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 发表于 2010-8-1 18:39

--希望多交流!欢迎多交流!

苏斌 发表于 2010-8-5 15:39

今生的偶遇,是前世的因;今生的偶遇,是来世的缘。
但我期盼在此刻了却我们所有的心愿,因为我们下辈子即使相遇,
--------------别忘记了今宵的浪漫!

钟飞诗墨 发表于 2010-8-10 23:38

买辆二手车,每年租不同的房子,周游世界,请朋友喝酒,谈恋爱,上EMBA。花光这100万,你才可能有自信去赚更多。况且,就算没赚到又怎样?丰富的人生比正确的人生美好!

大鹏堂 发表于 2010-9-11 12:27

真俗的人都不媚俗,正如真善的人都不伪善。媚俗之可恶,在“媚”不在“俗”。


反“三俗”,我赞成。庸俗、低俗、媚俗,当然该反。加上“鄙俗”和“恶俗”,变成“五俗”,也该反。比如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乱扔垃圾,就是“鄙俗”;端架子、摆排场、打官腔、拍马屁,则是“恶俗”。这些,都应该在反对之列。不过,牵涉到文学艺术,主要还是“三俗”,那就只反“三俗”也罢。

问题是为什么要反?这可得整明白了。否则,没准就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那么,“三俗”究竟坏在哪里?在“俗”吗?未必。就说“媚俗”。一个人,或者一个节目,一部作品,为什么要媚俗呢?是因为喜欢俗,或者本来就俗?显然不是。真心喜欢,那不叫“媚”。媚,是原本不待见,却要装喜欢。何况本来就俗,还用得着“媚”?直截了当表现出来就是。这样的“俗”,就不能叫“媚俗”,得叫“本俗”,甚至“本真”。

本俗不必反,也反不了,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陆游说梅花是“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其实萝卜也一样。你就是把它切开了剁碎了,变成萝卜泥,也还是萝卜味儿,正所谓“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俗如故”。真雅和真俗,都是骨子里的东西,谁也甭想改变。梅花之雅,萝卜之俗,都如此。它们,也都不需要“媚”。

再说了,“媚俗”不好,“媚雅”就好么?怕也不好。什么叫“媚雅”?酸文假醋,装腔作势,附庸风雅,故作高深。这些,都讨嫌,都恶心吧?为什么讨嫌、恶心?假。媚雅和媚俗,骨子里都是“装”,只不过一个装大爷,一个装孙子;一个装高雅,一个装低俗。说到底,不都是“披着羊皮的黄鼠狼”?

小曾 发表于 2010-9-15 10:12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新一届领导机构

主    席(1名):周志高

副主席(11名):

丁申阳刘一闻孙慰祖李    静(女)张    淳(女)张伟生

宣家鑫徐正濂徐庆华童衍方戴小京

主席团委员(27名):

马双喜王讯谟王良虎王国贤方传鑫卢辅圣 田金生田文蕙

刘庆荣孙    敏杨永健杨耀扬沈培方张    信陈鹏举陈燮君

郏永明周    斌 周敏浩郑振华胡卫平 晁玉奎郭舒权黄仲达

盛庆庆窦维春潘善助

阎仁杰 发表于 2010-9-29 15:41

由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教师“三笔字”书法大赛,是业内的一项权威书赛。在高手如林的全国教师书法大赛中,能够获奖已经难能可贵,能够获一等奖更是难上加难,能够连续三届获一等奖则可谓全国罕见!
可他偏偏创造了这个奇迹。
创造奇迹的他,却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师。
他叫王建业,是一名来自安徽省怀远县的新台州人。
他家境贫寒,经历坎坷:骑过黄包车,做过搬运工,在饭店当过服务员,在企业当过流水线工人……
当然,在他的履历中,也有过当“教师”的经历——他曾经在安徽省怀远县的一所乡下小学当过代课老师,而今,他在椒江一书法培训班担任指导老师。
一个没有教师资格证的“编外教师”,是如何创造全国教师“三笔字”书法大赛“三连冠”的奇迹呢?
颠沛流离,苦练书法
王建业于1977年生于安徽省怀远县的一个贫困家庭,1996年高中毕业后就踏上了谋生之路。
1997年,他到天津木板厂打工,在那儿铲树皮铲了一年后,又回到安徽,在饭店里当服务员。
2000年,他的堂叔来到台州骑黄包车。听堂叔说台州是个好地方,王建业便于2001年来到台州谋生。
首先,他来到路桥金清的一家灯厂打工,按每小时两块钱的报酬做着喷漆工;接着,他又来到椒江商业街的一家小饭馆打工,每个月的收入也就五六百元。
2002年7月,他回家结婚。婚后,他让妻子也来到椒江做洗碗工。
2003年,因为妻子要生产,夫妻俩回到安徽。王建业在当地一所乡下小学当起了代课老师。
2005年底,一起意外的事情打破了王建业平静的代课老师的生活:他的将近两周岁的孩子因病夭折了!
泪别伤心地,王建业重新回到台州。2006年,他在宏鼎公司当注塑工人;2007年,他在宝石公司组装缝纫机;2008年,写得一手好字的名声传开后,他开始受聘于一些书法培训班,当上了没有编制的“书法导师”……
尽管打工的生活颠沛流离,但是,他学习书法却坚持不渝。
他在宝石公司打工期间,记者曾上门探访。
他的“家”,租在椒江区洪家街道沙王村,房租每月一百多块钱。
环顾室内,房间不大,不到十平方米;设施不多,一床、一桌、一柜,外加一个简易的煤气灶台。床很破旧,只有一米宽。晚上睡觉,王建业夫妇挤在一块。床头柜也很简易,掀开布帘,能看到里面堆放着的书本、纸张和衣服。灶台上的厨具寥寥无几——王建业说,有了这个可供自已烧饭的简易灶台,夫妻俩一天的伙食,能够控制在10块钱以内。
房间里最醒目的,就是一张铺着书画毡的旧书桌了。
“床是朋友送的,这张桌也是朋友送的。每天晚上,我都要在这张桌子上,练上好几个小时的书法。所以,对于这张桌子,我也是充满感情的!”王建业说。
他不吸烟,不喝酒,不看电视,也没有其他什么娱乐活动。除了看看书法方面的报章杂志,他的业余爱好就是练书法!除了打工,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他都在这个小房间,心无旁骛地不断地练啊练。

阎仁杰 发表于 2010-9-29 15:41

心诚则灵,拜师学艺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也无论干什么工作,他都没有放弃对书法艺术的执著追求。
1996年,他苦苦临摹欧阳询的楷书。尔后,又相继临习《张迁碑》、《乙瑛碑》。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为了提升书艺,没有钱的王建业,却先后拜了四位名师为师,分别是方明、张乃田、单凌雁、倪进祥。
方明,既是安徽的著名书法家,又是合肥市人大常委会的老领导。
1996年冬天,17岁的王建业从《安徽日报》的“安徽书画坛”专栏了解到关于方明的书艺介绍后,便产生了拜师学艺的念头。可是,人家既是名人,又是领导,会收自己为徒吗?他心里直打鼓。
学好书法的强烈愿望,让他不再犹豫。他带上了三样东西:一是欧阳询的字帖,二是优秀书法作品剪帖本(14岁开始,他就养成了习惯:看到报纸上的优秀书法作品,就及时剪贴下来),三是介绍方明书艺的《安徽日报》。
辗转来到了方明的家门口,想按门铃,手伸出去了,又不敢按下。反复了几次,在门口足足犹豫了半个小时,他终于按响了门铃。
门开了,慈眉善目的方明出现在王建业的面前。
“你找谁?”方明问。
“我找您。我想拜您为师!”王建业一边说,一边跪了下来,给方明磕头。
方明被王建业的诚意打动了。他不但收下了这个徒弟,还以两幅书法作品相赠。
张乃田是安徽省书协的老领导。2006年,王建业去拿安徽省书协会员登记表时,就提出拜师要求。张乃田说:“等你的作品入选中国书协展览时,再收你为徒吧!”张乃田的话,让王建业倍受鼓舞,习书更勤。2009年元旦,王建业不但如愿以偿,而且还得到了张乃田的一幅书作:书能医愚。
倪进祥是北京的军旅书家。2006年10月,由中国书画研究院举办的“2006年中国书法百杰”表彰会在北京召开,倪进祥给王建业颁奖。领奖后,王建业提出拜师要求;倪进祥要他继续努力,并在2008年同意了他的请求。
因为王建业在外打工,跟上述老师见面机会不多。给王建业帮助最大的,当推同为新台州人的单凌雁。
2007年,王建业的老乡——安徽籍知名书家单凌雁来台州发展。久闻单凌雁大名的王建业喜出望外,登门求教,并正式跪地拜师。在单凌雁的悉心指点下,王建业书艺突飞猛进,频频入选权威“国展”。
天道酬勤,收获硕果
打工挣来的薪水极其微薄。
2009年6月,王建业夫妇收养了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生存压力更大了。妻子要带孩子,养家糊口的担子压在他一人身上。已经在书法培训班授艺的他,不得不利用空闲时间,再去干些骑黄包车、搬东西的体力活,以补家用。
即便如此,王建业还把节衣缩食省下的钱攒起来,用于学习书法的开支。
“除了笔墨纸砚的开销,我还订了《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青少年书法报》,按年度订的话,一次性开支太大;所以我选择了按季度订阅,四份报纸加起来,一个季度需要130多块钱!另外,《书法》杂志我也是每期必买的!”
“可以说,我挣来的钱,一半以上花在书法上了。没有妻子的理解和支持,我想搞书法创作,真是不敢想象!”
今年,王建业用积攒起来的比赛奖金,加上从朋友处筹得的借款,买了一台4100元的笔记本电脑。目前,打字还不熟练,但每次打开电脑,他首先要看的就是书法网站。
阅读报刊,浏览网站,一是为了提高书艺,二是为了参加比赛。
在王建业看来,参加书法比赛,不仅是提高书艺的有效途径,也是挣奖金的好机会。
2008年以来,他先后在中国书画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第五届“金鼎奖”全国书法美术大赛中获金奖,被授予“中国书法百杰”;在“文博园碑”中华名人第五届全国诗书画名家邀请展中获唯一特等奖;入展“皖军书法百强”,书艺在《书法报》上报道;作品入展中国书协、美协等单位主办的第一届、第二届中国·芮城永乐宫国际书画艺术节及2010年浙江省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王建业不但珍藏着这些证书,还将它们一一登记在册——用红、黑、蓝等不同颜色的墨水,抄录成一本《书法获奖入展入选记录》。
记者在记录册上看到:2008年,获奖26次;2009年,获奖23次;今年以来,已经11次。
“以前,我是看到比赛就想投稿;现在,我学会了选择,如果需要交参赛费的比赛,我基本上不参加了。”王建业说。
凭着扎实的功底,王建业成为书法比赛的获奖大户,并成了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开家网店销售书法作品,能改善生活和“以艺养艺”。

李科 发表于 2010-10-14 15:02

良师者,古人是,今人是,太多太多了,这种资源你可以得我也可以得,对大家而言是相对公平的。所以,对学书者而言,这“师”已经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怎么学和为了什么而学。这将是书法能走多久多远的实质性问题了。
不理解书法的本义,不去关注书法的传统,不懂得中国文化,都将离书法艺术越来越远。即使你身旁有现成的书法老师,也会受益浅薄,甚至扰乱耳目。
学书我想只要技法掌握了,便可把老师化成朋友,若是一味等待良师“指点迷津”,更是难以成正果!
学书在法,其妙在人。这话一点也不骗人!

苏斌 发表于 2010-10-21 11:14

现在学习书法的人很多,但学书得法的人并不多。君不见,学书未满十年的年轻人在展赛中攀桂折枝,而有些学书几十年的老先生则名落孙山。我认为,关键问题在学书方法上。我的体会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即情、勤、悟。“情”就是对书法用情要深。只有深深地爱着,才会有不竭的动力,才会孜孜以求,无怨无悔。这一点上面已经谈到。“勤”就是要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学习书法,对古代经典的吸收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需要十年磨一剑的韧劲;需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意志。从事创作时,需要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耐力;需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积累。“悟”在这三个字中最关键,也最难得。学书贵有悟,良好的悟性可以使书法学习事半功倍、层楼更上。悟从何来?从古代经典作品来,从姐妹艺术中来,从大自然来。古代经典作品是古贤心迹的流露,风格中蕴含其人格、修养、气质,品读其作品,要实现与古人心灵的交流,吸收其艺术思想和创作技巧,要作到这一点,必须有悟性。艺术又是相通的,从古到今,精一艺而博通百艺的艺术家不胜枚举,由书法来观照其他艺术,从其他艺术中汲取营养,都是艺术创作所必须的。这也必须*悟性。自然是人类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取法自然、剪裁自然、反映自然、顺乎自然是书法学习必须遵循的原则。自然得天趣,新意畅生机,善悟的人是大自然的宠儿。

苏斌 发表于 2010-10-21 11:15

有句老话说得很有道理,环境能影响人,环境还能改造人。不同地区的书友碰在一起,总要相互问起各自的学书环境。比如书法的氛围怎样、学书的条件怎样等等,这说明书法学习的环境对学书者影响很大。书友间的砥砺交流甚至竞争、师长的指点帮扶、领导的重视和关心、当地的文化氛围和群众的艺术素质都会对学书者带来影响。和谐的学书环境是取得进步的催化剂。像我所在的张家港市是个新兴的港口工业城市,文化底子相对薄弱,有一段时间还曾被人称为“文化沙漠”,可就是这么一个小地方,近年来就有5名书法作者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国家级展览中获奖11次。这个成绩就算放在书法重镇苏州,在五县市中也可算是凤毛麟角了。究其原因就是学书环境因素:当地缺乏书坛前辈,一帮年轻人穷则思变又无拘无束,学书取法丰富,风格多样又个性突出。同道间互相砥砺,共同提高,再加上当地领导为提升文化品位所给予文化艺术的大力扶持。这一切共同构成了和谐理想的学书环境,为书家走向成功注入了催化剂。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长海画院藏品---蓝田墨客张玮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