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乾坤大布衣
——于右任先生的书法艺术http://www.artsx.com.cn/UpFile/UpAttachment/2009-4/200948144036859.jpg 清末至民国近百年间,在西方列强的大炮鸦片逼迫下,积贫积弱的中国以变革改良寻找出路,一时风生水起。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书法艺术,以倡导北碑为改革先声,一变“二王”帖学千年传统,开书法新境。在碑派书法中,有专习三代金石而大成者,如安吉吴昌硕,终生致力于石鼓文,老境险绝;有专尚北碑雄强者,如南海康有为,倡北魏间造像而卑唐碑,其书开张跋扈,一呈英雄之气。而能碑帖相合,文采激扬,又极有自家气象者,当首推于右任先生。今年是于右任先生诞辰130周年,编辑特邀专家撰文,为大家解读其大气精妙的书法艺术,以寄托陕西父老的敬意与哀思。 病逝前作《望大陆》 http://www.artsx.com.cn/UpFile/UpAttachment/2009-4/200948144049496.jpg
离别之苦 绝唱千古
于右任,1879年生,陕西三原人,原名伯循,晚号太平老人等。“右任”本为其清光绪三十年(1904)为报社投稿用的笔名,后成为他最常用的名字,遂以行世。于右任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1906年追随孙中山入同盟会,为推翻满清封建统治立下功勋。曾任上海大学校长等职,1931年后长期任***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积极倡导国共两党合作,兴办教育,为真诚的爱国者;他又为南社早期的诗人,诗、词、曲均有很高造诣,一生有900多首传世,多为抒发爱国之情与两岸离别之苦的诗篇,感人肺腑,著有《右任文存》《右任诗书》等。1949年于右任远去台湾,1964年病逝于台北,离世前作《望大陆》一诗,其曰:“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短歌当哭,绝唱千古,以为遗嘱,其葬于台北最高峰观音峰之巅,在海拔3997米的玉山顶峰还立有一座面向大陆的于右任半身铜像,他远眺故土,以寄思乡之情。 “北于南郑”享誉书坛 http://www.artsx.com.cn/UpFile/UpAttachment/2009-4/200948144156458.jpg
“当代草圣”功不可没
上世纪20年代书法界便有“北于南郑”之称。“南郑”指郑孝胥,“北于”则指右任,由此可观其书法之高妙。于右任初效赵孟頫,中年后潜心研习北魏碑刻,尤得力于《郑羲碑》《石门铭》,其精研笔法,在北魏楷书中融入行书、隶书之笔意,以稚拙简漫,草意连连,用心布白而名于世。其书法气象宽博潇洒,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别具神韵。林语堂曾说:“当代书法家中,当推监察院长于右任的书品为最好模范,于院长获有今日地位,也半赖于其书法的成名。”
于右任曾致力于草书规范化,成就卓著,首创“标准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1932年于右任在上海创办标准草书社,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整理、研究与推广草书,有《标准草书千字文》行世。以艺术眼光衡量,标准草书在当时虽受诟病,然推广之时能做到笔笔随意,字字有别,大小斜正,恰到好处,实属不易,此亦为近世探索书法走向通俗化、大众化的有益尝试,开山之功不可磨灭。 奇崛高妙“于体书” http://www.artsx.com.cn/UpFile/UpAttachment/2009-4/200948144213594.jpg
名家风范自成一格
从艺术角度看,于右任的书法独迈古今,于字形结体上,可用“骨健、肉丰、血纯、筋劲”来比喻;于气格上,可用“典雅、浑朴、高妙”来形容;于表现上可用“自然、洗练、奇崛”来描绘。在清末碑学大兴之际,于氏在深入理解碑学传统、创造性地继承碑派书法的同时,又开拓了碑帖结合的审美新视野,并以其深厚文化功底,开创了吞吐古今、大气磅礴、酣畅淋漓的“于体书”面貌。于右任曾以诗言用功之勤:“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晚清以来,以赵之谦、康有为等倡导的“碑骨帖魂”式的书法,深刻影响了于右任的书法取向。然其却能自赋新意,开自家气质。从碑派书法的形式上看,张裕钊因误解北碑而形成的做作僵直、李瑞清之书的战颤习气及康有为的外观霸悍之气,都没给于氏的书法有任何影响,他崇尚的是笔力之雄强,而内涵却能近“二王”传统之温润,这是其自创风格的根本。其书起笔收笔有致,不尚繁饰的笔法,却能以简驭繁,从容不迫,意态万方,可谓深悟帖学八法之精髓。 http://www.artsx.com.cn/UpFile/UpAttachment/2009-4/200948144232266.jpg
于右任的书法,四体皆能。其书落落大方,行气冲和虚灵,一派儒雅蕴藉之风,在雄豪婉丽与淡雅清奇之间,蕴含着深厚的学识风范。民国期间,社会名流争其书碑撰志,成一时佳话。从书法艺术的发展看,于氏书法的审美价值和对当世书法的影响,都远远超过了与其同期或更早些的书家。经过历史沉淀和时间检验,于右任书法的创造力必将影响到后人对书法的不懈探索。
http://www.artsx.com.cn/UpFile/UpAttachment/2009-4/20094814424897.jpg文/图 刘天棋
(西安美术学院 美术学博士)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1 em1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2007_J em3 em3 em3 em3 em3 em3 哀悼乡党于草圣激励现人敢探新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