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英辅 发表于 2008-12-28 16:30

红学小议二题

红学小议二题             发表于<前进论坛>杂志2000年3期

      《红楼》一出,倾倒天下文人骚客。其洋洋洒洒,千姿百态,但从文学上讲它属于自然主义派作品。其作者有使命感,但未必有功利心;有沉痛的过去,但在写作时已有几分宗教的平静;有丰富的生活历练,但始终有贵族的气质,如果按汉语“天真”二字的原意来理解是洽如其分的。自胡适之先生,现代“红学”兴起,一直是文学领域的显学之一。红学流派种种,抉微考句,搜肠刮肚,可谓尽矣!故而有红学专家叹曰:红学题材越来越难找了。然而,红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并未完全了然,如:贾宝玉是作者自况、是他人传记还是虚拟?120回《红楼》是一个作者还是两个作者等。

       对此类问题,迄今红学家们似还没有引进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及工具。“红学”一直在传统考据学的圈子内“禁养”,又如何能有新发展?

       我思得两个题目,希望对红学家们有所建益:

      一、《红楼梦》尽管才华横溢,但书中也有多处败笔,如贾宝玉从出场到成婚、到中举、到出家,究竟是在贾宝玉多大(多少岁)时候的事,书中说得模糊,前后描述不确;又如巧姐儿在书中一会儿幼小,一会儿又似乎很大了,前后有矛盾等。

       如果用统计学和黄金分割法的方法,将“红”书中的败笔进行统计、分类和加权处理,可以建立起《红楼》的败笔和逻辑矛盾的数学模型,从中将可得出很有意思的红学新题材和新结论。不单是对败笔,同样可对书中一些词组、物件的出现频率、人物出场状况和环境描述在加权后进行差分分析等。这样将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红学的基本问题进行量化的分析,并有可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红学的基本问题得出较科学的结论。

       这里关键是在加权外理时要应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计算机工具。

      二、世界是矛盾和对立统一的,很多名著中的整体或宏观逻辑矛盾(属于对立统一范畴)常常存在,这大都与作者的分裂性格(往往都是天才加上神经质!)有关。屈原的《离骚》,气势宏达、章句迤逦、旋律徊肠荡气,但辞中的诉事,是极度兴奋(悲愤和哀伤)后带理性的宣泄挥洒,其辞中多有不解和前后逻辑不通(合情而不合理)之处,四十年代郭沫若先生曾对此有较深入的考证,并按现代神经生理学而硬译称之为“印版语”。按现代数理逻辑的话说,这是“自我相关”和“自我缠绕”。这种自我相关自我缠绕现象在《红与黑》、《基督山伯爵》、《鹿鼎记》、《论语》、《忏悔录》乃至巴赫的《音乐的奉献》中均较明显存在,并使文化素质和悟性高的读者产生另类的共鸣和快感,这其实是与读者心理的“层次冲突思维态”的共振。

      反之,完全没有“自我相关”和“自我缠绕”,逻辑上完全连续一致的作品,文学魅力大失,难以成为人们反复欣赏和研究分析的名著。《红楼》中的“自我相关”和“自我缠绕”多而复杂,有些表现为败笔,有些还有待研究(如妙玉其人物的定位)。这需要红学研究者对数理逻辑和精神现象学有教好的造诣。对《红楼梦》“自我相关”和“自我缠绕”问题的研究,或能使“红学”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本文所揭示的题目迄今仍是“红学”的博士学位论文好题目)

秋蝶 发表于 2008-12-29 11:43

《红楼梦》曾粗略地读过一遍,那个时候理解力还不行,大多都忘了,喜欢里面那些如水般的妹妹。em5 em5
红学便更搞不懂了,有关的东东也没有看过。em6 em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学小议二题