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布衣人 发表于 2009-9-27 19:07

“福寿无疆”庆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刘江篆刻书法艺术展


“福寿无疆”庆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刘江篆刻书法艺术展暨捐赠仪式新闻通稿        一场特殊的福寿盛“宴”——“庆建国六十周年·福寿无疆刘江篆刻书法艺术展”9月18日上午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举行。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坤明,省政协副主席王永昌,原省政协主席刘枫,原省委副书记梁平波,省文联书记处书记高克明、杭州市副市长陈小平,杭州市人大副主任、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杭州市政协副主席张鸿建,杭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主任魏皓奔,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朱关田以及中国美术学院党委领导班子钱晓芳、高法根、傅肃琴、胡钟华、王赞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中还举办了刘江60件篆刻书法作品捐赠仪式,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代表中国美术学院接受捐赠并给刘江教授颁发了捐赠证书。仪式由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主持。

[ 本帖最后由 辽南布衣人 于 2009-9-27 22:17 编辑 ]

辽南布衣人 发表于 2009-9-27 19:09


      亮点一:书篆作品为新中国60国寿贺“寿”祈“福”
  展览展出了刘江教授的书画篆刻作品共60件,全部是刘江教授为祖国华诞而专程创作的,其中大部分与“福”“寿”相关。走进展厅,刘江教授敦厚朴实的书风、古玺印之神韵扑面而来,刘江教授的爱国热情和赤诚之心感染着每一位观众。这次展览,刘江教授筹备已久,虽然今天展出的只是他近年来创作中极少的一部分,但却是刘江教授怀着对祖国无限深情精心挑选的六十件精品,这是一个老艺术家对祖国六十华诞的深切祝福。
  刘江教授说“国寿六十年到来,总想为这一光辉节日奉献一份薄礼,以表达一个子民对她的尊敬、挚爱与感恩之情。” 对于新中国的深厚感情让刘江教授在三年前便有了为祖国贺寿的想法,从构思,收集有关资料,着手编辑、篆刻《甲骨文百福印》、《金文百寿印》,并在六月底成《篆写百件福寿书法作品》,年逾八十高龄的刘江教授集中精力,日夜奋战,终于在今年春末完成了这个工作量庞大的展览计划,于是便有了今天这个透露出浓重爱国情怀的浓“墨”重“彩”的展览。

  亮点二:六十件捐献作品贺祖国60国寿
  本次活动中另一个重头戏是刘江教授向母校捐赠60件作品的义举。在展览开幕式上,刘江教授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精品,书法、篆刻共60件作品捐献给母校,这是刘老师对给予他关爱和培养的母校的感恩,他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的高尚品德令人感动。据了解,接下来刘江教授还将向西泠印社以及哺育他成长的四川家乡捐献作品,这是他用凝聚着生命的艺术来回报社会的义举。
  这并非是刘江教授的第一次捐献,自99年以来,刘江教授曾多次给浙江省博物馆捐献作品,总数达100件。他一贯以来坚持“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让艺术回归人民”,认为“物藏不过三代”,应该还艺术于民,乐于将自己的艺术作品与大众共赏,为社会为国家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亮点三:与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个福寿老人的爱国之路
   年过八旬的刘江教授一直是一位充满生活热情、创作***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和教育家,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刘江教授高尚的人格,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他对国计民生的热切关注以及他对祖国昌盛的满腔热情。他说:“一个艺术家心里必须装着自己的民族,离开了自己的文化土壤,就没有可能结出艺术硕果。中国艺术需要前进,但前进需要一个起点,千万不能离开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

  这并非是刘江教授的空口之辞,他从年青时候便有为新中国的需要弃笔从戎的毅力。1945年,年轻的刘江到重庆报考国立艺专。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当天他骑着自行车去灵隐的路上看到了解放军,又听同学讲述了在断桥各界群众慰问解放军的故事,当晚便决定参军。5月9日,克服了各种困难,他到萧山参军,在浙江沿海岛屿、山区清剿残匪与文艺工作。参军不久朝鲜战争爆发,就报名参加了志愿军,在部队先在文工团、后在文化科从事摄影、文字宣传工作。还曾工作出色,1956年被派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这时战争已经结束,解放军总政治部有文:可选派部分有文化干部到地方参加祖国的建设。这样,年富力强的刘江再次响应党的号召,投入祖国的建设。怀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完成学业的渴望,1957年,他便复读于中央美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196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书法、篆刻等课程的教师。作为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刘江教授于1962年协助陆维钊、沙孟海等先生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高等书法专业。
  刘江教授见证了国家由弱变强,由贫变富的过程,他对祖国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为了革命,他不惜与艺术短暂“分离”,为了祖国,他不惜用三年时间为祖国创作寿礼,为了大众,他不惜将自己的毕生创作的大部分献给人民,这就是刘江教授的爱国一生,也是他融合革命于艺术特殊艺术之路!

辽南布衣人 发表于 2009-9-27 19:12


前言
  福寿无疆——贺中国建立六十周年、刘江福寿篆刻书法展前言
  福寿是人生美好的祈愿,期望一辈子能健康、长寿、享受世间与家庭的和谐幸福生活。
  福寿共享,在我国古代早有流传。“福”,在《辞源》中释:“古称‘富、贵、寿、考等为福。”“寿”,指年龄长久之意。在《诗?洪范》中释称:“五福:一曰寿”。在《楚辞?屈原?天问》中云:“延年不死,寿何所指”。历代帝王、富豪与普通百姓都想争取人生能寿高福广、福寿并臻。随着时代演进、沉淀日厚,逐渐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
  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在卜辞中就广泛应用有“福”字的词彚了。而今汇存在甲骨文字典中就可以查到一百廿多个不同的福字。在春秋战国时代,“寿”字也被广泛应用。仅在当时用于祭祀的钟鼎彝器铭文中,所用寿字也多种多样,在金文字典中可见形态各异的一百四十多个。由此可以想象古人对“福”与“寿”企求的广度与深度。
  秦汉以后,历代相传,对“福”与“寿”的运用范围极广,平凡生活中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以及人名、地名和诗文楹联中,更为普通。将此一字或二字冠藏其中。仅以地名而言,以“福”冠首者,省有福建;县市有山东福山、福建福州、福安、福清、福鼎等;食品有福食、福酒、福草等;住有福庭、福堂、鼎福堂、福乐斋……等。以“寿”冠山名有寿山、寿岳等;县市名有寿州、寿县、寿昌、寿张、寿光、寿阳等。食品有寿酒、寿桃、寿糕(谐音高)……等等。
  作为一个家庭、或亲族、或一社区的父祖之辈,到了生辰之日,其子孙晚辈必为之祝寿,摆设寿宴、献寿礼等,以示尊敬和感谢育教之恩。尤其是逢十周年尤甚。如逢周甲(六十年),为人生一大旅程,必作大寿庆贺,不仅家人,甚至远近亲友,齐聚设酒宴贺之。在旧社会有条件的,还请戏班演唱,酒宴三天,可谓热烈隆重。
  回想在新中国诞生之前,在中国***的英明领导下,浴血奋战,推翻压迫人民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六十年来又建成世界上强盛志国,人民丰衣足食,受到世人称赞,怎能不令人欢欣鼓舞、心潮澎湃。作为与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我,见证国家由弱变强,由贫变富,由被欺凌到受人赞颂,倍感亲切。国寿六十年到来,总想为这一光辉节日奉献一份薄礼,以表达一个子民对她的尊敬、挚爱与感恩之情。
  在三年前有此想法,便开始构思,收集有关资料,着手编辑、篆刻《甲骨文百福印》、《金文百寿印》,到今年春末完成。随即集中精力,日夜奋战,在六月底成《篆写百件福寿书法作品》,交出版社出版,并于国庆前夕举办展览,以略表祝贺国寿六十年大庆之意。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时间匆促,难免有许多不当之处,尚请观众不吝指正。对出版与展览,有许多同志给与支持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
                                                                                2009.9.1刘江于杭州




[ 本帖最后由 辽南布衣人 于 2009-9-27 19:15 编辑 ]

辽南布衣人 发表于 2009-9-27 19:17

em1

辽南布衣人 发表于 2009-9-27 19:19

em1

辽南布衣人 发表于 2009-9-27 19:21

em1

辽南布衣人 发表于 2009-9-27 19:22

em1

辽南布衣人 发表于 2009-9-27 19:25

em1

辽南布衣人 发表于 2009-9-27 19:27

em1

辽南布衣人 发表于 2009-9-27 19:32

em1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