才思。
手举锤镰进,豪吟护法诗。
颂关西孔子杨震
马培芝
关西孔子铸辉煌,筑室校书乐趣长。
三鳝书堂传百代,四知美誉颂八方。
光明磊落耿直性,开馆讲学桃李芳。
直谏当朝遭陷害,忠良千载盛名扬。
四知台
邑人 陈之枫
傍城小筑傲层岑,一夕登临万古心。
应使人间无黑夜,何曾眼底有黄金。
宦囊洗拂秋天净,月色皎洁道气深。
缭绕清风台下起,透入两袖到如今。
四知台
县丞 高蒿
关西正气满东莱,古迹仍余土一坯。
皓月年年明午夜,清风岁岁起高台。
断碑残阙留红泪,荒础凄清饱绿苔。
莫怪遗基多枳棘,而今还恐故人来 。
诗一首
邑令 周来邰
作吏今来凛四知,凭栏极目欲神驰。
瞻光争似初晴洁,清节能祛暮夜私。
终古冰心同皓魄,千秋黔首仰风恣。
登临想慕情难尽,遗爱空瞻千古碑。
题四知杨夫子(四首)
知县 党丕录
(一)
汉国山河尽,冰操凛未休。
却金严暮夜,遗像重千秋。
梁月留颜色,帘风想素修。
灵心不可灭,一梦识荆州。
(二)
故址苍茫地,翻然庙宇深。
志同人慕古,清回像遗今。
汗简荣清史,芳躅残夜金。
几多临拜者,销尽不才心。
(三)
不识黄金贵,肃然惕四知。
期求清夜慊,岂为故人私。
祠貌亡还在,芳名久更宜。
草莱今已阙,堪慰梦时诗。
(四)
世尽金交厚,我师殊不然。
一挥清祖古,独抱百年全。
名启昌城重,心同汉日悬。
祠减懿范在,凭吊满花笺。
谒四知祠(三首)
知县 陈文
(一)
义利几微谁勘破,辞金太守是吾师。
一言正正祛邪媚,半夜冥冥□主持。
名赫关西光古史,行高东汉播今时。
我生有幸依祠下,愿共先生谨四知。
(二)
故人何自落,天地本无私。
惟能慎独党,便是致良知。
却金厉坚节,青泪流余辉。
后来尹兹者,仰瞻自得师。
(三)
看□鸣琴三历时,四知之外后何知。
一官忽报终天恨,百姓空怀父母恩。
天上凄寒谁到宿,河边风木自凄悲。
更惭疲瘠无能树,敢系潍滨去后思。
无题
推官邑人 刑瓘
百尺杨台枕古城,昔人曾此播余清。
断碑剥落苔还蚀,遗址萋迷草自荣。
暮夜几回思往事,寒谭千世仰孤明。
闲来蹑履凌危顶,爽风无端两腋生。
无题
邑令 党丕录次韵
万方逸事重岩城,一夕能留万代清。
心上只期天不愧,人间已播世为荣。
肯遗暮夜千年晦,独驾冰轮孤月明。
乘暇登临凭吊切,我公今日尚如生。
无题
都御史邑人 翟瓒
独忆关西子,犹存汉代名。
黄金辞故旧,暮夜见平生。
台耸云霞近,祠虚燕雀鸣。
栖迟凉月下,感慨有余清。
无题
御史邑人 孙梦豸
数尺荒台土一丘,杨公曾次见经留。
四知侃侃言犹在,千载悠悠颂不休。
往事有怀天色暮,遗踪偏爱月明秋。
世风日下清风远,谁复同心作侣俦。
无题
邑首贡 史如迁
何处风光拂面来,相传汉使夜登台。
陲亭有我星河丽,官署无人天地开。
潍水长流清月影,莱山高献万年杯。
存心自问古今事,翘首关西念几回。
送孔秀才游河北
宋·欧阳修
吾始未识子,但闻杨公贤。
及子来叩门,手持赠子篇。
贤愚视所与,不待交子言。
又文谐律吕,子行洁琅玕。
行矣慎所游,恶草能败兰。
壬辰春上冢五首之一
宋·刘克庄
忆昨隆乾致太平,诸贤耸听凤先鸣。
奏篇不愧登瀛选,拂袖难留出昼行。
当日伯夷兄弟瘦,至今杨震子孙清。
定知千载蟆陵路,尚有行人酹董生。
潼关驿亭
唐·薛逢
河上关门日日开,古今名利旋堪哀。
终军壮节埋黄土,杨震丰碑翳绿苔。
寸禄应知沾有分,一官常惧处非才。
犹惊往岁同袍者,尚逐江东计吏来。
送尉侄
宋·刘克庄
忽有先驱至,相迎看武夷。
尉尤去民近,汝勿叹管卑。
不必求三步,惟当戒四知。
要令人刮眼,云是挺之儿。
四知堂
两袖清风传四知,三堂济世解民危。
持恒不敢沽名利,怀远当教慑虎貔。
修合无人天有数,行为可鉴史何私。
关西孔子音容绝,槐树遗风共日熙。
鹧鸪天·颂廉政
洪忠孝
常说官清民自乐,古今廉吏世之师。精忠秉政勤三省,直道拒金畏四知。权可弃,狱能羁,一腔正气撼须弥。高风亮节丹心照,留得馨名青史垂。
范阳王挽词二首
唐·宋之问
贤相称邦杰,清流举代推。
公才掩诸夏,文体变当时。
宾吊翻成鹤,人亡惜喻龟。
洛阳今纸贵,犹写太冲词。
赠秩徽章洽,求书秘草成。
客随朝露尽,人逐夜舟惊。
蒿里衣冠送,松门印绶迎。
谁知杨伯起,今日重哀荣。
送杨燕之东鲁
唐·李白
关西杨伯起,汉日旧称贤。
四代三公族,清风播人天。
夫子华阴居,开门对玉莲。
何事历衡霍,云帆今始还。
君坐稍解颜,为君歌此篇。
我固侯门士,谬登圣主筵。
一辞金华殿,蹭蹬长江边。
二子鲁门东,别来已经年。
因君此中去,不觉泪如泉。
题关西夫子庙碑
邑令刘育杰
苍苍山之松,劲节傲寒冬。
谁堪比拟者,怀古想弘农。
弘农有伯起,万古称夫子。
秉性清而刚,至今尚不死。
某年守东莱,便道过杨台。
古人令昌邑,昏目挟金来。
挟金赠太守,殷勤酬故友。
旁顾四无人,何妨开利薮。
太守独精纯,暗室见天真。
唯知节义重,视金等埃尘。
天地本无私,尔我孰可欺。
掷金却不受,霜冷夜深时。
夜准关霜节,墨冷夜深时。
一念判正邪,芬芳遗民重。
越今几百载,浩气仍如在。
建祠兼立碑,遗爱留东海。
我来今海东,穆然仰高风。
风高太守祠,碑久卧泥中。
残缺成三四,徒见曩时泪。
检点旧碑文,湖涂不成字。
某某思修补,勿忍同石鼓。
作诗志不忘,愧我诗不古。
关西有仪型,千秋一片情。
吟成十二韵,枝上月三更。
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彭新实
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
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
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
舟泊常依震,湖平早见参。
如闻马融笛,若倚仲宣襟。
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
水乡霾白屋,枫岸垒青岑。
郁郁冬炎瘴,蒙蒙雨滞滛。
鼓迎非祭鬼,弹落似鸮禽。
兴尽才无闷,愁来遽不禁。
生涯相汩没,时物正萧森。
疑惑樽中弩,淹留簪上冠。
牵裾惊魏帝,投阁为刘歆。
狂走终奚适,微才谢所钦。
吾安藜不糁,汝贵玉为琛。
乌几重重缚,鹑衣寸寸针。
哀伤同庾信,述作异陈琳。
十暑岷山葛,三霜楚户砧。
叨陪锦帐坐,久放白头吟。
反扑时难遇,忘机陆易沉。
应过数粒食,得近四知金。
春草封归恨,源花费独寻。
转蓬忧悄悄,行药病涔涔。
瘗夭追潘岳,持危觅邓林。
蹉跎番学步,感激在知音。
却假苏张舌,高夸周宋镡。
纳流迷浩汗,峻趾得嶔崟。
城府开清旭,松筠起碧浔。
披颜争倩倩,逸足竞骎骎。
朗鉴存愚直,皇天实照临。
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
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
畏人千里井,问俗九俗箴。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葛洪尸定解,许靖力难任。
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
杨震夜拒送金人
大儒之辈卧弘农,廉吏诤臣览典经。
弟子源源浇孟镇,关西孔子活奇灵。
将军邓骘荐才英,步入仕途小县令。
东汉延光任太尉,九卿官府步田耕。
赴莱嗣就陟登中,王密怀金夜临营。
擅自获银熏欲利,何失重望路无行?
高节律已美操情,受佞累累谮离庭。
罢免含冤回故土,洛州饮鸩暮阳亭。
廉政赋
姚平
中华吏治,殷鉴不远;官为民仆,民为邦本。大禹治水十三载,旨酒不尝;晏婴穿皮三十年,敝裘不换。召公主政,憩甘棠而恤民情;子产明典,铸刑鼎以代竹简。忧国忧民,克勤克俭。以天下为己任,为民间所仰览。今之浊吏,适得其反。
思想领先,道德作柱,仁心智宅,礼门义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见民监之可畏;两肩明月,两袖清风,乃自律其如束。杨震拒金,乃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成龙养廉,真个民服官服,口服心服。包拯严辞端砚,投之于河;海瑞峻拒官礼,献者受辱。悬鱼以示警,拒贿以纳福。由于居官养廉,名垂千古;是以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公生明,廉生威,情牵化外;言必信,行必果,策在中央。贪腐为灾,事涉国之衰败;清廉是福,官系政之健康。着力反贪,朱元璋大开杀戒;决心倡廉,毛泽东严整纪纲。体制有洞,贪官成帮,已是法难责众;监督乏力,处置不严,更加造成祸殃。是以F•B必须严处,廉洁更要提倡。
流光消逝似梦,往事并不如烟。国初刘青山、张子善,临刑有悔;今朝胡长湖、成克杰,到死不怜。局设红楼,赖昌兴纳贿,拉干部下水;阴筹黑幕,***营私,挪社保捞钱。不反腐难于治国,不倡廉何以惩贪。是以抗尘雾而立节,哲人钦竹;出污泥而不染,君子爱莲。从严治党,必须立法;以德治国,急待倡廉。
古今清廉人物颂
汤德懋
听我长歌说事由,清廉人物古今讴。一钱太守夸刘宠,人送百钱决不收。二不尚书范景文,贴门六字拒相求。三汤巡抚誉汤斌,豆腐清汤食入喉。四知刺史传杨震,磊落光明正气通。五代清郎五十年,从无收受袁常修。六尺晏婴真节俭,犹穿川载敝狐裘。七面上疏包文拯,弹劾权妍熟可俦。八连上海南京路,拒腐不沾品质优,九卿召父称信臣,兴利为民治有谋。十府应天尊海瑞,一生嫉恶总如仇。两袖清风颂况钟,为民除害解民愁。十年财政歌刘晏,律己廉勤展大献。万州荣怀焦裕禄,献身兰考治沙丘。百送温馨孔繁森,藏家活佛美名留。千石颖川赞黄霸,治行天下第一流。万言书上彭德怀,万丈光芒贯斗牛。伟人怀念邓小平,世纪伟人誉全球。清廉人物说不尽,高风亮节炳千秋。优良传统继发扬,学习加强争上游。倡廉反腐兴亡系,不靖妖芬誓不休。传语T•W违法者,洗心革面早回头。 em1em1em1 本帖最后由 王燕 于 2010-5-22 13:47 编辑
文章报国,清白传家。
支持闵先生!! “情系国税”全国书画作品大赛征稿启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税务文化体系,积极推进税务文化建设”这是全国税务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近几年,杭州市萧山区国家税务局对税务文化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推出了以“国税文化十景”为代表的国税文化,被杭州市纪委定为“清风之旅”廉洁教育专线十七个参观点之一。2009年全国纳税服务工作会议在萧山召开,萧山区国家税务局借此东风,把“纳税服务、国税文化、廉政教育”有机结合,努力打造服务优质、文化丰蕴、廉洁高效“三位一体”的萧山国税品质。
“翰墨吐芳华,丹青寄深情”。本次大赛将紧密围绕“弘扬国税文化,丰富服务内涵”的宗旨,通过活动全方位地繁荣国税文化,提高税务人员和办税人员的综合素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最终达到“和谐征纳关系、广交天下朋友”的目的。
一、大赛主题:税收·发展·民生
二、主办单位:
中共杭州市萧山区委宣传部
杭州市萧山区国家税务局
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
三、承办单位:
湘湖美术馆
谷穗书画社
四、奖项设置:
一等奖2个,每位奖金8000元;二等奖4个,每位奖金4000元;三等奖10个,每位奖金2000元;优秀奖20个,每位奖金1000元;入选作品100件,赠送《国税书画精品集》一本。
评委由国内著名书画家7-9人组成。
五、征稿事项
1、征稿对象:面向全国国税系统税务工作者、国税廉政监督员、国税办税人员;特邀部分领导和书画名家参加展出(不参加评比)。
2、稿件形式:中国画、毛笔书法。
3、征稿要求:
(1)题材内容:以“税收·发展·民生”为主题,内容健康,情趣高雅。
(2)规格:四尺整张内(136×68cm)以竖式为宜,免裱装。
(3)每件作品背面右上角须用铅笔注明作者姓名,并另附页提供以下信息:作者姓名、性别、年龄、详细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号码、作品释文、艺术简历、单位名称及职务(廉政监督员、办税人员请另行注明)。
(4)作品落款与作者提供的身份信息必须一致,组委会将根据这一信息做好收稿登记、评审、入展、编集、发放证书和奖金等工作。
(5)主办单位对参赛作品拥有展出、宣传、结集出版、收藏等权利。
(6)作品免收参评费,邮费自理。无论是否入选,投稿作品一律不退。
六、征稿时间和投稿地址:
1、投稿截止日期:2010年9月20日(以邮戳为准)。
2、投稿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心中路1058号国税大楼508室“情系国税”全国书画作品大赛组委会办公室。
邮编:311201
联系人:萧 宏 电话:0571-22826599
任妙娟 电话:0571-22826195
七、裱装、展出及书集出版:
入选作品进行统一裱装,在杭州湘湖美术馆展出,大赛邀请一至三等奖获奖人员参加展览开幕式及颁奖仪式,入选作品及特邀人员作品出版《国税书画精品集》。
“情系国税”全国书画作品大赛组委会
2010年5月20日 18966876442 {:1_203:}{:1_193:} [寻山梦海·神岭湖杯”全国第二届国花绘画、书法大赛征稿启事
转自中国书画报
牡丹和梅花已作为我国的候选国花。2008年我们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届国花绘画大赛。为弘扬光大国粹艺术,经国家有关文化部门批准,在全球华人中国书画艺术家间展开“寻山梦海·神岭湖杯”全国第二届国花绘画、书法百强名家评选大奖赛活动。
主办:北京中协文化发展中心、政协山东省威海市委员会
承办:威海市荣成神岭湖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 荣成市寻山梦海旅游总公司
主持策划:中外名家书画院、中国东方名人书画院、华视文化交流中心、台湾昱品文化艺术公司
支持单位:《中华美术》杂志、中国书画报、书法报、人民政协报、中国艺术网、新华××、中新网
评委主任:冯骥才、宋雨桂、王绣、王成喜、朱铭
参评资格及作品范围:国内外华人优秀中国书画艺术家(不分会员级别、资质,只重作品水平),参评作品为国画、书法两种。国画包括山水、花鸟、人物、禽兽等(写意、工笔均可)。书法篆书和草书要附释文。规格为斗方和四尺整纸以上(每人2幅),最大不超过八尺整纸(只收精品,谢绝应酬之作)。
报名须知:1.每位作者报一项,也可两项(国画、书法)同时报。
2.在作品背面右下角用铅笔写明姓名、通讯录地址、邮编、电话,另附200字内简介、二寸近照一张。文责自负。
3.本次大赛不收任何费用。
4.投稿自中国书画报见报之日起至2010年7月31日止,以当地邮戳为准。
评选规则及奖励办法:
1.组委会将组织著名专家、学者组成评委会,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和权威性、准确性的原则实行无记名投票评选方式,由公证机关监督、公证。
2.评委会将从参评作品中评出10名获大奖作者,授予“中国当代十佳书画家”称号,奖励每人10万元神岭湖画家苑购房售画卡;二等奖20名,奖励每人5万元神岭湖画家苑购房售画卡;三等奖70名,奖励每人1万元神岭湖画家苑购房售画卡。以上100名获奖书画家,均授予“中国当代书画百强名家”称号。优秀书画家100名,办法高级奖品和荣誉证书,并免费在《中华美术》杂志、新华××、中新网刊登作品及简介,并免费聘为威海·中华美术研究院院士。
3.获十佳称号作者和部分百强名家将邀请参加在山东威海市荣成博物馆举办的展览颁奖活动,由全国政协等领导颁奖,并到企业举行大型笔会和渔家乐旅游活动,组委会还将帮助作者推荐作品到台湾展销,签订作品长期海内外销售协议
4.本次大赛将对获奖作品编辑出版大型精装画册,公开发售,获奖作者每人赠送一本。
说明:A.为保证评选结果公平、公正,暂不公布评委名单,待评选结束后另行公布。B.获奖购房卡可转让。
“寻山梦海·神岭湖杯”全国第二届国花绘画、书法大奖赛组委会
汇稿地址:(264200)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戚家夼87号西门706室组委会收
咨询电话:0631-5325163(传真)、13013586869 作品内容要求积极向上,反映祖国新貌、国泰民安,体现和谐社会。作者须精心创作,作品尺寸应不小于(69cm×138cm ),不大于(200cm×200cm ),参展作品每人不少于2幅。请务必用A4纸或稿纸写清作者姓名、个人简介、近照1张(以备画册印刷发行),并附地址、邮编、电话号码,以便回寄。作品无需装裱,请用挂号信邮寄,以免丢失;凡参评作品均不退稿,其所有权归大奖赛组委会。
十三、奖项规定:
1、本次大奖赛设金奖2名,奖金10000元;银奖4名,奖金6000元;铜奖8名,奖金2000元;并设优秀奖50名(颁发获奖证书及精美泰山文化礼品)。
2、本次参展作品将在2010年7月28日在山东泰安展示评选,由特邀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优秀作品将于2010年下半年在北京、上海、天津、台湾等地巡展。
3、本次参展作品将集结优秀作品出版《中华泰山首届“泰山杯”书画大奖赛作品集》。
十四、其它待遇:
1、凡参展作者均将获得大奖赛作品集画册一套。
2、优秀作者将被特聘为民革中央画院泰山创作基专职书画家,并颁发证书。
十五、征稿地址:
作品请挂号寄至山东泰安市龙潭路中段首创传媒(民革中央画院泰山
创作基地组委会)收 邮编:271000
网 址 :http://www.mgzyhy.com E-mail:mgzyhy@163.com
电话:0538-6360898 赵伟
15053843788 邢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