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家钧窑文房用品专供
专供孔家钧窑文房用品。本人和孔家钧窑合作,长期专供各位书友钧瓷文房用品,所有用品由孔家钧窑提供。有需求的朋友请联系。 孔家钧窑简介
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来文化之精髓,孔家钧窑由孔子第七十四代后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主理,是中国钧瓷最大的文化艺术企业,以“传承文化,缔造经典”之创作理念,率先奠基了近代钧瓷的发展体系,完善了科学理论与钧瓷实践的有机结合,成为钧瓷艺术的代言者。
孔家钧窑的前身是河南省科委批准成立的“神后古陶瓷研究所”,由孔家钧窑传人、古陶瓷专家孔铁山于1987年创立,曾担任了近三十年地方国营禹州市瓷厂科研室主任的孔铁山,多次主持过高档艺术陶瓷的科研与恢复工作,成功实验出数百种的精粹秘方,为钧瓷事业的恢复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被原轻工业部授予“陶瓷行业特殊贡献奖”,是近代钧瓷艺术的主要奠基人。
孔相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于1992年启名孔家钧窑,率先把钧瓷艺术引入产业化道路,以全面恢复“宋钧”和全面提高完善传统工艺,而带动了钧瓷行业的快速发展时代。以“气聚而成物,物散而为气”之传统工艺美学造物思想,开创了钧瓷艺术的升华之路,造就了万千如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钧瓷“神韵”。
2002年,孔家钧窑被河南省名牌战略领导小组授于“河南名牌”称号; 2003年,李铁映前后两度来到神后孔家钧窑有限公司,调研和视察钧瓷艺术产业,并进行了近七个小时的亲自制作,并对孔家钧瓷给予高度评价;2004年9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选用孔家钧瓷,赠送给葡萄牙议会议长汗马托尔;2004年11月,首届河南省“中国钧瓷”精品展评会在禹州市举行,孔家钧窑100件选送作品,其中珍品获30件,精品获68件,获奖率达98%,以卓越的艺术实力获第一名;2005年中国钧瓷名窑评比在禹州举行,孔家钧窑以各项评比第一的突出成绩位居七大名窑之首。
2006年5月,孔家钧窑获得河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10月,孔相卿作品“伟人尊”、“国泰鼎”、“丰尊” 、“小口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10月30日,孔家钧瓷“丰”尊被2006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十五周年纪念峰会指定为国礼赠送给东盟十国元首。
2006年11月,第三届中国钧瓷文化节上,孔相卿所领导的孔家钧窑各项评比成绩又名列第一名,实现钧瓷文化节三连冠,并再次荣获“河南名牌”称号;11月中旬,首届全国陶艺大赛在郑州举行,孔相卿作品“丰”尊获得大赛金奖;12月,孔家钧窑获得由河南省工商局和河南省商标协会共同颁发的“河南省著名商标”证书;12月13日,孔相卿作品“丰”尊被中国国际友谊博物馆收藏。
2007年元月,孔相卿作品《伟人尊》、挂盘《国色天香》入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美术》教科书;2007年元月11日,由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授予孔相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作品《伟人尊》入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纪念邮票;2月15日16日,中央电视台《乡土》栏目播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上下集专题; 3月8日,孔家钧窑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7年10月孔相卿大师作品“海晏鼎”被2007中国——东盟博览会指定为国礼赠送给东盟十国元首。
公司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省级大师及美术师五十六名,员工300余人,专业从事钧瓷及艺术陶瓷的研制工作,由中国最高水准的专家创作群体,为钧瓷的高起点,高层次,高难度制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孔家钧窑系中国最大的钧瓷生产公司,秉承“大成文化,诠释经典”,之企业文化理念,领导着钧瓷艺术的发展方向,以卓著的釉色,精湛的工艺和严格的品质意识,深受各界的广泛认同。公司于2002年兼并了禹州市国营瓷厂,使钧瓷产业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现有三大生产科研基地,占地面积八万九千平方米,专业从事钧陶艺术的研制与生产,是当今最全面、最具实力的专业化钧瓷艺术公司。 孔相卿简介
孔相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子第七十四代后裔,1963年生于中国钧瓷之都—禹州市神后镇,中国收藏家最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之一,河南省陶玻协会副理事长,许昌市制造业技术状元,孔家钧窑有限公司艺术总监、董事长。
孔相卿出身钧瓷世家,师从近代钧瓷艺术奠基人之一的父亲孔铁山先生,从艺三十多年的艰辛苦研,在钧瓷的釉色、工艺造型、烧成方式等方面均有重大技术突破。在父亲(孔铁山时任禹州市国营瓷厂科研室主任,曾多次主持过高档艺术陶瓷的科研与恢复工作,成功实验出数百种的精粹秘方,被原轻工业部授予“陶瓷行业特殊贡献奖”,为钧瓷事业的恢复与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科研室里长大的孔相卿自幼就掌握了钧瓷创作的全部工艺方法,经过研究、整理北宋钧瓷的传统工艺规程,论证釉色形成的理论依据,率先创立了当代钧瓷的制作工艺流程方法,一改建国以来钧瓷恢复初期制作笨拙、单一的局面,真正体现出宋钧的艺术美。
孔相卿以“气聚而成物,物散而为气”之传统工艺美学造物思想,大胆汲取传统技艺精华,结合现代艺术,并运用浮雕、镂空等技法,极大地丰富了钧瓷的表现形式,创作出千余种具有时代艺术特色的作品,开创了钧瓷艺术的升华之路,造就了万千如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钧瓷“神韵”,为钧瓷行业的振兴和产业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孔相卿作品多次全国大赛及评比中获奖,《丰尊》获全国首届陶艺大赛金奖,《伟人尊》获中国艺术博览会金奖,被中共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破例收藏,创作的作品连续五届荣获中国钧瓷文化节评比第一名。大师作品《伟人尊》、《国泰鼎》、《丰尊》、《小口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其中《伟人尊》又作为唯一的现代钧瓷作品入选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纪念邮票。2006年12月,孔相卿由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报国务院批准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07年元月,孔相卿大师作品《伟人尊》、挂盘《国色天香》入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美术》教科书;2月,中央电视台《乡土》栏目播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专题上、下集;3月8日,孔相卿所领导的孔家钧窑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7年6月,伟人尊邮票入选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1册六年级<< 美术>>教材;10月孔相卿大师作品“海晏鼎”被2007中国——东盟博览会指定为国礼赠送给东盟十国元首;11月6日,孔相卿大师应日本陶瓷界邀请赴三重县参加中日陶瓷学术活动,三件作品被日本三重县博物馆收藏。
2008年二月二十九日,孔相卿被中华民族艺术珍品评审鉴定专家委员会聘请为专家委员;四月25日,联合国职工日活动在联合国总部隆重举行,大师作品《四海升平》代表中国文化精髓的国礼由联合国总部收藏。
孔相卿曾多次在国内主要陶瓷刊物上发表过论著,1992年“钧瓷釉色形成机理”发表于《中国陶瓷》杂志,2001年“钧瓷八美”发表于《中国陶艺》杂志;2002年“灵气的凝聚”发表于《中国陶艺》杂志,在陶瓷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主要论文作为业界审美和钧瓷艺术指导标准。
由于孔相卿在钧陶瓷业界的突出贡献,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中央党校、中央电视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德国老城堡艺术馆等中外各大博物馆和机构所收藏,并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关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名誉会长李铁映先后两次亲临神后孔家钧窑考察,对孔相卿在钧陶瓷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给予充分的肯定。 丰,本意为草木繁茂,和谐共生;河清海晏,象征国人心中“内政清明、睦邻友好”的盛世图景;象天,典出于《周易》:“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这三个蕴含着古老中国智慧的名词,以钧瓷的名义连接在一起,则是自2006年以来连续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丰尊》、《海晏鼎》、《象天鼎》。设计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制作者:中国钧瓷名窑之首孔家钧窑。是什么原因使来自中原腹地的钧瓷,频频走上耀眼的国际舞台呢?近日,记者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禹州市神垕镇,寻找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使——
钧瓷:代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孔家钧窑连续三届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纪实
2008年10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湄公河大酒店,中国—东盟博览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由河南省禹州市孔家钧窑制作的《象天鼎》成为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这也是孔家钧窑第三次为东盟博览会制作国礼。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副秘书长李文杰说:“《象天鼎》凝聚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的艺术心血,代表了当代艺术陶瓷的最高成就。连续三届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制作国礼,孔家钧窑已成为博览会很重要、很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希望通过博览会的召开,能有更多的人了解钧瓷这一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
艺术家要靠作品说话
“艺术家要靠作品说话。”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家钧窑领军人物孔相卿如是说。是什么样的作品,是什么样的艺术感染力使它获得了如此殊荣——向世界传播最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呢?《丰尊》,以中国古老的青铜礼器“尊”为基本造型,上部与下部的比例、高与敞口的直径均严格按照黄金分割点设计制作完成。柔韧的线形赋予尊体圆润、内敛、浑厚的风格。外张的喇叭口,又增添了饱满与张扬的力量。在器形颈部装饰有11个凤尾纹与3个龙形耳饰。龙首借鉴玉雕的圆润与流畅,虽然只有龙头,却与尊体浑然一体,让人感到整体的动势和均衡的美感。凤尾为阴刻,一虚一实,使器型于浑厚中见古拙,尤其是创造性地将凤尾设计成谷穗状的丰收纹,完成了从具象到抽象、进而提炼出“共生、收获、繁荣”意义的过程。
《海晏鼎》,以青铜礼器“鼎”为基本造型,圆口方底,鼎身装饰有四个龙形耳饰与虎头铺首。在四个耳饰之间,装饰着四组乳钉,使造型灵动、变化,在不破坏釉质流淌空间整体性的同时,增强了釉面的聚散变化;鼎身下端借鉴元代青花瓷中常见的海水纹,点出了这一作品的主题“河清海晏”, 如画龙点睛,体现了中国艺术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妙处。
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象天鼎》依然以鼎为基本造型,不仅是因为鼎作为国之重器,象征稳定、安宁与和平,代表发展、昌盛、繁荣。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制九鼎以定九州,禹州是上古时禹部落的重要活动区域,钧瓷因北宋曾将官窑建在大禹之子夏启大享诸侯的钧台而得名。以鼎为基本器型,是厚重、浑朴、大气的中原文化向东盟10国的再一次致敬。与《丰尊》、《海晏鼎》以柔美的线条、繁复的饰物营造雍容、华贵的艺术效果不同,《象天鼎》线条硬朗、大气。南宁又称为象城,相传,早在2000多年前,这里水患频繁、野兽肆虐,是来自上天的五头大象,消除了水患,驱逐了野兽,老百姓才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两个象形耳饰,与三个鼎足的象形加在一起组成“五象”,象征着安宁与繁荣,造型简洁,充满王者风范。鼎腹装饰的祥云浅浮雕,花朵般回环往复的线条,柔美、细腻。刚柔相济、阴阳互补,正是《象天鼎》追求的艺术效果。
从《丰尊》到《象天鼎》,集中体现了孔相卿的艺术理念,也凝结了当代钧瓷艺术家为钧瓷的传承、发展所做的努力。他一直认为,青铜器时代是中国文化的源头,钧瓷要以青铜器为造型母本,吸收其它工艺美术品种的艺术形式、工艺手法进行总结、取舍、融合、再创新,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的当代钧瓷艺术珍品来。他的代表作品,不论是三件国礼还是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收藏的《国泰鼎》、《伟人尊》,还是被收入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课本挂盘《国色天香》,都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多以龙、凤、瑞兽、四灵等传统吉祥物为装饰,饰件多而不烦,线条自然流畅又饱含张力。釉色丰富多变、恣肆流淌,深蕴古老的民族神韵,又具有现代艺术的抽象美与个性美。作品风格既有青铜器的骨感与厚重,宋钧的典雅与神韵,更有一种自信、饱满、昂扬、开放的精神充溢其中——那是21世纪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从这一角度理解孔相卿作品在全国近百家工艺美术企业中脱颖而出,连续三届获得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殊荣,便不再让人惊诧了。
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类的心灵
在陕西省周原历史博物馆,有一件商周时期的出土青铜器。尊体的铭文记载了周大夫丰赴殷朝拜的经过,故名《丰尊》。看似遥远的青铜器时代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至今还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着。这是个巧合,又绝非偶然。丰的本意,为草木繁茂,和谐共生。这是一个农耕民族对土地的观察、思考与总结。后来,丰又引申出丰收、繁荣、收获诸多美好的涵义,被1300°的高温窑火凝结在《丰尊》上,成为中国与东盟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合作成果的有力见证。这个可以从不同层面予以诠释的名字,让我们领略了中国“以不变应万变”的古老智慧。
去过北京圆明园的人,应该会对那里的十二生肖水法遗址留下深刻的印象。十二生肖是中国的国粹,却装上西洋机巧,定时喷水。这个地方叫做海晏堂,它蕴含着中国传统的睦邻友好、天下太平的祈愿,也书写了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饶有意味的一页。只是当时的清政府,闭关锁国,还沉睡在天朝大国、江山永固的美梦中,对来自西方的海洋文明,仅仅接受了被称之为“奇技淫巧”的 “水法”,摒弃了蓝色海洋中蕴含的商业文明。
历史的这一页早就掀过去了。2006年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恰逢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15周年,主题是繁荣与收获。2007年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题是发展海洋贸易,强调的便是中国与东盟10国经济、贸易上的互利互惠。海晏,原意为波平浪静的大海。海晏鼎,承载着国人对世界和平一如既往的企盼,也展示了敞开胸怀拥抱世界的自信。
“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2008年,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主题定为没有障碍的沟通,像自由自在、无遮无拦的天空。我们刚刚告别了农耕文明,拥抱了海洋文化,就快速进入了信息社会,高效、便捷、低成本的信息沟通在社会发展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上古,人类没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青鸟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信使,它能沟通天地消息,象征着希望,《象天鼎》上装饰着5个青鸟纹,以青鸟飞翔的天空,代表着中国与东盟10国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搭建的平台沟通与交流,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繁荣昌盛。
孔家钧窑负责人孔春生告诉记者,每届博览会都有确定的主题,国礼的寓意必须围绕着这个主题。搞创作的人都知道,命题作文不好做,既要契合题目要求,又能跳出框框,提炼出更为深远、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同时,作为一件艺术品,抽离具体的语境,依然有独立的审美空间,无不挑战着作者的艺术素质、知识储备、创新能力等。孔家钧窑最终通过博览会秘书处、商务部层层审核胜出,一方面是由于孔相卿大师精湛的艺术功力,另一方面是由于钧瓷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为创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与创意。
钧瓷,是中国陶瓷史上首次用氧化铜为着色剂的瓷种,它在烧制中,以火的高低强弱形成的微妙、复杂的气氛为画笔,“绘”出意境千变万化的釉画,产生“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釉面效果,与《道德经》上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暗合。《象天鼎》,不仅仅寓意着放飞希望与自由沟通的境界。《周易》云:“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象天法地,深蕴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精神。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正是中国艺术的精要所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原副秘书长杨京凯曾这样评价《丰尊》:“作为国礼,它在艺术上应该有独创的、前沿性的东西;要能代表本行业的最高制作水准;更重要的是,应该代表独具特色的中国民族文化。钧瓷,作为中国与东盟10国的友好使者,向海外传播中国民族文化当之无愧。”
从土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人类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附在土地上,到上天下海无所不能,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似乎已经走了很远,但“和谐、共生”、“河清海晏”、“道法自然”的古老格言,仍在当代散发着智慧的光辉。这,让我们不得不承认:“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类的心灵”。是心灵的、精神的、文化的力量让我们听到它穿越两千多年时空的回响。《丰尊》、《海晏鼎》、《象天鼎》,因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在现代化语境下永恒的魅力,注定在当代钧瓷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寻找飞翔的翅膀
还是让我们回到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新闻发布会现场,国内外共有39家主流媒体聚集一堂。孔春生说,作为钧瓷母地的后人,他们十分看中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展示钧瓷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提供了一座高端的国际舞台,使更多的人了解钧瓷,喜爱钧瓷,为当代钧瓷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1992年,孔家钧窑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禹州市神垕镇成立。成立伊始,他们便制定了“传承文化、缔造经典”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决心尽最大的力量将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在自己手中发扬光大。然而,当他们为钧瓷感到骄傲的同时,也不无心酸地发现,它在历史上有过“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辉煌,有过技艺失传、长期断烧的低谷,如今又面临着“养在深闺人不知”的尴尬。中国五大名瓷、皇家贡品的荣耀属于过去,长期以来,钧瓷的影响力仅止于文博界、收藏界。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在社会的各个阶层的认知度偏低。毕竟,只有一家客户——皇家御用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作为工艺品,它要进入市场流通,让消费者接受,完成“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转变,缺乏品牌认知度,就像缺少了一双有力的翅膀。
孔家钧窑面临的困境也是当时整个钧瓷业面临的困境。曾有一段时间,钧瓷沦为当街叫卖的几块钱一个的“红瓶子”。古镇神垕,是钧瓷的发源地,蕴藏着丰富的瓷土资源,当这些不可再生的瓷土以如此低的附加值出售时,有识之士提出了“救救钧瓷”的呼喊。为此,孔家钧窑制定了产业化、艺术化、品牌化的发展目标。钧瓷要走产业化的道路,需要总结、优化、提升钧瓷传统制作工艺,制订出一套系统化、标准化的工艺流程,使之便于操作并进行质量管理。早在1994年,经过艰苦的技术攻关,孔家钧窑率先在钧瓷界推广了液化气烧制工艺,改变了过去“十窑九不成”的历史,扫除了产业化的技术障碍。钧瓷产业化,要避免走量大价廉、附加值的低端市场,坚持艺术性,必然要走品牌化的道路,在这一方面,孔家钧窑亦先行一步,从1997年立起神垕镇有史以来第一个广告牌到连续三届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把宣传钧瓷的舞台搭建到国际重要的政治经济活动中,在钧瓷界扮演了领跑者的角色。 “钧瓷昔日贵为皇家贡品,才有位列中国五大名瓷之一的荣耀,如今连续三届成为国礼,体现的是对当代钧瓷艺术成就的认可,这说明钧瓷在发展进步,势必超越宋代铸造新辉煌。” 孔相卿说,“成为国礼,打出了钧瓷品牌的知名度,也对它的艺术品位、制作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年下来,企业的创作、生产、营销、管理各个团队的素质、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在goole上键入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0.3秒,33000条信息。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国内权威媒体在头版显要位置进行报道。2007年10月,当《海晏鼎》被选为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时,禹州市委副书记、钧瓷发展委员会主任李英杰说:“孔家钧窑作品入选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进一步提升了钧瓷文化品牌,扩大了钧瓷的影响力。”
孔家钧窑没有就此止步。2007年12月,它被评为河南省首批名牌工艺美术品。“ 河南省首批名牌工艺美术品的公布标志着钧瓷进入了品牌发展的阶段。”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张玉驫如是说。与此同时,央视年度大戏《苏东坡》在孔家钧窑钧瓷文化苑拍摄外景。2008年5月,联合国之春文化艺术节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进行,钧瓷《四海升平》作为国礼赠送给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008年9月,在沈阳举办的亚洲制造业论坛上,孔春生做了钧瓷产业与品牌发展的主题演讲。
从一个投资不到万元的手工业作坊,成长为中国第一大钧瓷生产企业,孔家钧窑的发展见证了当代钧瓷的发展历程。进入二十一世纪,钧瓷发展迎来了自宋钧官窑后又一个春天,它不是皇家御苑的孤芳自赏,而是深植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让全世界都能领略到它散发的芳香,那是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 《象天鼎》上装饰着5个青鸟纹,以青鸟飞翔的天空,代表着中国与东盟10国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搭建的平台沟通与交流,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繁荣昌盛。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钧瓷美壶-“圆满”系列 美壶——平安 美壶系列作品限量发行999套,大师亲手作品99套,包括亲笔签名。我于2007年7月购买一件作品,“情满”,现已被带到美国,被伊利诺伊州大学一知名教授收藏。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