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宇华
发表于 2009-8-23 15:33
聂大帅说得很有理,学书应从帖学为基础。潘天寿先生就是不单学吴昌硕走上巨匠之路,潘在上海从艺第一去见吴大师,吴见画后说潘画有功力,得到海派领袖高度肯定,一般人会按吴画风走下去,但潘天寿很有自己思想,把自已画作梳理不满意处理好,决定学习南京李瑞清一边攻画、一边习字“以书援画”为海派带来一股新风。后人想想潘大师是路子正确,现在吴昌硕“户口簿”上有吴弗之、诸乐三等名字没有潘天寿,因为天授已成为四大家之一。我还记得二十岁那年,去杭州龙游路沙孟海寓所并带了自已习作,我打开自己作品请教沙老,当时还有倪伟林也在场,沙老看后语重心长地说:一临帖基本功不够平时要多下时间;二你和伟林都是学我的,受我书法影响较大,到今后你们会后悔,千万要学古人,同时读帖多读书提高学养也很重要……沙老确是一位学术严谨、待人宽厚大书家,一番话使我终生受益!
江宇华
发表于 2009-8-23 15:42
回复 #21 江宇华 的帖子
聶大帅举办临书班外省可以参加吗?辽宁重视基础传统令人敬佩!国展得奖和入选只是衡量地区水平之一不是唯一,我想辽宁书协做法值得推广和各省学习。聂老书艺和人品值得我们学习!
杂面窝窝
发表于 2009-8-23 15:44
老聂就是“辽宁横向取法风”的始作俑者。先批自己才有说服力。
老聂“书法语录”,除了技法还是技法——老聂也不会讲别的。
老聂的东西还很浅,缺少厚重、深邃和沉静,没有道德、修养和人性的东西在里面。
圣教主人
发表于 2009-8-23 23:14
老聂好样的!
水流云在
发表于 2009-8-25 14:05
em1 em1 em1 em1
行一堂主
发表于 2009-9-4 17:27
耐得住寂寞的人少,谁不被时风所左右呀,都有走捷径的心里,评选机制使然,聂大师的一剂良药真能救出一部分迷路者。
hcj
发表于 2009-9-4 17:41
常抓不泄,伟哥
禅心欢喜佛
发表于 2013-4-26 10:27
踏踏实实才是俺辽宁人的脾气{:1_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