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勇 发表于 2009-3-17 11:35

当于静处品味书法 云南大理书家杜洋书法作品选

当于静处品味书法
   
    把人生当作一杯清茶,就会从中获得无尽的生活滋味,同样,懂得享受人生的人总善于在一个静处品尝自己的清茶。杜洋就是这样一个懂得品味人生的人,他把书法当作是生命中的那杯清茗,用心感悟,用情品读,用爱体悟。于是,他便很自然地和魏晋经典亲近,与古碑名帖为友,以尊师重友为信,以苍山洱海为伴,长久地浸润于书法这杯清茗里。一管在握,浓浓地磨好一砚墨,用笔一舔,大理的风花雪月便和着书法的新古典主义韵律一起簌簌地跃纸上,那些幽美而纯净的线条仿佛成了大理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那些古淡而宁静的节奏似乎在诉说着大理人悠闲冲和的生活状态。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这样的诗句,展现的是一种对生命状态的喜悦。对杜洋而言,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在他那里相依相溶,他籍贯巴蜀,客居大理,课徒授业,在我看来杜洋手中的那支毛笔并不意味着一种特殊的职业和手艺,而是点化了他生活的美的精灵。杜洋给我的印象话语不多却让人感到诚恳,行动不快却教你觉着朴厚。相处多了,便会发现杜洋是一个虚静之人,他号散庐,势必以古人欲书必先散怀抱为宗,自在萧散,不激不厉,风规自远,但他的虚不是空虚,而是一种宁静的清虚状态,他的静也不是死静,而是一种祥和的动中之静。
   谢赫总结的“六法”,“气韵生动”之后便是“骨法用笔”,这可以说是自觉地总结了中国造型艺术的线的功能和传统,把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在理论上明确地建立起来:“骨法用笔”(线条表现)比“应物象形”(再现对象)“随类赋形”(赋予色彩)“经营位置”(空间构图)“传移模写”(模拟仿制)居于远为重要的地位。书法是个把这种“线的艺术”高度集中纯粹化的艺术。在这点上,杜洋有着清醒而独到的认识。他非常注重笔法的精到和线条的锤炼,广泛地临习了大量碑帖,如气势开张的石门铭,清雅古淡的魏晋小楷,俊采飞扬逸伦超群的二王法帖。其中,他对二王一路用功甚勤,时时心慕手追,二王的姨母.丧乱.奉橘.鸭头丸诸帖几近成了他的梦中情人,百转千回!这样的锤炼和痴迷,我认为其实是在修炼着他的审美思想和生命形象,就像农人长年累月地进行着的耕作,不计时间和辛劳。
    是啊!或许王静安所说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艺术的第三境界在杜洋看来离他还很远,但我深信,以他“致虚极,守静笃”的不懈追求,加以时日定当能找到他心中那真正的散庐自在的栖息地。
    夜深了,多么宁静!
    月亮也睡了,多么安详!
    于此,我深深地祝福杜洋和他的书法,在这静处不断生发着力量和快乐!
                  2009年3月16日深夜嘉勇记

[ 本帖最后由 王嘉勇 于 2009-3-17 13:43 编辑 ]

王嘉勇 发表于 2009-3-17 11:41

杜洋1982年出生,号散庐.四川攀枝花人,祖籍河南,现客居大理.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攀枝花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毕业于四川书法专修学院中国书法专业.师从何应辉先生。

作品入展首届兰亭展、第八届全国中青展、首届西部书法展、第九届全国书法展。20006年书法作品先后获攀枝花市书法竞赛特等奖、大理市书法大赛一等奖。入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首届云南书法提名展。

王嘉勇 发表于 2009-3-17 11:43

em1 em1 em1

王嘉勇 发表于 2009-3-17 11:45

em1 em1 em1

王嘉勇 发表于 2009-3-17 11:47

em1 em1 em1

王嘉勇 发表于 2009-3-17 11:50

em1 em1 em1

王嘉勇 发表于 2009-3-17 11:52

em1 em1 em1

王嘉勇 发表于 2009-3-17 11:53

em1 em1 em1

王嘉勇 发表于 2009-3-17 11:56

em1 em1 em1

王嘉勇 发表于 2009-3-17 12:04

em1 em1 em1

[ 本帖最后由 王嘉勇 于 2009-3-17 13:47 编辑 ]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当于静处品味书法 云南大理书家杜洋书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