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a.xinhuanet.com/yincang/2011-08/09/xin_1530808091825890491939.jpg http://img4.artxun.com/img?sp=190f7b318df48ba614975085e0be2767&id=a6c329d31d55496129f372cce7e8a58f&s=c=cG5qOCI1MDktNTI2MDQwQ0QvL21naWkvNTI2MDQwQ0gvMDEwMD1IUEYvMDIwLzRhYX9EbSNvLmFuaWdkbmNhLmBtL3ovcDR0aH&is=thumbnail_400_400.jpg http://www.chenliangcai.com/Work/Pic/A97W320.jpg http://www.chenliangcai.com/Work/Pic/A97W331.jpg http://pic6.997788.com/pic_search/00/17/75/01/se17750144.jpg http://images.epailive.com:81/upload/epailive/711/1048/358950_1l.jpg http://mall.artxun.com/images/201003/goods_img/23704_P_1269045569245.jpg 国画家 史正学 时代呼唤艺术精品———史正学人物画浅赏
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驴、作人驼,堪称国画的绝活。但是,问起国画人物的顶尖画家,人们却张口结舌,难排座次。这说明传统国画人物是个弱项,也说明人物画在国画画系中最难。
为了国画人物的振兴,近百年来,几代画家都在不断地探索,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西方素描写生法引入中国画的创作,驱动中国画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养料,重新获得活力。这是历史上中国美术与西方艺术相互融合的重要成果。当然,这种融合不仅是素描的写实造型与中国传统笔墨情趣的结合,还有外国写实精神与中国写意创造两者更深一层的交融等等。
当代中青年画家,他们在人物画上也都是走的这条路,他们探索和创造的深度已远远超过他们的前辈。史正学先生正是这一领域中的佼佼者。
史正学先生196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第一届国画系,在五年的学院生涯中,他有幸直接聆受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黎雄才以及当代著名人物画家杨之光等名师的教诲。他尊崇这些恩师,同时还注意学习西方各国名家的画法,他特别关注早期印象派的绘画,特别是法国克劳德·莫奈的作品中鲜艳明亮的色彩,简练准确的结构。激情和天赋使他在艺术创造的道路上火力四射。但他从不刻意照搬模仿别人的画风,而是决心要在人物画的创造上走自己的路,开创新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人物画中,刻画老人和儿童形象的作品格外引人关注。史正学先生认为,作为画家“对艺术要真诚,做人更要真诚”,他热爱生活,更热爱孩子们,真诚地与天真烂漫的孩子们谈心交友,倾听他们的心声,细心地体察,表现孩子们丰富的表情。他通过中国画的笔墨趣味、笔墨意境、笔墨结构,加之西画的准确造型,简直把老人和儿童的形象画活了,1989年在日本举办个展时,被日本画界誉为“神笔”。
先生不仅在画技上日臻成熟,而且还是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当一些人受“新潮”思想的影响,迷恋“新观念”和“新技法”,对人物画尤其是写实人物感到厌倦时,他却不为所动,静下心来一心去进行创作,歌颂新生活,歌颂真善美,以期以艺术的魅力去影响人们思想感情和推动社会进步。他的儿童题材画以《枣雨》、《山花》、《草原是我家》为代表,笔墨灵动自如,以新式笔墨和现实审美情趣魅人;主旋律题材画,以《征途报捷》、《战友》、《世纪之歌》为代表,此类作品笔墨浓重厚实,以雄浑博大的气势撼人。
其实,史正学先生在五十年代,未考入广州美院之前已有名气,那时他任河南日报美编,1956年曾荣获全国青年美术作品一等奖。美院毕业后,他如虎添翼,其作品入选全国性美展达30余次。在1999年中华当代书画艺术展上荣获最高荣誉金奖,被授予“跨世纪书画艺术名人”称号,2000年再次荣获金奖,被授予“中华当代书画艺术名人”称号,2004年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北京国际名家书画展中获“特别荣誉”奖。中国文艺家创作协会授予他“中华当代杰出功勋艺术家”。2006年4月,第13届国际北京礼品工艺书画交易会上被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当代名家研究院评为唯一金奖。
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评价这位现实主义艺术家、他的优秀弟子的作品:“回春大地百花栽,二为功能喜见开”;著名人物画家杨之光说史正学先生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是由于“根深叶茂”;黄胄先生被史先生的人物儿童画所感动,欣然题词:“生活是美,是美的源泉”;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林墉专为他的学兄史正学先生著文《精诚化金石》,赞誉他的艺术成就“确实有着生活的灼热感,是深深值得敬佩的一代”、“以他的才华正在刻意地追求完美完善。”
徐悲鸿大师夫人廖静文对史先生寄以厚望,在她给先生的信中说“你的人物肖像能达到你目前的水平,是罕见的”、“人们在呼唤新的大师,以你更多的创作来举起这面旗帜。”
是呵,时代呼唤新的大师,中国人物画需要更多的传世精品。我们坚信凭借史正学先生的功力和执著求索的精神,他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物画,必将跨上艺术成就的新高峰。 惊蛇之美
中国书法属于抽象艺术,对书作进行评价时,如果以抽象诠抽象,则会更加抽象,因而人们常常借用具象作喻。如称钟繇书如“云鹤游天,群鸿戏海”;称王羲之书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称索靖书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称皇象书如“歌声绕梁,琴入舍微”……
谈到草书,则常常以龙和蛇来形容。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说:“若欲学草书,……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萧衍在《草书状》中说:“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李白在《草书歌行》中写道:“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唐代草圣怀素在论草书时也说:“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惊蛇之美,是草书艺术的一种很高的境界! 朋友送来一册新近出版的《史正学草书》。史先生早年在广州美院师从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等大师,是著名的岭南派画家,曾出版多册画集。其书法,主攻草书,多位方家称其为“蛇草”。展读新著,品赏墨韵,让我再次沉浸于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享受之中———具体说,是沉浸于“惊蛇之美”的艺术享受之中! 惊蛇之美其一是“势”,即气势磅礴之美,这是视觉的第一印象。史正学先生书写了多幅长篇巨构,诸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王勃的《滕王阁序》、苏轼的《前赤壁赋》,乃至《千字文》等,均是竖行横卷、若江若河;仿佛任情恣性、纵意挥洒;凸现一种狂涛飞卷、长鲸喷浪之势;极显雄勇劲健、磅礴澎湃之概!面对这样的书作,名曲《金蛇狂舞》的旋律便訇然在耳畔响起! 其二是“动”,即连绵疾动之美。诉诸视觉第一印象的“气势美”,是由每个字的点画构成以及字与字之间的连绵动感产生的。简约而飞动,居动以治静,是草书的突显特征。书论家崔瑗称其为“状似连珠,绝而不离”,孙过庭称其为“草贵流而畅”,张怀瓘称其为“如流水速,拔毛连茹”……史正学先生深谙此理,毫端时时云集水散,腕下处处风回电驰,纸上便产生出奔放、狂逸、流畅、飞舞的美感来! 其三是“变”,即飘忽变化之美。惊蛇,特别是“惊蛇失道”,“惊蛇入草”,更显示一种不规则性,无预测性,突折突转性等等,常常随类生变,触遇成形,神化自若,变态无穷。这种“变”,既体现在笔画的简约构成,字形的斜正体位;更体现在墨韵的浓淡润枯,以及篇章的参差离合。左屈右伸,有开有阖,字字若仙,笔笔欲飞,众巧百态,无尽不奇,便是蛇草变化之美的意象。读史正学的草书,你会欣赏到这种林林总总的飘忽变化。
读《史正学草书》,引发些许关于草书的品赏感悟,是记之。(王继兴) http://www.hxam.net/imageRepository/82620556-1965-4f5e-80ca-416acba23806.jpg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