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直平 发表于 2010-4-25 14:41

http://img.blog.163.com/photo/RTBt4sTe9_O1i7-WnTAL9w==/3450883214474309766.jpg

刘直平 发表于 2010-4-25 14:47

http://img.blog.163.com/photo/s0JknG0cNUtLQA5Y6GCjtw==/305963299685272950.jpg


阅读(6) | 评论(0) | 编辑 | 阅读全文>>
关于文章的两个小知识
2010-04-19 09:06阅读(7) 评论(0)
1.中老年人的好文章与年轻人的好文章基本要求有所不同:年轻人的文章只要做到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口中)所无即为妙笔。中老年人的好文章要求具备思想性,有嚼头;有可读性,有内容;简易适用性,文字不要太过生涩。三性相互关联,即为生花之笔。
2.关于六言句子:信手拈来之句,不须教给都会(不须教给含自学的意义)。
阅读(7) | 评论(0) | 编辑 | 阅读全文>>

关于教育问题与民声机制
2010-04-19 08:46阅读(9) 评论(0)
1.关于教育问题:教者不教,育者不育,所谓教者,谁来教育?教育包括学习的教育、工作的教育和生活的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教者不教给教育对象以工作和生活的知识,只单纯教给教育对象文化知识;育人者也这样,脱离本职工作,都是不行的。谁都应该来关心教育,教育工作者需要社会的关心。
2.关于民声机制:民声通过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吐和集体生活中的言论,将民意反映到国家单位、集体的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耳中才是正确的民声机制,不是要缠着国家单位、集体的领导不放,硬要这些领导立即下个什么即时的行政命令来解决问题。因为人人都是平等的,有的问题不能单纯地用行政命令来解决;由于有的问题比较复杂,需要时间来解决,所以要走正常的民声(生)机制,好领导听到民声就会立即作出反应,尽最大努力来逐步解决人民群众期待解决的问题。
阅读(9) | 评论(0) | 编辑 | 阅读全文>>

阿侬乱涂笔迹
2010-04-18 17:57阅读(5) 评论(0) http://static14.photo.sina.com.cn/middle/59924b9bx847ebe747aad&690






阅读(5) | 评论(0) | 编辑 | 阅读全文>>
查看所有日志>>

煮墨斋主 发表于 2010-4-26 15:40

祝贺许金学先生书法展圆满成功! 叶兄辛苦了!!
又是一位颇具才情的军旅书家,军营书法人才辈出。每当我看到军旅书家时,就会想起一串耳熟能详的名字:刘从明、张继、张维忠、张开、龙开胜、徐健、吴正前、谢少承、李有来、赵山亭、刘洪彪等军旅书家。许金学老师和他们一样也是当前最具活力的艺术家。纵观许金学老师作品,无论书画都非常精彩。其隶书取法上乘,格调高雅。崇厚朴,求大气,重创意,有想法、有风格,有张继的影子。其行草书用笔沉着稳健,线条既凝重老辣,又豪放雄浑,纵而能敛,放而能收;起笔果断,行笔稳健,收笔含蓄,运用自如。结体严谨不苟,且兼具南帖秀丽典雅、妙美冲和之长,更着意在气息韵致上古调新纳,绰约其神。其用墨浓淡相宜,行笔流畅,墨色浓重不失清雅,润泽不失空灵。在他的笔下,巧与拙、动与静、方与圆、中与侧、疾与涩、疏与密,圆通的空间与流动的体势,顿挫的美质与平和的气韵,表现得淋漓尽致,自然中含。这在作品中表现为丰富细致的用笔技巧、沉着畅快的行笔方式和典雅遒丽的艺术格调。
许金学老师的画构图新颖,别具一格,其笔墨非常简炼,浓淡枯湿,层次分明。其画古雅俊逸而意韵隽永,有静逸之气,富有个人风格,养眼养性。
如有可能,请赐赠作品零距离学习品味!谢谢!!!

怡情怡志 发表于 2010-4-26 20:54

em1em1em1赏读不断收获无限

为人民服务 发表于 2010-4-27 09:25

{:1_216:}em1

胭脂雪 发表于 2010-4-27 09:50

近年,军旅书画家的数量越来越多。更为值得专注的是,军旅书画家里面的高手更是越来越多,高手比率异常的高。这说明军队的整体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不同,人民解放军不再以原来一穷二白的面目在国人面前尴尬了。

透过这个现象,我们似乎可以深思一些本质的东西。舒适而稳定的个人生活使军旅书画家们有钻研的基础,而获得很多高级军衔领导们的偏爱也是军旅书画家水平普遍很高的客观因素。

戎马生涯不再是当时代军人们的全部写照,但金戈铁马的环境与军队刚毅不屈的精神,又给这些优秀的书画人才以雄强之美的滋养,军旅书画家成为我们艺术氛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金学先生书画兼长,单论书法,也是诸体兼善,各具特色,并且总体气韵协和,挥洒自如,个人风貌臻于形成。

祝贺许先生展览成功。

于立虎 发表于 2010-4-28 20:32

本帖最后由 于立虎 于 2010-4-7 23:31 编辑 大作慢品,

方知味道。。。。。。
于立虎 发表于 2010-4-1 01:59
余得见金学道兄“翰墨焦点”网展的饕餮大餐,

始于月首凌晨。

复拜观几次,

多有受益。


兄于隶法用功最深,

获绩最丰。

观网展评述,

褒扬之词于众楼层纷至沓来。

启功先生评论隶书有云:“写隶书不难在精工,

而难在脱俗。”

好的隶书作品应该具备“立心象”、“散怀抱”的主旨,

这要求书家在创作作品时应该蕴含深刻动人的思想感情,

并且富有鲜明个性的书写语言和赏心悦目的书写效果,

书法乃心物熔之冶之结晶,

做隶能出飘逸、厚重、险绝之化境千古不易,

能够糅合己意于字里行间亦非易事,

观兄前次获奖以及今次作品,

隶法已经形成或逐渐成熟了自己特立独行的表现线质和方法,

这种熟练的技法让书写成为一种随性的倾吐和宣泄

观者随线条的摆动而心绪跳跃,

呈现了极好的乐律激赏之美,

与此可见,

这种打破雄强霸悍而化为散逸冲淡的情愫,

实在是一种非常柔和的转身,

无疑这种转身是当下意义上的成功,

这种表达指向的是当下的书写语言和语境,

有现实存在的意义和深度借鉴作用。

但与我而言,

我除去褒奖这些兄已经捕获的成功与得益之外,

更加忧虑这种程式化的东西(已经确立的书写范式多少流于时风)于隶书的继续创作是否是为己所囿?

很明显隶书的风格范式千变万化,

如果存在的即是合理的,

余斗胆,

兄可以尝试张迁以外的碑帖,

古拙一路天真一路,

以此路之骨融合文人书法之韵致,

当有回峰赏月别有洞天的意趣。


至于行草书写,

酣畅淋漓***勃发,

线质很老辣,

用笔迅疾引人入胜,

感觉在笔力方面能够增强些许圆润散淡之感,

在作品的空间性和节奏操控上再增强一点,

作品的张力会获得长足提升,

感觉如此可以彻底抛却燥气充斥的陋弊,

让随性的书写发挥本真的情趣。


王原祁论画云:“画法与诗文相通,

必有书卷气而后可以言画。”

金学兄作画以书法的笔法如画,

其于书法之于画法上获绩良多受益匪浅,

因此笔下竹、石、荷等泼墨、宿墨交融有意境,

多有清气同时又有写心之境,

很多画法譬如竹叶与板桥用笔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千年前的唐代大诗人大画家王维创立了水墨画,

他提出的“画道之上水墨为上”的观点,

实际在强调水墨交融于绘画中的重要作用。

于己而言,

兄应该于学识涵养丰沛自我,

同时体会验证“水”至于绘画中的作用,

若假以时日,

大有可为。


以上拙言,

一孔陋见,

鲜有褒扬,

多陈陋弊,

于兄坦诚,

多有得罪。

倘使谬误,

希请斧正。

胡言乱语,

付之一笑耳!


                   宓斋主人于立虎拙识以上

于立虎 发表于 2010-4-28 20:32

本帖最后由 于立虎 于 2010-4-7 23:31 编辑 大作慢品,

方知味道。。。。。。
于立虎 发表于 2010-4-1...
于立虎 发表于 2010-4-28 20:32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请叶总及作者斧正!!!

白璧无瑕 发表于 2010-4-30 01:17

lou楼市泡沫漫到这里了????兄弟们,别太肉麻,好不好??

墨馨阁主 发表于 2010-4-30 08:12

em1em1em1
页: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查看完整版本: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 >> 北京·许金学(三届兰亭获奖作者,读帖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