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题 :山鬼居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井圭路9号东方名都百草园12栋202冯牡丹收 410004
[ 本帖最后由 孤人 于 2009-6-25 18:26 编辑 ]
画第一 书第二 印第三
第一印象:一个帅哥,一个帅哥带点霸气的艺术家来了。女人们,怀春的漂亮女人们,当心此人。此人有魅力。小心总是没错的。出生地是个小县,新昌,但是灵光。新昌有个大佛寺,蛮有佛气。我去过。新昌制药我也去过,老大的一家药厂。但老兄成长了,我还没见过,其实蛮近的。
几年下来,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美协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三张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最高级别的派司都拿下了。风头盖了湖州,还盖了苏州了。杭州南京不知有否?有待考证。
画,画坛公认是用新笔法画新题材,鲜有匹敌,当为何兄第一;书法,笔墨老到,有仙佛气,出于颜籀却出脱得烂漫老凝,似得道高僧,惜书路略显单一,未见全貌;印出天成,别开生面以楷行草入印,是一石破天惊之举,潜力最大,但危险系数较高,虽不乏如“斯鸿戏笔”等少数较为出跳者,但抢目者尚少,目前尚未完全能站得住脚。
如此帅哥,当然得配佳丽才女才合适。也是中国书协会员、新昌电视台台柱子主持人张斯鸿出现了。嵊州的张斯鸿与新昌的何国门在学校里走到了一起,与嵊州、新昌在古时合称剡县一样,合得天衣无缝,让人艳羡不已。
莫非是古代一对才子佳人在今天再现真身?
当然,说到底,如今的国门兄痴于书画,醉心印泥,那是借花献佛;开奥迪、玩古董、逛野村、于茅草中肉搏厮打、写水泥森林,也是寄托怀抱。
本质上的何国门,我一眼看透。本真是个真男人,当他在拼命搏艺(折磨着、享受着)的同时,就像孔雀拼命开屏和梳理羽毛。这头异于常人的动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返祖现象里的一根细毛,在兰亭溪水的浇灌下,在中华文明复兴的曙光照耀下,有些闪闪发亮。他如鹤一般独舞,从不愿听从有人安排的笛音的指挥群舞,只愿聆听内心天籁的牵引,在个人的冥思中独自吹箫。
在祖国传统母体巨大的乳房前,他是一个小孩,天真烂漫饱含童趣,却常常有惊人之举。你再看,他又来了……
得罪之处尚祈海涵
写于浙江省德清县报社
沧海(朱宇飞)顿首
2009年6月25日于不足观
[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不足观 于 2009-6-25 21:39 编辑 ] 本帖最后由 俊望 于 2015-8-10 21:25 编辑
国门同志致力于书画印有年,孜孜以求,并得艺术院校深造,声名日隆且已取得丰硕成果。我初识国门作品是在鲍老师在甬办展期间的题斋号活动中,鲍老师在题斋中用了两印,一方是上海徐正濂先生所刻(已选入先生《作品集》),另一方引首年份章去信后得知为国门先生所制,当时感到用刀很生猛,笔道很雄强,结体饱满。
读何国门网络展作品愚以为其之艺,一.书法上篆隶圆笔为主伴有行(章草味)楷笔道在纸上忽徐忽疾、忽润还枯,(得益于其国画的水墨衍生的色彩,)、散散淡淡且体势开张又不放纵,无拘无束自由的驰骋,这或许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在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园地里辛勤的经营着雄浑的大气象,大艺境。我仿佛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传统国学倡导的天人合一,阴阳的相融相生,对立而统一等等精神境界,四时的草木荣枯、阴晴圆缺都可从中找到,这是技道并修的结果。他走的是“秦时明月汉是关”“固执”的与时下的种种流行书体拉开距离,他从鲍、徐二师,师心不师迹,如前辈沙孟海先生师吴昌硕先生。
看展览作品在长篇小楷作品中字的排列和用章,浓枯的自然过渡,还可斟酌;而境界也需要时日不断的字外修为,为传统深厚的浙派添砖加瓦。
二.画的题材极新颖, 特别描写平常的民房小路,花草树木,观察入微,以兼工带写的手法, 用浙派山水画家的皴擦染等手法描绘建筑风景,如果象书法那样再增写的成份则更佳. 题材也可从自然界中略作拓展.
三印,感觉布白结字奇特, 上追秦汉, 用刀猛利雄健,笔画碎而不散, 印面和边款的形式若多样可能更加丰富,
简化字入印且处理和谐非常佩服.
上述,因学习国门先生的作品时间较短,说的不好处请何先生指教.
敬请题:耐霜阁
浙江省宁波市315012 本帖最后由 俊望 于 2015-8-10 21:24 编辑
国门同志致力于书画印有年,孜孜以求,并得艺术院校深造,声名日隆且已取得丰硕成果。我初识国门作品是在鲍老师在甬办展期间的题斋号活动中,鲍老师在题斋中用了两印,一方是上海徐正濂先生所刻(已选入先生《作品集》),另一方引首年份章去信后得知为国门先生所制,当时感到用刀很生猛,笔道很雄强,结体饱满。
读何国门网络展作品愚以为其之艺,一.书法上篆隶圆笔为主伴有行(章草味)楷笔道在纸上忽徐忽疾、忽润还枯,(得益于其国画的水墨衍生的色彩,)、散散淡淡且体势开张又不放纵,无拘无束自由的驰骋,这或许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在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园地里辛勤的经营着雄浑的大气象,大艺境。我仿佛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传统国学倡导的天人合一,阴阳的相融相生,对立而统一等等精神境界,四时的草木荣枯、阴晴圆缺都可从中找到,这是技道并修的结果。他走的是“秦时明月汉时关”“固执”的与时下的种种流行书体拉开距离,他从鲍、徐二师,师心不师迹,如前辈沙孟海先生师吴昌硕先生。
看展览作品在长篇小楷作品中字的排列和用章,浓枯的自然过渡,还可斟酌;而境界也需要时日不断的字外修为,为传统深厚的浙派添砖加瓦。
二.画的题材极新颖, 特别描写平常的民房小路,花草树木,观察入微,以兼工带写的手法, 用浙派山水画家的皴擦染等手法描绘建筑风景,如果象书法那样再增写的成份则更佳. 题材也可从自然界中略作拓展.
三印,感觉布白结字奇特, 上追秦汉, 用刀猛利雄健,笔画松碎而不散, 印面和边款的形式若多样可能更加丰富,
简化字入印且处理和谐非常佩服.
上述,因学习国门先生的作品时间较短,说的不好处请何先生指教.
敬请题:耐霜阁
浙江省宁波315012 em5 em5 em5 em5 国门老师的画风鲜明独特,我也认为比印好。 em1 em1 第一次认真的去了解何国门先生是从这篇文章开始的。想去了解何国门先生是前几日看到朋友书房里何先生的作品产生的。我喜欢这样的书家。喜欢他们的性情。
张斯鸿女士的文章和何先生的书画印真是绝配。
夫唱妇随,琴瑟合鸣。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3 em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