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兄 发表于 2009-3-3 21:08

厚德载物,师道尊严;道法自然,文明传承。

古人治学做人皆有标准,现在国人需要经历一个周期来复元进而复兴,西方的治学适合不适合中国的标准和口味,这个很值得商榷。看麦当劳,可口可乐等西式文化进入中国后的现在我们感觉文化侵略或文化输出的重要。虽然是垃圾但却运营和包装得很好。什么是标准?什么是中国人的标准?欧美的近代强盗文化标准宣扬得是他们的文化最先进,为什么?是因为他们的工业化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是我们近代的落后挨打让强盗在我们这里找到了感觉。我们不能在传统的根源上再被他们洗脑和文化植入侵略了,我们当自尊当自强。我们中国的东西应该按照我们自己的标准来执行来审美来审视。我们的媒体包括平面立体和网媒(第四媒体)应该在中国自己的标准上去评判,而不是一味为了娱乐化为了金钱美女为了吸引眼球去媚俗。现实已经是很庸俗了,文化载体和文化有关的人士如再继续庸俗化下去,那么我们的后代怎么能学好呢?我们的后代怎么评价我们现在的这些垃圾文化呢?“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们的文化精英和大师们希望还是要严谨治学,看能给历史和后辈留下些什么吧。我坚信我们这些现代人还是能撑起中国国学和书法绘画艺术这片天的,只要我们的标准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我们真正的标准。

果宝 发表于 2009-3-3 22:48

原帖由 云龙兄 于 2009-3-3 21:08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古人治学做人皆有标准,现在国人需要经历一个周期来复元进而复兴,西方的治学适合不适合中国的标准和口味,这个很值得商榷。看麦当劳,可口可乐等西式文化进入中国后的现在我们感觉文化侵略或文化输出的重要。虽 ...


em1 em1 em1 em1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9-3-4 07:55

原帖由 止渊 于 2009-3-1 16:19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的.
年龄问题:通过医学骨龄鉴定即可,
入狱问题:档案一查,历史对照就行.
大师问题:看其著作即可.挂名主编的不算.不是编过一二本书就可称大师的.


可惜那些书法大师的很多作为还没有像我们了解的文怀沙老先生那样的透彻,这怎么办,我们总不能凡是敢称“大师”者一概按到医院测骨龄,翻出档案查问题吧,而且平常人如果对大师提出质疑就会招来一通叱责甚至老拳、口水相向,我们是不是太缺乏偶像了,以至于看着长着几缕长髯,做仙风道骨装的老者就想跪拜、称其大大大师呢?到底是谁错位了?

其实只有人们的整体文化素质提高了就不会出现这种见庙就拜的囧态。

大师这个名头在很多国家的是和“骗子”一同使用的,具体哪个国家的我记不得了,希望有知道的朋友教我。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9-3-4 07:58

我是大师我怕谁,有书为证,140000000字,呵呵,娱乐着的大师年代

我是大师我怕谁,有价为证,10000000元,一位书法大师的一年捐款数,呵呵金钱着的大师年代

京城一隅 发表于 2009-3-4 09:05

近日空一先生所发<<【人物志】江西野老熊静安>>,http://www.shufa.org/bbs/viewthread.php?tid=107757&extra=page%3D1读后感人至深,静安翁淡泊、清雅的胸怀以及高寒、野逸的作品与某些所谓的大师产生鲜明的对照!
-----同样一个时代,做人的差距怎就这么大呢?

琴岛大布衣 发表于 2009-3-4 16:12

推荐一位堪称国学大师的人物——

陈寅恪 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
地址 http://www.shufa.org/bbs/viewthread.php?tid=108323&fromuid=44767

大师是德才兼备者,没有道德,你就永远成不了大师!哪怕你有点小才,也无济于事,文某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

果儿 发表于 2009-3-4 17:46

在镁光灯下说上一百遍,假话听起来像真话。
在地摊上,别说,说自己是“国学大师”的,说“玉皇大帝”的也有。如果没有媒体吹捧别有用心的人包装,文怀沙这么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自己对着镜子说一万遍也没有用。

三耕庐 发表于 2009-3-4 17:55

em1 em1 em1

古雨墨客 发表于 2009-3-4 18:06

只要有人.就有江湖.只要有江湖.就有真者.伪者.;真者天行地健.亨衢阔步.历冬而松之不淍;伪者瞒天过海.大奸欺众.经秋草必萎地.

贺进 发表于 2009-3-4 19:56

原帖由 果儿 于 2009-3-4 17:46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在镁光灯下说上一百遍,假话听起来像真话。
在地摊上,别说,说自己是“国学大师”的,说“玉皇大帝”的也有。如果没有媒体吹捧别有用心的人包装,文怀沙这么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自己对着镜子说一万遍也没有用。


果儿说的不无道理。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公社辩论会】三月之辩:从“文怀沙风波”到当代书坛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