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南
发表于 2010-5-2 08:15
1.1 – 0912 – 02 名称 :小混点
时间 :2009年12月 钤 :黄润南印
规格 :纵23 X 横34公分
载体 :毛边纸 墨 :红星墨液
笔 :周秒制笔 圳凤(中)
主题描述 :树叶为树木的重要部份,前人写树叶有很多概括的表现方法,小混点用于茂密和浓重的树叶,但树叶群组比大混点稀疏,一弯新月的形态缩小面积至小新月与大米点之间,通常用于表现比较远处的树木。首先用浓墨写树幹及树枝,然后用较淡的墨蘸较浓的墨,用侧锋从左至右的写出一笔,又一笔小新月形态与大米点的树叶群组。留意树叶群组之间的前后与虚实的空间感。 2010年4月7日润南 记于香港西贡鹿尾村
润南
发表于 2010-5-2 08:19
本帖最后由 润南 于 2010-5-2 08:20 编辑
1.1 – 0912 – 03 名称 :介字点
时间 :2009年12月 钤 :黄润南印
规格 :纵34 X 横23公分
载体 :毛边纸 墨 :红星墨液
笔 :周秒制笔 圳凤(中)
主题描述 :介字点是一种很常用的树叶表现方式,因为很多种现实中的树叶都属于这一类形态的。所谓介字点不一定是用‘介’字的四笔组成,可以用‘个’字三点与‘手形’五点混合写成,先写树幹,再写叶子。留意树叶群组之间的前后与虚实的空间感。 2010年4月7日润南 记于香港西贡鹿尾村
润南
发表于 2010-5-2 08:22
1.1 – 0912 – 04 名称 :平头点
时间 :2009年12月 钤 :黄润南印
规格 :纵34 X 横23公分
载体 :毛边纸 墨 :红星墨液
笔 :周秒制笔 圳凤(中)
主题描述 :平头点也是一种很常用的树叶表现方式,因为很多种现实中的树叶都属于这一类形态的。先用较浓的墨写树幹,然后用较淡的墨蘸较浓的墨从左至右的写出一条向上微弯的横线,代表一组的树叶,再由一组树叶构成多组树叶。留意树叶群组之间的前后与虚实的空间感。 2010年4月7日润南 记于香港西贡鹿尾村
润南
发表于 2010-5-2 08:24
1.1 – 0912 – 05 名称 :龙柏
时间 :2009年12月 钤 :黄润南印
规格 :纵34 X 横23公分
载体 :毛边纸 墨 :红星墨液
笔 :周秒制笔 圳凤(中)
主题描述 :龙柏的形态比较高大与茂密,这棵龙柏先用半浓墨写出树幹及树枝部份,然后在树枝上用较淡的墨蘸较浓的墨写出向上生长的树叶群组,树下面写上一把坐椅作为树的大小比例。留意树叶群组之间的前后与虚实的空间感。 2010年4月7日润南 记于香港西贡鹿尾村
润南
发表于 2010-5-2 08:27
1.1 – 0912 – 06 名称 :介字点(夹叶点)
时间 :2009年12月 钤 :黄润南印
规格 :纵34 X 横23公分
载体 :毛边纸 墨 :红星墨液
笔 :周秒制笔 圳凤(中)
主题描述 :这是介字点的夹叶点的一种写法,先用淡墨蘸半浓墨写上树枝及树幹的轮廓,用同一只笔,用淡墨蘸半浓墨写上一组,一组的树叶,留意写介字点的夹叶的叶子组合形态与介字点相同,只是叶子採用勾勒的方法而已。夹叶点一般用于间隔附近的浓密树丛,使树丛不会感觉太浓密,使观者透不过气来。夹叶点的另外一种用途是用来描写秋天的树叶,勾勒了树叶之后再上淡彩。 2010/4/29 润南 记于 北京东郊书房
润南
发表于 2010-5-2 08:29
1.1 – 0912 – 08 名称 :胡椒点(夹叶点)
时间 :2009年12月 钤 :黄润南印
规格 :纵34 X 横23公分
载体 :毛边纸 墨 :红星墨液
笔 :周秒制笔 圳凤(中)
主题描述 :这是胡椒点的夹叶点的一种写法,先用淡墨蘸半浓墨写上树枝及树幹的轮廓,用同一只笔,用淡墨蘸半浓墨写上一组,一组的树叶,留意写胡椒点的夹叶的叶子组合形态与胡椒点相同,只是叶子採用勾勒的方法而已。夹叶点一般用于间隔附近的浓密树丛,使树丛不会感觉太浓密,使观者透不过气来。夹叶点的另外一种用途是用来描写秋天的树叶,勾勒了树叶之后再上淡彩。 2010/4/29 润南 记于 北京东郊书房
润南
发表于 2010-5-2 08:32
1.1 – 0912 – 10 名称 : 攒三聚五点
时间 :2009年12月 钤 :黄润南印
规格 :纵34 X 横23公分
载体 :毛边纸 墨 :红星墨液
笔 :周秒制笔 圳凤(中)
主题描述 :陆俨少说 : “山礬等树的点叶法,实在是攒三聚五的变体,都由很多小组拼成。”先写树枝与树幹,再写树叶,留意这是点的组合,运用轻快弹跳的笔调,上下提按,连续写出一组树叶,再由多组树叶组成一棵树的树叶。 2010/4/29 润南 记于 北京东郊书房
润南
发表于 2010-5-2 08:44
予留
润南
发表于 2010-5-2 08:47
1.1 – 0912 – 12 名称 :山礬等树的攒三聚五点
时间 :2009年12月 钤 :黄润南印
规格 :纵34 X 横23公分
载体 :毛边纸 墨 :红星墨液
笔 :周秒制笔 圳凤(中)
主题描述 :陆俨少说 : “山礬等树的点叶法,实在是攒三聚五的变体,都由很多小组拼成。”先写树枝与树幹,再写树叶,留意这些树叶是点的组合,只是用勾勒的方式写出一组一组的树叶,再由多组树叶组成一棵树的树叶。 2010/4/29 润南 记于 北京东郊书房
润南
发表于 2010-5-2 08:50
本帖最后由 润南 于 2010-5-2 08:52 编辑
1.1 – 0912 – 13 名称 :竹叶(夹叶点)
时间 :2009年12月 钤 :黄润南印
规格 :纵34 X 横23公分
载体 :毛边纸 墨 :红星墨液
笔 :周秒制笔 圳凤(中)
主题描述 :陆俨少说 : “双钩竹,所谓铁钩锁唐,宋人多用之。”用45公分见毫的狼毫笔,用淡墨蘸半浓的墨,用轻快的笔调先写竹身,留意因为是比较等均的线条,所以在线条的运动中要靠自己的感觉,用隶书的笔法调整笔锋,虽然是轻描淡写,但可以看到笔锋在不断的调整,写完竹身后,再加竹节,在竹节的地方出小枝,然后在小枝上再加上竹叶,写双钩竹叶也要像写竹叶一样,有竹叶在空气流动中的走势。 2010/4/29 润南 记于 北京东郊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